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奕

作品数:26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胸腔
  • 9篇手术
  • 6篇胸腔镜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术后
  • 5篇交感
  • 5篇交感神经
  • 5篇CT引导
  • 4篇胸交感神经
  • 4篇胸腔镜手术
  • 4篇脓胸
  • 4篇皮穿刺
  • 4篇腔镜手术
  • 4篇切除
  • 4篇经皮穿刺
  • 4篇CT引导下经...
  • 4篇穿刺
  • 3篇肿瘤
  • 3篇综合征

机构

  • 26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6篇胡奕
  • 14篇戚维波
  • 9篇张雁飞
  • 6篇黄冰
  • 6篇王明堂
  • 5篇施谷平
  • 5篇陆雅萍
  • 5篇杨帆
  • 5篇赵俊杰
  • 4篇祝则峰
  • 4篇周煦燕
  • 4篇吴中杰
  • 4篇姚明
  • 4篇侯健
  • 4篇孙建良
  • 2篇陆松春
  • 2篇王志恒
  • 2篇曹浩强
  • 2篇褚永权
  • 2篇杨晓峰

传媒

  • 7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脓胸的治疗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脓胸患者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方法对127例因急性脓胸连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病程、血清白蛋白、胸腔积液葡萄糖和乳酸脱氢酶与治疗结果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病程是保守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分别为0.871(P=0.013)和0.797(P=0.026)。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征曲线分析确定年龄边界值为50.5岁和病程边界值为4.5d。结论〈50.5岁发病年龄和〈4.5d病程是急性脓胸患者保守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作为急性脓胸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式的参考指标。
杨帆胡奕戚维波赵俊杰张雁飞
关键词:急性脓胸胸腔积液保守治疗胸腔镜手术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链阻滞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23例,在CT引导下经胸3/4(T3/4)椎间隙穿刺,直至针尖解剖定位于第4肋骨小头上缘、第3椎体旁的壁胸膜外。注入含造影剂碘海醇的1%利多卡因3ml,观察所注药液分布能覆盖胸交感神经链,患者手掌由冷湿变干暖,且无霍纳氏综合征,即可注入无水乙醇2.5ml。结果CT能精准引导穿刺针到达靶点,所注药液能覆盖相应节段胸交感神经链的位置。注药前后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指脉搏容积波波幅(A)及双手掌温(T)分别为(95.24±1.30)%比(99.06±0.24)%、(2.29±0.27)cm比(4.18±0.27)cm和(34.0±1.5)℃比(36.9±0.4)℃。注无水乙醇后19例患者手汗症一次治愈,4例患者经再次阻滞治愈,随访8~18个月,2例有复发倾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链阻滞治疗手汗症是切实可行性的。
黄冰姚明周煦燕曹浩强祝则峰侯健陆雅萍孙建良胡奕
关键词:多汗症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链
阴囊特发性坏疽并腹股沟嵌顿性斜疝1例
2004年
杨林斌胡奕俞增福蒋振华姜达伟陈裴健
关键词:并发症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外科治疗
胆囊手术中漏诊并存恶性肿瘤17例分析
2002年
胡奕陆松春
关键词:胆囊手术漏诊消化道肿瘤
食管癌术后5年突发胸闷气促恶心呕吐
2002年
徐刚戚维波胡奕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术后5年胸闷气促恶心呕吐
食管癌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及临床对策(附21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脾脏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发生后的临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一组共492例食管癌根治术中发生脾脏损伤共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Ⅰ度损伤12例,Ⅱ度损伤7例,Ⅲ度损伤2例;行各种方式的脾脏修补术17例,无法保留脾脏行脾切除者4例;术后发生脾窝感染1例,血小板增高给予抗凝治疗1例;所有患者无术后腹腔出血,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手术中需防止脾脏的损伤,一旦发生需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伤扩大,尽量避免脾脏切除,以利于术后恢复。
戚维波胡奕王明堂张雁飞
关键词:食管癌脾损伤脾切除
术前胸腔镜下磨玻璃样病变CT引导下硬化剂混合美蓝定性诊断被引量:1
2015年
我们近年来采用“CT引导下硬化剂混合美蓝染色术前定位技术”,在磨玻璃样病变(GGO)手术前3天内实施病灶定位,定位精确效果满意,满足了临床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的定位需求,且并发症少;同时为早期肺癌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施谷平戚维波陆雅萍黄冰褚永权孙延豹杨晓峰胡奕
关键词:CT引导美蓝染色硬化剂胸腔镜病变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附八例报告)被引量:5
1995年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附八例报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外科(314000)陆松春,胡奕,陈光陆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病理科陈家林卵巢是腹腔内癌肿常见的转移脏器之一,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已引起了临床重视,但对转移途径、是否行预防性卵巢切除等仍有争论。本院外科自1...
陆松春胡奕陈光陆陈家林
关键词:大肠肿瘤卵巢肿瘤肿瘤转移
B3型胸腺瘤侵入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一例
2008年
患者男,48岁。因“胸闷、胸痛、头晕、乏力进行性加重4个月”就诊。胸部CT:前纵隔不规则形巨大肿块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其间见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度强化,肿块侵犯右侧上腔静脉并延至右心房入口处,致上腔静脉基本闭塞,周围较多侧枝静脉扩张;左侧胸膜腔内弧形水样密度影;左肺下叶少许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图1)。MRI:前中上纵隔占位性病变,侵及左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左下肺膨胀不全,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包积液(图2)。
陆雅萍黄冰温晓伟胡奕俞方荣朱文军孙建良邬万新
关键词:上腔静脉右心房大量胸腔积液纵隔占位性病变密度增高右侧胸腔
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磨玻璃病灶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术前CT引导T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磨玻璃病灶(GGO)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肺磨玻璃病灶患者22例(26个病灶)术前CT引导THook-wire定位,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根据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结果;臭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统计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定位并发症发生率、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病理类型等结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定位时间(23.56±9.22)min、定位后出现气胸3例(13.6%),肺内血肿2例(9.1%),2个GGO术中探查发现定位针脱钩(7.7%)定位后行肺楔形切除术成功率100%,检查定位针均完整.22例患者中I例因术中广泛粘连而中转开胸,2例因术中粘连加做腋后线1.5cm切口辅助手术,余均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20.45±6.37)min26个定位GGO中原发恶性肿瘤16个.转移癌1个,良性疾病9个.3例原发性腺癌进一步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结论术前cT引导T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病灶准确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吴中杰杨晓峰胡奕戚维波张雁飞韩俊
关键词:术前定位HOOK-WIRE电视胸腔镜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