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维波

作品数:2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胸腔
  • 9篇手术
  • 7篇胸腔镜
  • 6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4篇脓胸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引流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疗效
  • 3篇急性脓胸
  • 3篇肺癌
  • 2篇胸部
  • 2篇胸腔镜治疗
  • 2篇源性
  • 2篇症状

机构

  • 25篇嘉兴市第一医...
  • 3篇嘉兴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戚维波
  • 14篇胡奕
  • 8篇赵俊杰
  • 7篇王明堂
  • 7篇杨帆
  • 6篇张雁飞
  • 4篇施谷平
  • 3篇黄冰
  • 3篇王志恒
  • 2篇褚永权
  • 2篇杨晓峰
  • 2篇刘海涛
  • 1篇康明强
  • 1篇孙延豹
  • 1篇孙瑶
  • 1篇朱勇
  • 1篇林若柏
  • 1篇赵俊杰
  • 1篇吴厚慧
  • 1篇陆雅萍

传媒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外科已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行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d、6d的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查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的用力肺活量(FVC)、1s内用力呼气量(FEV,)、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PaO2、PaCO3检测值。结果两组治疗前CRP、ANC、TNF-α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d两组CRP、ANC、TNF-α均有所升高,术后6d,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3.1634、3.6518、4.0253,均P〈0.05);两组治疗前FVC.FEV1、FEV1%、FEV1/FVC、Pa02、PaC03肺功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Q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FVC、FEV1%、FEV1/FVC、PaO2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18、4.1167;2.0431、3.7228;3.0562、4.1386;3.2276、5.1619;均P〈0.05),FEV1、PaC03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1.5237,3.4276;3.4392、4.5217;均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作用,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赵俊杰戚维波
关键词:肺肿瘤肺功能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食管癌术后5年突发胸闷气促恶心呕吐
2002年
徐刚戚维波胡奕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术后5年胸闷气促恶心呕吐
食管癌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及临床对策(附21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脾脏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发生后的临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一组共492例食管癌根治术中发生脾脏损伤共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Ⅰ度损伤12例,Ⅱ度损伤7例,Ⅲ度损伤2例;行各种方式的脾脏修补术17例,无法保留脾脏行脾切除者4例;术后发生脾窝感染1例,血小板增高给予抗凝治疗1例;所有患者无术后腹腔出血,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手术中需防止脾脏的损伤,一旦发生需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伤扩大,尽量避免脾脏切除,以利于术后恢复。
戚维波胡奕王明堂张雁飞
关键词:食管癌脾损伤脾切除
表现为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胸腔良性疾病3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表现为外周型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疾病病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35例表现为外周型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疾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35例病种分布依次为炎性假瘤、肺囊肿、肺硬化性血管瘤、结核球、错构瘤、神经鞘瘤、肺隔离症、支气管腺瘤。行肺叶切除术25例,肺楔形切除术6例,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1例,胸壁肿块切除术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表现为肺野孤立结节的疾病中,良性疾病只占少数,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在短期观察排除肺炎的可能性后积极地考虑手术探查总体是有益的。手术方式以尽量小的创伤先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扩大手术范围为宜。
戚维波胡奕王明堂王志恒
关键词:肿块炎性假瘤肺囊肿
持续导管引流联合顺铂或博莱霉素心包灌注治疗肺癌性心包积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持续导管引流联合顺铂或博莱霉素心包灌注治疗肺癌性心包积液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1月于嘉兴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性心包积液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持续导管引流联合顺铂心包灌注治疗方案;治疗组46例,采用持续导管引流联合博莱霉素心包灌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Karnofsky(KP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KPS评分较高(P〈0.0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以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 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持续导管引流联合博莱霉素较顺铂药物心包灌注治疗肺癌性心包积液显示良好的临床疗效,抑制癌症发展。
杨帆戚维波
关键词:顺铂博莱霉素肺癌心包积液
单操作孔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研究单操作孔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肺大泡患者,治疗医师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单孔VATS和传统三孔VATS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胸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4、8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肺总量(TLC)、肺残气量(RV)、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3)检测值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及电话回访方式对所有患者行6~12个月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4、8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LC、FEV1、RV、Pa O2、Pa CO3检测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术后两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有效率基本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泡,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引流量更少,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较少了术后疼痛,同降低了术后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治疗医师广泛应用。
赵俊杰戚维波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
麻醉所致性幻觉的机制及伦理学问题被引量:10
2004年
分析医患关于麻醉后“性幻觉”与“性骚扰”之争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典型医患因“性幻觉”而产生的“性骚扰”纠纷事件 ,结合中、外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用有精神作用的药物镇静或麻醉后 ,出现“性幻觉”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并发症 ,易被患者误解为受到来自医生的“性骚扰”而引发医患纠纷。结论 :临床医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麻醉后病人的确可产生性幻觉。为使自己免遭“性骚扰”讼争 ,切忌在没有第三人在场陪同的情况下对用了镇静或麻醉药的异性患者操作。
黄冰孙建良戚维波钱建凤
关键词:麻醉性骚扰医学伦理学医患纠纷
急性脓胸的治疗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脓胸患者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方法对127例因急性脓胸连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病程、血清白蛋白、胸腔积液葡萄糖和乳酸脱氢酶与治疗结果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病程是保守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分别为0.871(P=0.013)和0.797(P=0.026)。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征曲线分析确定年龄边界值为50.5岁和病程边界值为4.5d。结论〈50.5岁发病年龄和〈4.5d病程是急性脓胸患者保守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作为急性脓胸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式的参考指标。
杨帆胡奕戚维波赵俊杰张雁飞
关键词:急性脓胸胸腔积液保守治疗胸腔镜手术
术前胸腔镜下磨玻璃样病变CT引导下硬化剂混合美蓝定性诊断被引量:1
2015年
我们近年来采用“CT引导下硬化剂混合美蓝染色术前定位技术”,在磨玻璃样病变(GGO)手术前3天内实施病灶定位,定位精确效果满意,满足了临床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的定位需求,且并发症少;同时为早期肺癌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施谷平戚维波陆雅萍黄冰褚永权孙延豹杨晓峰胡奕
关键词:CT引导美蓝染色硬化剂胸腔镜病变
超声评价重症雷诺综合征患者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后桡、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重症雷诺综合征(RS)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后桡动脉(RA)、尺动脉(U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T2-T3节段切除术的13例重症RS患者47支上肢动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术前1 d、术后1 d检测RA、UA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观察频谱形态,同时测量重症RS患者患侧手部皮肤温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重症RS患者手术前后RA、UA的内径、PSV、EDV、RI及患侧手部皮肤温度差异。结果重症RS患者术后RA、UA的内径、EDV均较术前增加[内径:(2.33±0.49)mm vs(2.01±0.33)mm,(1.79±0.35)mm vs(1.61±0.30)mm;EDV:(8.35±1.81)cm/s vs(4.70±1.43)cm/s,(7.96±0.94)cm/s vs(3.82±1.13)cm/s],RI均较术前减小(0.86±0.09 vs 0.94±0.09,0.88±0.10 vs0.96±0.0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径:t=-4.17、-2.79,P均<0.01;EDV:t=-14.57、-16.42,P均<0.01;RI:t=2.97、3.07,P均<0.01);而手术前后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00±16.51)cm/s vs(45.37±16.10)cm/s,(45.45±21.71)cm/s vs(49.65±17.24)cm/s,t=-0.11、-1.09,P均>0.05)。术后3支动脉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消失,39支动脉舒张期末正向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加。术后重症RS患者患侧手部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34.22±1.65)℃vs(32.31±2.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P<0.01)。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链切除术能使重症RS患者RA、UA的内径增加,EDV增快,RI降低,从而缓解其手部动脉痉挛,表现为患侧手部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超声测量动脉内径、EDV及RI可作为评价重症RS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后疗效的指标,且客观、无创、方便。
徐明民戚维波杨帆赵俊杰施谷平胡奕
关键词:雷诺综合征血流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