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功燕
-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六安市艾滋病异性传播病例感染方式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六安市艾滋病异性传播主要感染方式及不同感染方式的人群特征。方法以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六安市、传播途径为异性传播的HIV/AIDS病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异性传播方式。结果共调查符合纳入标准HIV/AIDS 340例,其中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占59.4%(202/340),经配偶或固定性伴传播占18.8%(64/340),非商业性临时性伴占21.8%(74/34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是异性传播方式的影响因素。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非商业性临时性伴传播比例近几年上升趋势明显,配偶或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呈下降趋势,在3个传播方式中水平最低。结论六安市艾滋病异性传播以经商业性性行为感染方式为主,但不同人群异性传播方式差异较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马功燕姜正好陈海燕陈进王静
- 关键词:艾滋病
- 男性STD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调查
- 2005年
- 目的 了解男性STD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控制STD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2~8月份六安市3个性病门诊病例,选择在患病期间有性行为的312男性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15.4%的患者每次都使用安全套,62.8%的患者有时使用,21.8%的患者从未使用;患者的文化程度、STD/MDS知识、影响性快感及患者居住地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性病患者在性行为过程中不使用避孕套状况值得关注。应向患者提供经常性的健康咨询服务,加强性病诊治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提供便利的安全套获得途径。
- 马功燕刘景河倪昕
- 关键词:性病安全套
- 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行为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行为干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六安市城区建筑工地15~24岁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7%,83.0%;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8.7%、40%,临时性伴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5%、19.9%,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9.3%、61.4%。结论建筑工地农民工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等艾滋病高危行为,通过综合干预,能够改善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
- 李开春马功燕陈海燕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少年
- 1999—2014年六安市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六安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9年至2014年3月六安市报告和管理的全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报告卡、附卡、个案随访表、治疗记录及必要的补充调查资料,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感染途径、确诊时病期及CD4水平、抗病毒治疗状态和随访结局等。以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对病例的生存状态进行描述并对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报告66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截至调查终点,共有54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活并完成随访,存活随访率为81.69%;死亡(死于AIDS及其相关并发症)121例,占18.30%。调查对象中男性512例,女性149例;确诊时年龄最小1岁,最大81岁,中位数为34.5岁。用寿命表法计算确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到死亡的生存率情况,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0%、80.00%和75.00%;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AIDS相关死亡率为6.70/1 000人月。截止观察终点,12年生存率为67.0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和确诊时CD4<100个/μL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相比,CD4≥100个/μL各组的死亡风险由0.24倍降低至0.03倍;未接受HAART治疗的死亡风险是接受HAART治疗的16.94倍;和60岁及以上组比较,确诊时年龄18岁及以上每减少10岁则死亡风险由0.47倍逐渐降低至0.29倍;女性死亡风险是男性的1.64倍。结论确诊时CD4水平、年龄及性别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HAART治疗是延长HIV/AIDS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进一步扩大HAART覆盖面。
- 陈海燕苏虹马功燕
- 关键词: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淋巴细胞计数统计学
- 艾滋病夫妻传播队列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HIV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一方HIV阳性,另一方HIV阴性,且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献血、输血等HIV感染高危行为史,有稳定婚姻的夫妻,双阳夫妻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单阳家庭采用采用前瞻性队列方法。结果夫妻间传播率为30.00%(39/130),男传女传播率为33.78%(25/74),女传男传播率为25.00%(14/56)。夫妻性生活年限越长、先症病例感染后与配偶开始同居年龄越大,性行为频次越高,传播率越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均为夫妻HIV传播的相关因素。结论 HIV夫妻传播率较高,与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有关。加大早期发现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HIV性传播。
- 马功燕陈海燕陈进
- 关键词:HIV夫妻性传播队列研究
- 安徽省六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生存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HIV/AIDS)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99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户籍地或现住址为六安市的HIV/AIDS 66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存、诊疗、死亡等信息,以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累计观察1502.00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的死亡率为8.06/100人年。平均生存时间9.76年(95%CI:8.98~10.53),中位生存时间12.00年。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75%、66%。患者HIV感染途径、职业、文化程度、确诊时病期以及是否合并结核都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首次HIV筛查阳性时年龄越大、CD4计数水平越低,死亡风险越高;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者的死亡风险高于接受HAART者(RR=21.939,95%CI:13.002~37.019),HAART时基线CD4计数水平越低,死亡风险越高;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低(RR=27.551,95%CI:5.479~138.546)。结论扩大检测,尽早发现HIV/AIDS感染者、患者,提供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预防机会性感染,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 马功燕马泰黄健程婷婷陈进陈海燕
- 关键词:艾滋病COX回归分析
- HIV transmission between spouses living in Lu'an city,Anhui province,China:A longitudinal study
-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transmission rate in HIV serodiscordant c...
- 马功燕Chen HChen JJiang ZMa T
- 文献传递
- 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方法,对六安市城区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半年内,63.3%的调查对象有多性伴行为,年龄、职业、性取向、寻找性伴的场所是影响因素;43.9%的调查对象有无保护肛交行为,文化程度、性取向、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及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是影响因素;10.5%有过商业性性行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在本地的居住时间、性取向以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是影响因素;23.6%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无保护率为73.2%,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是影响因素。结论六安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服务覆盖率均较高,干预服务促进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但对该人群男性多性伴行为、商业性行为均无明显影响,亟待在该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 马功燕李开春陈海燕陈进徐鹏鹏
- 关键词:艾滋病MSM高危行为影响因素
- 六安市HIV感染夫妻间性传播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夫妻间HIV性传播率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有稳定婚姻的HIV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HIV夫妻间传播率为30.0%(39/130),男传女性传播率为33.78%(25/74),女传男性传播率为25.0%(14/56)。单因素分析显示:夫妻性行为频次(χ2=19.433,P=0.000)、夫妻任一方性病史(χ2=4.288,P=0.038)是夫妻间HIV性传播的影响因素。双阳组先证病例确证时CD4细胞计数均值低于单阳组(t=-2.47,P=0.015),感染与确证时间间隔长于单阳组(t=2.507,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先证病例性别、确证时年龄、夫妻性生活频次、感染与确证时间间隔是HIV夫妻间性传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六安市HIV夫妻传播率较高,与先证病例性别、确证时年龄、夫妻性生活频次、感染时间与HIV抗体阳性确证时间间隔等因素有关。
- 陈海燕马功燕陈进
- 关键词:HIV性传播影响因素
- 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六安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为做好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冷冻冷藏食品、苍蝇等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总检出率为7. 35%,腹泻患者粪便检出率最低,仅为0. 81%,动物粪便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猪、鸭、鹅、狗、鸡,但只有猪粪标本和鸭粪标本检出致病菌株。冷冻冷藏食品检出率为16. 05%。致病菌株O∶3型毒力基因分布为ail+ystA+ystB-yadA+virF+RFBC+。结论该菌在本地区腹泻患者和动物粪便、食品、苍蝇中普遍存在。主要致病型为O∶3型,动物宿主主要是家猪。
- 张凤高大维常宏伟马功燕廖仙梅景怀琦
-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型毒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