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利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灵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心瓣膜
  • 1篇心瓣膜手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手术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胸外
  • 1篇胸外伤
  • 1篇腋下
  • 1篇诊治
  • 1篇振动排痰
  • 1篇神经损伤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患者

机构

  • 5篇灵山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刘永利
  • 4篇何武剑
  • 3篇黎子生
  • 3篇张业琦
  • 3篇蒙旭
  • 1篇庞继好
  • 1篇罗亦艮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2017年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使用现在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外科新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胸外科技术,在胸外伤的诊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电视胸腔镜技术虽然已逐渐发展成熟,但仍有着继续研究的价值,现对电视胸腔镜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电视胸腔镜技术的继续发展。
刘永利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外伤诊治
术前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结合术后振动排痰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被引量:9
2020年
目前食管癌主要术式和手术路径包括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经右胸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等。术后并发症较多,包括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等[1]。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振动排痰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喉返神经损伤食管癌患者振动排痰颈部吻合
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2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2例以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为主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组,每组各26例;均以PB760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PVS+PEEP模式),分别记录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8、24h动脉血气分析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同时记录每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有效和无效(死亡)例数。结果保护性肺通气组8、24h后氧合指数、PaO_2明显优于常规通气组(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常规通气组(P<0.01),病死率也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有效方式。
罗亦艮何武剑刘永利庞继好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保护性肺通气机械辅助呼吸
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 8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辅助下腋下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切口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
风险评估在基层医院心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d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心功能为Ⅰ~Ⅱ级)及B组(心功能为Ⅲ~Ⅳ级),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患者中既往存在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A组。两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左房内径、术前左心室舒张未内径、术前左室收缩未内径、术前肺动脉压、有无心房血栓及转流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LVED值、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均为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风险。结论:临床行心脏瓣膜手术前应重视以上危险因素的评估,可有效的评估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关键词:风险评估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