邓云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1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龄乳腺癌行保乳手术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曾祥福盛瑶环刘海金邓云刚林坤泉苏晋捷冯起放
- 关键词:保乳手术低龄右乳腺癌乳腺检查子宫附件右腋下
- 骶尾部巨大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建忠苏晋捷曾祥福邓云刚刘少强肖海
- 关键词: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骶尾部圆形肿块肿块切除术肤轻松软膏激素类软膏
- 30例甲状腺再次手术体会
- 目的:探讨再次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因甲状腺疾病而再手术的病例,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并发症,以及其处理。结果:29例治愈,一例甲亢病人中途放弃手术而改碘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是较常见并发...
- 曾祥福苏晋捷邓云刚刘海金吴莲香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
- 56例吻合器痔切除闭合术临床分析
- 2006年
- 曾祥福孙晓琴邓云刚邓伟冯起放吴莲香
- 关键词:直肠吻合器术后肛门狭窄愈合时间大便失禁
- 39例青年直肠癌的诊治体会
- 目的 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疗效。方法 收集1999年2月至2004年2月的5年间经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直肠癌病例,对该组39例35岁以下的青年直肠癌的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 曾祥泰吴祥庸曾祥福刘海金苏晋捷冯启放邓云刚
- 记忆合金胆道支架在不能切除的肝门区胆管癌术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胆道支架置入在不能切除的肝门区胆管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对17例术中发现无法根治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经胆总管切开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扩张闭塞或狭窄的胆管,完成胆汁内引流。结果17例放置支架术后2周内黄疸消退,经引流管造影显示胆道梗阻解除。16例随访4—30个月,平均11.5月,13例死亡(生存期4~20个月,平均11个月),3例分别已经存活10、12.5、30个月。结论对术中发现无法根治切除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记忆合金胆道支架置入术操作简单,能有效解除梗阻性黄疸,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 曾祥泰罗绿艳吴祥庸曾祥福苏晋捷冯启放刘海金邓云刚
- 关键词:肝门区胆管癌梗阻性黄疸记忆合金支架
- 纤维胆道镜检查及取石400例体会
- 目的:总结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取石的经验。方法:4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术中胆总管切口或术后“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取石或活检。结果:均检查取石成功。结论:胆石残留率明显减少,为病人节约经济,减少再次手术机会。
- 曾样福苏晋捷邓云刚刘海金冯起放吴莲香
- 关键词:胆道结石纤维胆道镜手术取石
- “九字诀”法X线透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及外漏肠液回输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
- 王建忠阮冬华王小农董健邓云刚刘凤恩曾祥福赖剑刘晓平余年发吴莲香
- 肠外瘘是腹部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相当大,死亡率高。肠外瘘特别是高位瘘患者每日瘘口均有大量的消化液丢失,患者的内稳态及营养状况不容易得到有效地改善和维持。营养支持是肠外瘘治疗的中心环节,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
- 关键词:
- 关键词:肠外瘘鼻空肠营养管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后机体炎症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后机体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帮助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本院收诊的直肠癌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7 d炎症因子TNF-α、IL-6、CRP、MCP-1水平及免疫细胞CD3^+、CD4^+、CD8^+、NK细胞的活性。结果:术前,两组各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试验组TNF-α、IL-6、CRP、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直肠癌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能够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刘洪福邓云刚张蕾曾祥福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炎症因子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Z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肠癌相关抗原(CA199)、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
- 叶新英邓云刚章新华吴莲香
-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