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 作品数:7 被引量:3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拮抗剂方案IVF患者hCG注射日雌/孕激素比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能力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血清孕酮/雌二醇(P/E2)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且卵巢储备能力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筛选h CG注射日P/E2比值对妊娠结局预测的最佳阈值并根据该阈值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临床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 CG注射日P/E2比值和临床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拮抗剂方案中h CG注射日P/E2比值最佳阈值为0.26,P/E2比值≤0.26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P/E2比值>0.26组(57.69%vs 21.5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E2比值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该指标具有64.5%的敏感度和74.2%的特异度。结论:对卵巢储备能力正常且采用拮抗剂方案治疗的患者,虽然h CG注射日P/E2比值≤0.26者临床妊娠率明显增高,该比值对IVF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娟 曹云霞 许孝凤 杜雪 刘云云关键词:妊娠率 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估比较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提高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产检可疑胎盘植入的86例患者,所有患者全部以临床和/或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在产前均经超声和MRI检查,分析2种检查方法及其各自具体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运用配对资料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结果86例可疑胎盘植入患者中,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者63例,胎盘正常者23例。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及MRI发现,其中超声正确诊断63例胎盘植入者,漏诊0例,误诊9例胎盘正常者为胎盘植入;MRI正确诊断56例胎盘植入者,漏诊7例胎盘植入者,误诊11例胎盘正常者为胎盘植入。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0.9%、87.5%、100%,MRI为88.9%、52.2%、83.6%、63.2%;超声和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敏感性最高的特征是胎盘陷窝(92.1%),其次是正常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79.4%);MRI敏感性最高的特征是子宫体积不规则增大变形(87.3%),其次是T 2加权像胎盘内暗带(79.4%)和宫肌层的变薄或消失(79.4%)。结论超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胎盘植入的首选检查方法,MR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超声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不受体位及孕妇原因的影响,是超声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郑言言 张超学 王玲 张英 杜雪 章婷婷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及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清宫术治疗胎盘滞留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患者,以及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直接清宫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清宫,对胎盘滞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住院治疗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植入,将其分为A组(n=45,单纯胎盘滞留)和B组(n=40,胎盘滞留合并胎盘植入),2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接清宫,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清宫治疗胎盘滞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与MRI对胎盘滞留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别对2组患者2种清宫治疗方案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感染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对胎儿娩出与胎盘娩出间隔时间、胎盘滞留的最大横截面积分别与清宫术中出血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要求(审批文号:2024-01-34)。结果①2组胎盘滞留患者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孕次、既往宫腔操作史、胚胎移植者比例及分娩孕龄,分娩医院级别(≤2级、3级),胎盘滞留位置(宫腔、宫底、宫角),胎盘滞留类型(部分、全部),以及胎儿娩出与胎盘娩出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胎盘滞留最大横截面积及清宫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0 cm^(2)(41.0 cm^(2),92.1 cm^(2)),175.0 m L(72.5 m L,400.0 m L),均大于A组患者的41.4 cm^(2)(16.9 cm^(2),77.8 cm^(2)),100.0 m L(50.0 m L,200.0 m 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9、-2.10,P=0.007、0.036)。②A组直接清宫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清宫胎盘滞留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出血量≥200 m L、≥300 m L、≥400 m L及≥500 m 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清宫患者术中� 杨娟 杜雪 田旺 吕文杰 杨媛媛 尹宗智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 刮宫术 女(雌)性 产钳助产围产结局及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产钳助产围产结局及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504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是否产钳助产,分为正常阴道分娩组(n=4858)与产钳助产组(n=186),并根据产钳助产产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n=54)与非产后出血组(n=1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严重会阴裂伤、尿潴留、新生儿窒息、颜面部擦伤夹痕及新生儿转重症监护室发生率高于正常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胎方位、凝血功能异常和软产道裂伤是产钳助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早期识别产钳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杜雪 苏晶晶 尹宗智关键词:产钳助产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减胎术(MPR)对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MPR的孕妇479例为减胎组,选取243例同期怀孕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根据减胎后保留胚胎数,将减胎组分为保留双胎组(n=245)与保留单胎组(n=234)。根据妊娠胚胎数,将对照组分为普通双胎组(n=133)与普通单胎组(n=110),比较4组孕妇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减胎组(保留双胎组与保留单胎组)的自然流产率(10.61%和9.83%)均高于普通双胎组(0.75%),保留双胎组的自然流产率高于普通单胎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双胎组与普通双胎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保留双胎组分别为8.98%、13.47%、41.10%和42.30%,普通双胎组分别为9.02%、11.28%、39.39%和42.80%)的发生率均高于保留单胎组、普通单胎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低于保留单胎组、普通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R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自然减胎的风险增加。MPR后保留胎儿数以及正常妊娠胎儿数是影响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重要因素。 邹薇薇 纪冬梅 徐千花 杜雪 章志国 周平 魏兆莲关键词:多胎妊娠减胎术 妊娠期并发症 胚胎移植日血清雌激素下降幅度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日血清雌激素下降幅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接受控制性超排卵的IVF-ET新鲜周期,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和胚胎移植(ET)日分别测定血清雌激素(E2)水平,根据ET日E2水平下降幅度分为A、B、C、D、E、F组:A组,E2下降幅度<30%;B组,E2下降幅度30%~40%;C组E2下降幅度40%~50%;D组E2下降幅度50%~60%,E组E2下降幅度60%~70%,F组E2下降幅度≥70%,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移植率差异.结果 ET日E2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当下降幅度≥40%时,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IVF新鲜周期中,ET日血清E2下降幅度可预测妊娠结局,推测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损害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并影响妊娠率,黄体期适当补充雌激素可能有利于妊娠结局. 杜雪 曹云霞 朱颍 李娟 张媛媛 谢鑫关键词:临床妊娠率 胚胎种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