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鸣声

作品数:65 被引量:36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卫生服务
  • 9篇慢性病
  • 7篇药物
  • 7篇卫生服务利用
  • 7篇基本药物
  • 6篇药物制度
  • 6篇住院
  • 6篇基本药物制度
  • 6篇国家基本药物
  • 5篇卫生筹资
  • 5篇卫生事业
  • 5篇卫生支出
  • 5篇基层医疗机构
  • 5篇管理专业
  • 5篇国家基本药物...
  • 4篇性卫生
  • 4篇血压
  • 4篇影响因素
  • 4篇灾难性卫生支...
  • 4篇农村

机构

  • 52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新南威尔士大...
  • 2篇江苏卫生健康...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卫生部卫生经...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如东县人民医...

作者

  • 65篇陈鸣声
  • 11篇钱东福
  • 7篇蒋虹丽
  • 7篇张璐莹
  • 7篇陈文
  • 6篇胡丹
  • 6篇茅雯辉
  • 5篇李忠
  • 4篇林振平
  • 4篇李忠
  • 4篇李亚运
  • 4篇王长青
  • 3篇冯占春
  • 3篇周俊
  • 3篇江启成
  • 3篇王中华
  • 2篇汪栋
  • 2篇陆方
  • 2篇赵郁馨
  • 2篇陈城

传媒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卫生经济
  • 6篇中国卫生事业...
  • 5篇中国卫生政策...
  • 4篇中国卫生资源
  • 3篇中国卫生信息...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卫生软科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健康发展与政...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交通医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院

年份

  • 5篇2025
  • 9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药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法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医药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应用要求高的特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公共卫生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法以知识点问题设置、文献检阅、小组讨论、课题调研、课堂汇报等为手段,有效提高了医药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满足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人才的需求。
周俊陈鸣声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继续教育接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继续教育接受现状,分析该人群接受继续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滨海和东台三个县(市)基层卫生机构的在职工作人员,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继续教育等相关信息。结果:49.7%的调查对象每年最多接受1次继续教育培训,认为自己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充足的对象占46.5%。继续教育培训的频率(OR=0.634,95%CI:0.510~0.789)、培训费用的报销(OR=0.686,95%CI:0.520~0.905)以及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OR=0.424,95%CI:0.314~0.572)是调查对象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频率和质量,注重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性和内容适合性,让更多的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接受到充足的继续教育培训。
胡丹陈家应乔学斌苗豫东陈鸣声
关键词:基层卫生服务继续教育影响因素
慢性病罹患风险与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和测量影响慢性病罹患风险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方法:以安德森模型为分析框架,利用2023年度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病罹患风险和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因素;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影响慢性病患者门诊次数和住院床日的因素。结果:前倾因素(年龄、户籍)、使能因素(外省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需求因素(体检、超重、肥胖、失眠)对罹患慢性病产生影响;使能因素中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增加住院床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减少住院床日;家庭因素、中高收入、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不吸烟是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规避因素,年龄、农村、大病保险、慢性病共病、肥胖、失眠是促进因素。结论:我国慢性病防治面临新局面。经济与社会类因素对慢性病服务利用的影响减小,自然与健康类因素更能够影响慢性疾病罹患与服务利用。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体检能够较好地规范慢性病服务利用和管控经济风险。
兰青陈鸣声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卫生服务利用住院天数灾难性卫生支出
基于输入-环境-输出理论的卫生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5年
目的 比较国内外卫生管理专业发展领先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为探索卫生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提供借鉴。方法 以教育部和评价机构公布的学科建设及专业排名为筛选标准,选取国内外6所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为样本,基于输入-环境-输出理论,系统梳理并对比6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结果 在招生录取方面,国外标准多元,国内以高考成绩为主要标准;在培养目标方面,国内外均注重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外通识类、专业类、拓展类课程紧密结合,国外相对重视通识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国内外均依托课程与项目,国外创新教育连贯性强,国内相对分散;在毕业去向方面,国内外均以继续深造和卫生行业就业为主,国内继续深造的比例较高。结论 未来可从吸引优质生源、深化培养目标、重视课程改革、推进“开放式创新”和构建贯通式就业体系等方面入手,探索卫生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顾囡囡王怡林振平张华胡丹陈鸣声钱东福
关键词:卫生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
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感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发放“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感状况”调查问卷,并结合深度访谈,从整体上把握新时代语境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在“大思政”的视域下融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加强幸福观教育、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辅导、改善专业认知、强化职业期待、净化医疗系统环境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新时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成功渡过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从而成为优秀的医疗卫生事业工作者,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践夯实优秀的人才基础。
张国顺陈鸣声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状况。方法:通过收集2011年和2014年家庭入户调查数据,比较不同年度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平均差距、相对差距和集中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平均差距呈下降趋势,灾难性卫生支出相对差距变化不明显;灾难性卫生支出集中指数下降。结论:当地实施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医疗费用,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家庭密度和总体影响度减弱;需要进一步调整医保补偿机制调控灾难性卫生支出向低收入高血压患者集中的趋势。
陈鸣声钱东福冯占春
关键词:灾难性卫生支出高血压患者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被引量:9
2022年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然而现行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效实现该目标,对于构建胜任国家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挑战。文章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高校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界定符合我国实际与专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内涵,进一步提出我国高校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陈鸣声林振平王长青
关键词:卫生管理专业
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演变及其应用被引量:65
2018年
安德森行为模型是研究患者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最重要的理论模型。模型自创建以来,经多次修正和完善,从最开始的"倾向特征—能力资源—需要"的递归模型逐渐演变为"环境因素—个人特征—医疗行为—医疗结果"的四维非递归模型。文章通过归纳和分析安德森行为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显示了该模型在模型结构、变量及变量间关系的演变进程,表明了安德森行为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全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还可以通过路径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应用于慢病患者、老年人群、孕产妇等亚人群的护理服务、自我医疗等行为,为分析不同人群的就诊行为提供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分析框架。
陈鸣声
关键词:卫生服务利用
江苏省样本地区医务人员开展远程支持或指导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文章利用江苏省第七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分析该省样本地区医务人员开展远程支持或指导服务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2023年江苏省样本地区医务人员从外部医院获得远程支持或指导服务的比例为50.4%,向外部医院提供服务的比例为31.1%。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和自感效率提升的医务人员更倾向于从外部医院获得服务,高级职称和自感效率提升的医务人员更倾向于向外部医院提供服务。服务开展受医务人员个体特征、信息平台感知效率影响且区域差异显著。因此,未来政策供给可从医务人员培训、信息平台优化和区域统筹规划等层面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
李忠李忠李忠陈鸣声张惠茹
关键词:医务人员信息技术远程支持远程指导
基于社区共病网络的江苏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病现状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病类型、组合、共患率和聚集性,评价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病模式。方法:利用2013年和201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家庭入户调查数据,采用Pajek软件分析社区共病网络。结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共病患病率为22.11% (2013年)和26.47% (2018年),其中以3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4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患病最为常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脑血管病在社区共病网络出现频次最多,其中最常见的共患病对是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糖尿病和肥胖;最常见的10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共病组合类型由37种增加至42种,网络密度由0.74上升至0.84,集聚系数由0.90上升至0.95。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患率有所下降,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病组合形式趋于复杂;肥胖和脑血管类疾病是当前社区共病网络的重点疾病;社区应当基于此类重点疾病的可控风险因素和不可控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策略,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病群体预防的效率。
史诚陈鸣声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