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升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对一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老年消化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60例)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一对一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消化系统症状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价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及抑郁症状减轻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消化系统症状和抑郁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干预组治疗4周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对一护理干预更有利于老年FD症状改善及抑郁症状的减轻,能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
- 罗捷潘玉升
-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8
- 2010年
- 目前在国内各大医院,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已普遍开展。部分患者因病隋需要同时要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一般医院都是分2次在不同的时间来完成此2项检查。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再次麻醉的风险。为了方便患者,从“安全、经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本科室设计出一套在一次静脉麻醉下完成胃镜和肠镜2项检查的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共为76例老年患者完成此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麦英明唐晓华罗捷潘玉升
- 关键词:肠镜检查术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无痛胃肠镜检查静脉麻醉
- 目标式教学在老年病学科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介绍目标式教学在老年病学科带教中的应用,通过制订目标、建立目标教学管理体系,实施阶段性目标式教学。
- 麦英明罗捷潘玉升
- 关键词:目标式教学老年病学护理教育
- 高龄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受检者检查前、中、后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检查成功率为100%,全部病例未发生呼吸、心跳暂停等严重并发症。虽然在检查中部分病例出现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一过性下降,但经过处理,症状很快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为98.8%。结论只要加强检查前、中、后各个环节全面、系统化的观察及护理,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其中检查前全面评估患者是关键;检查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重点;检查后继续观察不容忽视。
- 麦英明罗捷潘玉升李滢
- 关键词:无痛肠镜高龄患者安全性护理
- 巴林特小组对护理本科生死亡态度和共情能力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教学法在安宁疗护教育中对护理本科生死亡态度和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135名护理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71)。观察组采用巴特林小组教学法进行安宁疗护教育,对照组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进行安宁疗护教育。比较两组的本科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中文版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版)、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本科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总量表及各维度条目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自然接受维度条目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维度的条目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文版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版)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教学法在安宁疗护教育中能实现良好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改善护理本科生的死亡态度,提高其共情能力。
- 黄秋华刘丹丹李滢潘玉升韦薇
- 关键词:护理学生共情能力教学质量
- 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在共情能力与安宁疗护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共情能力和安宁疗护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在校学生76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职业认同调查表、杰弗逊护士共情能力量表(护生版)、护生安宁疗护能力测评问卷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护生安宁疗护能力为(53.85±8.57)分,共情能力为(84.34±11.88)分,职业认同感为(59.50±9.18)分,共情能力对安宁疗护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177,P<0.001),当纳入中介变量职业认同感后,共情能力对安宁疗护能力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0.106,P<0.001);中介效应(0.052)占总效应的(0.128)的40.60%。结论护生职业认同、共情能力及安宁疗护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护生职业认同感在共情能力和安宁疗护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可以为改善学生的安宁疗护能力提供新思路。
- 杨锦妹刘丹丹黄秋华李滢潘玉升韦薇
-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认同感共情能力中介效应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护理(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分别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以及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IB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IBDQ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滢潘玉升韦薇潘黎玲
-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溃疡性结肠炎自护能力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肠梗阻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第6天观察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偏执得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第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调整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潘玉升罗捷李滢潘黎玲
-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老年肠梗阻心理状态SCL-90量表
- 基于死亡教育的工作坊体验模式在老年病学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基于死亡教育的工作坊模式在老年病学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本院老年病学科(含5个病区)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采用基于死亡教育的工作坊体验模式对其进行教学。培训前后采用死亡态度量表、生命意义问卷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护理实习生的生死亡态度评分、人文关怀能力评分、生命意义分值、教学满意度评分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接受工作坊模式死亡教育培训后,老年病学科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中除死亡恐惧维度外,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维度得分均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病学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中除耐心维度外,理解、勇气维度得分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病学科护理实习生均认为基于死亡教育的工作坊模式能提升自己的死亡教育能力,且培训后,护理实习生生命意义分值、教学满意度评分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死亡教育的工作坊模式在老年病学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得到绝大部分参与的护理实习生认可。该模式能促进护理实习生应对死亡的能力,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及照护技能学习效果。同时给老年病学科临床护理实习生死亡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 陈连英韦薇韦力予李滢潘玉升吴媛
- 关键词:死亡教育工作坊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人文关怀
-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22
- 2010年
- 麦英明唐晓华罗捷潘玉升
-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