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冉冉

作品数:32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成都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病毒
  • 6篇诺如病毒
  • 5篇基因
  • 5篇腹泻
  • 4篇消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基因型
  • 4篇分子流
  • 4篇分子流行病学
  • 3篇地震
  • 3篇胃肠
  • 3篇胃肠炎
  • 3篇麻疹
  • 3篇麻疹病
  • 3篇麻疹病毒
  • 3篇基因特征
  • 3篇分离株
  • 3篇病原学
  • 3篇肠炎

机构

  • 22篇四川省疾病预...
  • 12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国际旅行...
  • 3篇成都微瑞生物...
  • 2篇阿坝州疾病预...
  • 2篇宜宾长毅浆粕...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达州市疾病预...
  • 1篇德阳市疾病预...
  • 1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乐山市疾病预...
  • 1篇遂宁市疾病预...
  • 1篇广元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学院(成...
  • 1篇北京卓诚惠生...

作者

  • 31篇曹冉冉
  • 12篇马小珍
  • 8篇刘李
  • 8篇任敏
  • 8篇刘衡川
  • 6篇高文凤
  • 6篇何吉兰
  • 3篇廖雪春
  • 3篇陈娜
  • 2篇龙冬玲
  • 2篇童文彬
  • 2篇杨洪
  • 1篇陈霞
  • 1篇黄玉兰
  • 1篇李倩
  • 1篇周子人
  • 1篇鄢碧蓉
  • 1篇王顺东
  • 1篇谢应国
  • 1篇邓琦

传媒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12”汶川地震部分灾区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调查
2011年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灾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膜炎(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灾区灾民安置点中5~年龄组、10~年龄组、15~年龄组及25~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液标本293份,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A、C群流脑抗体水平。结果汶川地震灾区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总阳性率为82.3%(241/293),抗体含量中位数为4.86μg/ml;C群流脑抗体总阳性率为71.3%(209/293),抗体含量中位数为4.39μg/ml。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健康人群A群、C群流脑抗体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灾区流脑A+C群疫苗加强接种为预防流脑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文凤周子人曹冉冉刘衡川
关键词:流行性脑膜炎抗体水平汶川地震灾区
小双节病毒在成都地区腹泻婴幼儿中流行情况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小双节病毒在成都市腹泻婴幼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7-12月腹泻婴幼儿(≤5岁)粪便样本428份,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小双节病毒,同时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人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检出小双节病毒感染36份,检出率为8.41%(36/428)。其中Ⅰ型9份、Ⅱ型25份、Ⅰ和Ⅱ型共同感染2份,检出率分别为2.10%(9/428)、5.84%(25/428)和0.47%(2/428)。小双节病毒与其他腹泻病毒合并感染共31份。调查期间小双节病毒检出高峰为8、9月,主要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小双节病毒是引起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之一,以小双节病毒Ⅱ型为主,2岁以下婴幼儿是其高发人群,8、9月为其下半年高发季节。
曹冉冉马小珍廖雪春任敏
关键词:腹泻
四川省阿坝州1起麻疹暴发疫情病毒分离株基因分型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四川省阿坝州发生的1起麻疹暴发疫情病毒分离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在2017年3月16日至4月3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某乡镇小学发生的1起麻疹暴发疫情中采集8份咽拭子标本,经Vero/SLAM细胞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bp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8eft咽拭子标本共分离N3株麻疹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与H1a基因亚型参考株Chin932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与同时期四川省其他市州分离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6%-100.0%;与2017年度阿坝州分离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9%-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O%-100.0%。结论该起麻疹暴发疫情由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引起。
刘李何吉兰曹冉冉鄢碧蓉张小兵童文彬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型
四川省2013—2020年麻疹确诊病例标本中分离到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特征
2022年
目的从2013—2020年麻疹核酸阳性标本中分离获得单纯疱疹1型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HSV-1),并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将2439份麻疹核酸阳性咽拭子标本接种到Vero/SLAM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出现细胞病变后收获,提取核酸,并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PCR及测序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30株HSV-1,经系统发育分析,30株HSV-1序列gG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58%~100%和90.57%~100%,均属于A基因型。结论HSV-1在四川省广泛分布且可能来源于同一传播链。麻疹病毒感染增加了HSV-1的感染风险,或是麻疹病毒感染激活了潜伏的HSV-1感染还需进一步研究。
徐朝花何吉兰刘李曹冉冉夏百成王慧玲张燕
关键词:发热出疹性疾病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
地震灾区环境中细菌对含氯消毒剂抗性的观察
2010年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环境中细菌对含氯消毒剂抗性情况,为制定自然灾害消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地震灾区环境中分离的细菌对含氯消毒剂抗力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含氯消毒剂对地震灾区消毒区域水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MIC值为0.4~0.8 mg/ml,对灾区非消毒区域分离的大肠杆菌以及标准菌株的MIC值为0.5 mg/ml。含氯消毒剂对地震灾区土壤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芽孢的MIC值为0.8~1.3 mg/ml,与其标准菌株芽孢基本一致。结论地震灾区环境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芽孢对含氯消毒剂的抵抗力与标准菌株或标准菌株芽孢基本一致。
李倩顾妍丽曹冉冉高文凤刘衡川
关键词:含氯消毒剂
2011-2020年成都某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了解2011—2020年成都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为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成都地区2011—2020年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样本2520份,用ELISA、逆转录巢式多重PCR、RT-PCR和PCR方法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人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20份样本中检出病毒性腹泻阳性样本1213份,阳性率为48.13%。其中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49.64%(779/1569),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45.64%(434/951),男女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腹泻检出率呈现随着年龄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17月组检出率最高为63.12%(380/602)。轮状病毒在秋冬季高发,诺如病毒在秋季高发,肠道腺病毒在5月和10—12月分别出现了两个感染高峰。存在单一病原感染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6.79%(171/2520);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检出率位居前2位,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优势株;轮状病毒自2012年起以G9P[8]为流行株。结论2011—2020年成都地区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马小珍曹冉冉廖雪春任敏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儿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
2022年阿坝州环境污水肠道病毒和腹泻病毒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22年阿坝州环境污水中的肠道病毒和腹泻病毒的检出情况,为有效控制肠道病毒和腹泻病毒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每月在阿坝州采集环境污水,通过阴离子膜吸附法洗脱浓缩后,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和鉴定;同时浓缩液提取核酸,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诺如病毒、A组轮状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人星状病毒几种腹泻病毒。结果2022年1—12月共采集12份环境污水,共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3株和非脊灰肠道病毒9株,3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均为Ⅲ型脊灰疫苗相似株。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Ⅱ型每月均有检出;诺如病毒Ⅰ型和肠道腺病毒除11月外其他月份均有检出;人星状病毒在7月、8月、11月、12月未能检出;札如病毒全年未检出。结论阿坝州环境污水中肠道病毒和腹泻病毒广泛存在,环境污水监测能够全面了解肠道病毒和腹泻病毒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征,持续的环境污水监测可为肠道病毒和腹泻病毒相关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做出预测预警。
张章陈娜曹冉冉彭刚李雪马小珍
关键词:环境污水肠道病毒腹泻病毒
一种转盘式多项目镧系荧光免疫分析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盘式多项目镧系荧光免疫分析仪,涉及免疫分析仪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最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套接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容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与平...
田绿波曹冉冉 石莹 刘杨 杨小蓉 章健 王泽洲 李明伟
四川省广元市胃肠炎暴发中诺如病毒的分子病原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广元市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情况,明确病原基因型别,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集广元市2017年2月至5月4起AGE疫情病例的粪便标本18份、肛拭子标本15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NoV基因,NoV阳性标本用传统RT-PCR扩增并进一步测序分型。结果NoV实时荧光RT-PCR结果显示4起疫情均为NoV感染引起的暴发,检测阳性率为60.6%(20/31)。基因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起疫情的病原均为GⅡ.P16/GⅡ.2型NoV,且核苷酸高度同源,其中1起除GⅡ.P16/GⅡ.2型外还检出GⅡ.P7/GⅡ.14型NoV。结论四川省广元市4起AGE暴发疫情主要由GⅡ.P16/GⅡ.2型NoV引起,同时存在GⅡ.P7/GⅡ.14型NoV混合感染。
侯雪芹任敏熊丽朱俊曹冉冉马小珍
关键词:诺如病毒胃肠炎系统进化分析
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在肺结核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在肺结核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0年3—7月间在彭州市CDC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就诊患者的痰标本382份,其中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305份,肺结核患者随访痰标本77份,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Mtb。结果382份痰标本抗酸染色法、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12.6%(48/382)、42.4%(162/382),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01)。结论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较抗酸染色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不仅提高了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检出率,还能间接反映药物疗效,在肺结核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曹冉冉刘邦英周子人高文凤杨德会杨洪刘衡川
关键词:结核结核聚合酶链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