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维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评估模型训练、生成方法
-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评估模型训练、生成方法,其中该模型训练方法包括,将预获取的训练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针对任一子区域,生成对应的多个层级的关联区域;根据获取到的多个子区域的相关评估数据,以及各子区域分别对...
- 王凯张圣海徐辉杨航王文静贾敦新秦维赵倩丁洁芳袁钏黄子怀翟丙英杨浩谭琦川
- 成渝城市群碳排放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本文采用中国碳排放数据库(CEADs)及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数据集等数据,对成渝城市群整体及内部区域的碳排放现状和减碳潜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显示,从成渝城市群整体层面来看,绿色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碳排放量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工业能源是重要的减排领域,生活、交通是重点控制领域。从成渝城市群内部来看,城市碳排放与产业结构紧密相关,成都、重庆都市圈是碳减排重点区域,成都应加强交通碳排放管控、使用新能源,重庆应积极促进产业转型。
- 翟丙英陈婷秦维
- 关键词:碳排放
- 面向城市治理提升的转型探索——重庆城市体检总结与思考被引量:24
- 2021年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了"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工作制度,城市体检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体检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公众参与、部门协作、智慧分析监测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强化公众参与和部门协作,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构建"8个维度、22个分析视角、93项指标"多元类型的体检指标体系;强化智慧分析监测,构建单指标评价标准、等级评价模型和综合诊断模型,搭建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实现重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和"城市病"识别;结合部门专项工作,提出治理行动建议,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 王文静秦维孟圆华翟丙英雍娟
- 关键词:公众参与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活宜居水平研究
- 2021年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经济、创新、开放等区域宏观层面对成渝地区进行了高度定位,其中高品质生活宜居也被重点提及。15分钟生活圈是城市宜居评价的基本单元,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宜居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利用城市POI数据,根据服务设施分为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两类,分别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建成区覆盖度和商业设施的设施密度、种类齐备度进行评价,识别出成渝两地生活圈尺度上的城市服务供给分布,结合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服务需求分布,对成渝双城的生活宜居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成渝双城服务设施人口覆盖比例较高,整体宜居水平较高,但提升型设施覆盖仍需提高;从空间分布来看,老城区普遍宜居,新城区设施建设稍显滞后,宜居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内环以内及成都三环以内的范围,而重庆礼嘉悦来、成都高新区等近年来两座城市建设的"发力点"则在服务品质上有所欠缺。
- 秦维陈婷王文静贾敦新翟丙英
- 基于大数据的沿海中小城市交通出行特征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 手机信令数据可从人口分布、辐射范围、交流联系三个角度揭示城市运行特征,是传统交通调查的重要补充手段。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职住空间分布、出行特征、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及出行特征四个角度总结人口分布特征及交通...
- 王梅娟秦维张斯阳李阳
-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调查
- 文献传递
- 基于“精准适配”的多情景、多规则都市圈三生空间优化探索——以北京首都都市圈为例被引量:1
- 2025年
- 我国的都市圈具有人口密度高、城镇与自然嵌套复杂的特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矛盾突出、协调性不足。本文立足“精准适配”的区域规划理念,构建了一个多目标情景驱动、多规则体系约束的空间优化推演模型,提出了不同情景下具有多样性、可变性的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以北京首都都市圈为例,在街镇单元开展指标测算和模型推演,探索了从整体规划到局部优化的协同推演方法。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空间优化策略在提升都市圈的韧性和功能效率方面的有效性,为提升区域整体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方法;该方法也突破传统的用地边界推演技术,为区域规划优化空间结构提供了量化分析手段。
- 王凯周亚杰穆望舒王文静李长风徐辉贾鹏飞秦维
- 关键词:都市圈
- 基于手机信令的无锡市共享单车供需平衡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笔者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大样本量、高准确度、长时间跨度的特征,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共享单车的供需矛盾,为共享单车的合理空间布局提出相应建议。一、基础特征分析(一)研究范围江苏省无锡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强市之一。北倚长江,南滨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构成苏锡常都市圈,被誉为太湖明珠。
- 付晶燕秦维张斯阳
-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服务设施太湖明珠
- 川渝地区统筹绿色发展与韧性城市的路径思考
- 2025年
- 近年来,碳中和与城市安全韧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数据,对川渝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能源转型效果及电气化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碳中和实现和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升,提出了构建能源保障体系和推进能源转型的建议。研究表明,川渝地区的城市韧性仍有待提升,未来应从设施建设、能源消费转型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入手,推动该地区城市韧性的全面提升。
- 陈婷翟丙英秦维
- 关键词:能源安全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构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被引量:116
- 2017年
-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各项服务价值变化率和集聚水平的差异,均会影响生态源地的识别结果。在对重庆两江新区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估算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要度指数和空间丰富度指数,对2012年的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进行重构,并依据重构结果建立三种安全水平上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各项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量逐年降低,其中以食物生产、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碳固定三项服务降速最快。(2)重构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范围在201~23634元/hm^2之间,且大部分区域以中低值为主。(3)低、中、高三种安全水平源地面积分别为174.73 km^2、208.69 km^2和222.20 km^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水平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开发和建设用地布局的重要依据。
- 吴健生岳新欣秦维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两江新区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小尺度区域生态用地功能分类——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被引量:33
- 2015年
- 生态用地功能分类是其生态价值评估及管理的基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和协同关系联系密切;对小尺度区域进行生态用地功能分类研究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生态资源管理。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选取该区8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兼顾生态与社会成分,基于层次聚类法得到6类生态系统服务簇,依据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和维护关键生态过程的原则,对其重要性等级进行了划分;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将生态用地定义为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维护关键生态过程或生态脆弱的用地空间,并按重要性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生态用地分类框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涵盖生态用地的功能属性,而且能够在空间上量化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对比例,有助于对用地类型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深入系统的认识,也可为精细化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 吴健生钟晓红彭建秦维
- 关键词:生态用地两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