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亦艮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灵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肺部并发...
  • 2篇雾化
  • 2篇肺部
  • 2篇肺部并发症
  • 2篇氨溴索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毒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心理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辅助

机构

  • 7篇灵山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罗亦艮
  • 5篇何武剑
  • 2篇庞继好
  • 2篇黎子生
  • 2篇罗小珍
  • 1篇郑文喜
  • 1篇刘永利
  • 1篇黄光华
  • 1篇谭毅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微创医学
  • 1篇内科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2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2例以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为主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组,每组各26例;均以PB760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PVS+PEEP模式),分别记录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8、24h动脉血气分析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同时记录每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有效和无效(死亡)例数。结果保护性肺通气组8、24h后氧合指数、PaO_2明显优于常规通气组(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常规通气组(P<0.01),病死率也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有效方式。
罗亦艮何武剑刘永利庞继好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保护性肺通气机械辅助呼吸
雾化吸入氨溴索在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粘液溶解剂,近年研究表明,它除了祛痰作用外,还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就氨溴索雾化吸入在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近况作一简单的综述,着重介绍其在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效果、用药时机、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有关问题。
罗亦艮谭毅
关键词:雾化吸入氨溴索术后肺部并发症
肺癌患者术前心理和肺功能相关因素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筛选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术前心理、肺功能等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异常和术前抑郁是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低和术前抑郁可能是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
罗亦艮黎子生何武剑罗小珍
关键词:肺肿瘤呼吸功能衰竭肺功能抑郁
急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急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4例急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外科处理、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结果 64例急性气管支气管损伤48 h内手术40例,伤后1周内择期手术24例;直接修补34例,吻合成形24例,肺叶或肺段切除6例;术后发生肺不张6例,脓气胸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是急性气管支气管损伤有效治疗的关键。
罗亦艮何武剑庞继好
关键词:手术治疗
临时起搏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总结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临时起搏的救治经验.方法 6例病例分别表现为心源性休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对6例病人施行临时起搏器安装后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效果.结果 6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随访时间 6个月~1 年,6 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并采取包括强心、营养心肌、免疫调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黄光华罗亦艮郑文喜
关键词:临时起搏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缓慢性心律失常缓慢心律失常救治经验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需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病人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常规组,均在直视下行肺大疱结扎或切除及胸膜固定术,腔镜组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于胸大肌外侧缘和背阔肌外侧缘间做一长4~6cm的切口;常规组于患侧胸前外侧切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VAMT辅助小切口比传统前外侧开胸切口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亦艮何武剑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小切口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
氨溴索静脉及雾化联合防治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雾化治疗联合盐酸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对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左侧开胸单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7.14%和23.68%(χ2=4.281,P=0.038);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4.76%和21.05%(χ2=4.841,P=0.02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对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罗亦艮罗小珍黎子生何武剑
关键词:氨溴索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