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周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2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结核
  • 8篇结核病
  • 8篇肺结核
  • 7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 6篇分枝杆菌
  • 6篇杆菌
  • 5篇综合征
  • 5篇结核分枝杆菌
  • 5篇冠状病毒
  • 5篇肺炎
  • 4篇新型冠状病毒
  • 4篇冠状
  • 4篇HIV/AI...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流行病

机构

  • 44篇南宁市第四人...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柳州市人民医...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河池市人民医...
  • 1篇玉林市红十字...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44篇谢周华
  • 15篇林艳荣
  • 7篇李志峰
  • 6篇董文逸
  • 5篇黄献珍
  • 4篇韦柳迎
  • 4篇刘升
  • 4篇黄爱春
  • 4篇杨婧
  • 3篇裴洁
  • 3篇韦彩云
  • 3篇张剑锋
  • 3篇朱庆东
  • 3篇王晓源
  • 3篇覃亚勤
  • 3篇陈跃华
  • 2篇鲁文清
  • 2篇卢祥婵
  • 2篇马钰婷
  • 2篇吴锋耀

传媒

  • 7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广西医学
  • 3篇传染病信息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新发传染病电...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护理研究
  • 1篇甘肃医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内科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2
  • 2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潜伏感染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证为HIV感染且未患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为观察组,单纯HIV/AIDS患者为对照组,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潜伏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BMI、家庭人均月收入、基础性疾病、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CD4^(+)T淋巴细胞、HIV感染病程、合并机会性感染等12项按α=0.10的水准进行单因素筛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影响因素。结果650例HIV/AIDS患者中发现LTBI 112例,检出率17.23%。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为CD4^(+)T淋巴细胞、结核病密切接触史、HIV感染病程、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其调整的OR值及OR95%CI分别为4.143(1.784~9.637),2.826(1.359~6.063),1.825(1.159~2.874),1.714(1.128~2.606)。结论HIV/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密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CD4^(+)T淋巴细胞<200 cells/μL、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HIV感染病程≥4年、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应关注该类人群结核病的发展趋势,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避免HIV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协同恶化。
谢周华韦柳迎董文逸黄献珍黎彦君卢焕吴幸幸李志峰
关键词:HIV/AIDS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组学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影像组学模型通过融合临床特征与深度学习技术,可有效区分肺结核与肺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在肺结核鉴别诊断中表现优异,显著优于传统影像评估,尤其可为诊断困难、样本获取受限的肺外结核(如肠结核、淋巴结结核)提供强有力的无创诊断工具。其构建的多模态融合模型不仅在鉴别肠结核与克罗恩病、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精度,还在耐药结核病的预测及治疗反应的动态监测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在结核病诊疗中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受限于数据集质量参差不齐、模型泛化能力有限、临床验证不足等问题,影像组学模型在结核病诊疗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文献发现,系统综述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驱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技术在结核病(含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及治疗反应监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价值,聚焦于多模态融合技术与临床落地场景的创新分析,为指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其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与发展、助力结核病精准医疗和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朱庆东赵春艳谢周华宋树林宋畅
关键词:人工智能结核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以扶阳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及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出汗、乏力、肌肉酸痛、胸闷、纳差、咽痛、口干、口苦、饮水障碍、失眠、舌苔、脉象,以及大便情况均有所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血小板、嗜酸粒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疗效确切。
马钰婷丘文妹卢声波潘攀谢周华伍秋云李世钊庞玲玲唐农刘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扶阳理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南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3月2日我院收治5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情况。结果:58例患者中,轻型10例(17.24%),普通型34例(58.62%),重型10例(17.24%),危重型4例(6.90%)。4组患者在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头痛症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高,4组患者在合并基础疾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型、普通型患者比较,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WBC、LYM、NEUT、CD4+T均降低,而CRP、AST、ATL、CK、LDH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型、普通型及重型患者比较,危重型患者HBD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影像学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均出现肺炎影像学特征改变;58例患者针对病情给予氧疗,抗病毒,抗生素,小剂量激素,免疫增强及呼吸机治疗,4组患者在治疗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中出现肝损、心肌损害、呼吸衰竭及休克并发症,4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更易出现并发症。5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本地区新型冠状肺炎病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多伴发基础疾病,炎症反应更重、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吕耀东罗利利赵娟娟谢周华林绿
5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20年1月22日—2月17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57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影像学特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临床分型方法,对比分析轻型/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7例确诊COVID-19患者中,男28例(49%),女29例(51%),平均年龄45岁,武汉相关病例36例(63.16%)。37例患者来自聚集性感染(64.91%),有10起家庭聚集性感染。临床症状以发热(52.63%)、咳嗽(42.10%)、咽喉不适(22.81%)、乏力(19.30%)为主,7例无症状。轻型/普通型50例(87.72%),重型/危重型7例(12.28%)。17例(29.82%)合并基础疾病,1例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感染,1例合并肺部支原体感染。17例粪便核酸检测阳性,且咽拭子核酸转阴快于粪便核酸检测,13例(32.50%)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后粪便核酸检测仍为阳性。典型病例CT表现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外周胸膜下分布为主,下肺多见,重症患者病灶广泛。病灶吸收好转表现形式可不一致。结论南宁市COVID-19病例以输入性及轻型/普通型病例为主,有粪便传播途径可能;临床特征与病毒性肺炎类似,高分辨率CT有助于诊断。
唐欷柯梁联哨冯杏妮林艳荣李志峰董文逸文乐敏谢周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
南宁市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收集疑似和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相关病例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咽拭子进行SARS-CoV-2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确诊或除外SARS-CoV-2感染,分析其一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特征。结果本研究疑似患者共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6±16)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大部分为输入性病例,86%患者为武汉相关人员。最终有13例确诊为SARS-CoV-2感染者,7例经2次及其以上咽拭子核酸检测方可确诊,1例合并甲型HIN1。37例为非SARS-CoV-2感染患者,其中26例细菌性肺炎,6例为单纯性甲型HIN1,5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32/50)和咳嗽(24/50),周身症状以乏力多见(12/50),消化道症状少见。94%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降低,30%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无心肝肾功能损害表现,86%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表现,以毛磨玻璃影(60%)和斑片状影(56%)为主,胸腔积液少见。结论流行病学史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重要条件之一,诊断需注意警惕同流感病毒的鉴别及混合叠加感染;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及隔离诊治对疫情防控有重要影响。
梁联哨林艳荣李志峰谢周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HIV/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9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肺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97例HIV/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中咳嗽93例(95.88%),咳痰88例(90.72%),气喘71例(73.20%),发热70例(72.16%),消瘦69例(71.13%),乏力58例(59.79%),胸痛47例(48.45%),腹泻36例(37.11%)。HIV感染途径为性乱史64例(65.98%),静脉吸毒史26例(26.80%),输血史2例(2.06%),不详5例(5.15%)。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双肺中下叶多见,多为左下肺受累,形态多种多样,并容易形成空洞及支气管扩张样改变,可见胸膜病变。结论 HIV/AIDS合并NTM肺病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痰涂片、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查酷似肺结核,在痰培养结果未回报前,临床上二者鉴别诊断非常困难。患者通常合并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反复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痰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银春莲谢周华裴洁张洁欧健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非结核性分枝杆菌
肺结核病对心脏的影响及心电图改变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肺结核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探讨肺结核对心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100例,均采用仰卧位进行检查,由医生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情况进行诊断,判断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等情况。采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右房室肥大、ST-T的改变以及Q波异常、心律不齐等进行检查。结果有68例患者检查出心电图异常(68.00%),高于正常的患者数量,其中快速心率失常最多,其次是左房室肥大、ST-T改变,缓慢心率失常最少。女性患者的ST-T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发生快速心率失常、左房室肥大以及ST-T改变等疾病,而且患者更容易发生ST-T的改变,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杨婧谢周华
关键词:肺结核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
艾滋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研究
苏春雄兰玲鲜马钰婷黄金萍谢周华唐欷柯黄瑞芬陈秋霞陆新春周佳郑卉李思燕覃鸿发谢彩英欧汝志韦彩云朱庆
一、项目来源和背景:该项目是由南科发[2016年]8号文件下达的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名称“艾滋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合同号20163013,由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单位承担,课题实施...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血液透析
靶向下一代测序分析耐药结核病使用抗结核药物后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
2025年
目的考察靶向下一代测序分析耐药结核病使用抗结核药物后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8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87例结核病患者的菌株。以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参照标准,采用靶向下一代测序检出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突变基因分布、诊断效能,与Xpert MTB/RIF比较对利福平耐药的诊断效能。结果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以Ser531Leu(rpoB)为主,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以Ser315Thr(katG)为主,链霉素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以Lys43Arg(rpsL)为主,乙胺丁醇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以Met306Val(embB)为主。以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参照标准,靶向下一代测序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准确率均大于80%,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各指标均低于靶向下一代测序。结论靶向下一代测序诊断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性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朱庆东赵春艳宋畅黄爱春许超艳兰艳群陈灿灵谢周华
关键词:乙胺丁醇耐药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