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鑫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冰川
  • 2篇地貌
  • 1篇读图
  • 1篇虚拟现实
  • 1篇意象
  • 1篇中段
  • 1篇投资者
  • 1篇剖面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维度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治理
  • 1篇象征艺术
  • 1篇象征主义
  • 1篇小冰期
  • 1篇小说
  • 1篇可视化
  • 1篇环境决策
  • 1篇古冰川

机构

  • 6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陈鑫
  • 2篇刘强
  • 1篇赵晓艳
  • 1篇赵志斌
  • 1篇许向科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毒物质释放名录”制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危险废弃物在美国被广泛关注。美国政府实施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废弃物管理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成熟并实现了专业化、系统化、公开化。1986年国会通过《紧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Eme...
陈鑫
关键词:环境决策污染治理
文献传递
爱·摩·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兹别墅》中的象征艺术
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爱·摩·福斯特身上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和革新因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评论家们越来越强调福斯特的现代主义倾向,试图以各个方面证明福斯特创作技巧的复杂性以及其中的革新因素,特别是他两本最重要的小说《...
陈鑫
关键词:象征主义意象
文献传递
冰川模型及其在古冰川模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冰川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预测未来的冰川变化。随着冰川地貌制图、测年和古气候研究的不断发展,冰川模型也逐渐用于模拟古冰川变化、估算古冰川发育时期的气候信息和探讨古冰川演化的气候驱动因素。本文综述用于古冰川模拟的两类模型:地貌-冰面剖面形态模型和物质平衡-冰川动力耦合模型,介绍不同冰川模型的原理、用于古冰川模拟的流程和利用地貌体进行模型参数校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为例,总结利用冰川模型恢复古冰川的范围、体积、平衡线等参数,估算不同冰川发育时期的温度和降水,以及评估测年数据及其恢复的古冰川期次和规模的案例研究。最后指出了利用冰川模型进行古冰川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冰川模型在古冰川模拟研究中的应用,恢复古冰川的规模、演化过程及其气候驱动机制奠定基础。
李英奎杨玮琳陈鑫刘强许向科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冰川地貌表达维度的研究
2024年
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含有重要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是鉴别冰川作用范围和性质的标志,也是冰川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冰川地貌的表达研究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冰川地貌制图方案,为冰川形成过程、冰川类型及冰川作用的动力学特征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冰川地貌专题图的专业性为古冰川重建和古环境研究提供支撑的同时,也提高了非专业人士的解读难度。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地图、混合现实地图、微地图、语义地图和隐喻地图等的泛地图表达机制提供了更多维度的表达方案,在传统的空间几何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状态和读图者视角等维度,为冰川地貌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构建了卡若拉冰川西沟的交互式三维冰川地貌场景,增加了三维、动态和读图者视角等表达维度。通过前期研究工作基础(沉积物特征、测年等工作)对场景内典型的冰川地貌进行标注,将前期冰川地貌的研究认识与VR场景进行较好的对应。该场景可以720°自由变换,包含末次冰盛期-晚冰期、早全新世、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共40个分场景,可以激发读图者的沉浸感、交互感和构想感。VR等技术对冰川地貌进行泛地图式的更多维度表达,可以为冰川地貌教学、科普及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交互式三维冰川地貌素材,也可以辅助读者更加准确地判别冰川遗迹和认知冰川发育条件。
刘强刘金花王磊斌陈鑫陈鑫赵晓艳赵志斌
关键词:冰川地貌虚拟现实
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小冰期以来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2025年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596 m,为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地理边界。利用ArcGIS 10.8软件和图新地球软件对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的现代冰川和小冰期冰川进行研究,综合分析面积规模、海拔、坡度、坡向等因素对冰川变化的影响,计算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探究其气候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唐古拉山中段垭口地区发育的现代冰川总面积是464.71 km^(2),小冰期面积为616.27 km^(2),自小冰期以来冰川面积变化率为24.60%。小冰期冰川平衡线高度为5550 m,现代冰川物质平衡线较小冰期冰川上升40 m,高度为5590 m。冰川退缩受海拔、朝向、面积、坡度等影响。通过对比发现,海拔在(5600,5700]m、(5700,5800]m和(5800,5900]m这3个范围内冰川分布面积大,且退缩面积大。东北、北、西北坡向的冰川退缩面积大,冰川退缩主要以小冰川为主,面积规模≤0.5 km^(2)的小冰川退缩幅度大于其他规模冰川。随着坡度增加,冰川呈现出不同变化,冰川退缩主要集中在坡度10°~30°范围内。基于P-T模型和LR模型,结合唐古拉冰芯记录,当小冰期年均降水量减少20%时,平均气温比现代降低约0.24~0.6℃,气候变化幅度小于受季风影响较大的青藏高原其他区域。
皮顺子刘金花胡海平陈鑫吕枫
关键词:小冰期冰川变化气候变化
美国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研究——以TRI制度为例
2018年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环境政策发生的最明显变化是经济激励手段的运用,即通过市场信号刺激企业行为。信息披露被认为是继传统的"命令—控制"方法和基于市场的激励方法之后掀起的第三次环境管理浪潮。文章以其最著名的工具——"有毒物质排放清单"(TRI)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解读影响企业减排的市场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借助经济学原理构建了企业污染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企业风险应对和TRI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试图利用环境史的研究方法挖掘环境政策背后的人文因素。同时,为环境工具评估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我国类似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陈鑫
关键词:TRI投资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