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东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博士后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对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病人的药学服务被引量:2
- 2015年
- 支气管扩张为结构性肺病,细菌的反复感染与扩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本文通过对一例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抗感染治疗,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等方面对病人进行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为参与药物治疗工作的临床药师提供参考。
- 王莉王娜张伟东杨文明董建红左明芳
-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支气管扩张症
- 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曲匹地尔浓度及胶囊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曲匹地尔浓度,并应用于曲匹地尔胶囊剂与曲匹地尔片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后,采用LC-MS/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MG S-5 C_(18)分析柱(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0 mol·L^(-1)甲酸铵溶液(80∶20),流速0.4 m L·min^(-1)。苯海拉明为内标。采用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APCI),正离子检测,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为m/z 206.0→109.0(曲匹地尔)和m/z 256.1→167.1(内标)。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以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血浆中曲匹地尔质量浓度在4.0~3 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定量限为4.0 ng·m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 325.7±389.8)、(1 377.7±287.3)ng·mL^(-1),Tmax分别为(0.75±0.65)、(0.68±0.30)h,t1/2分别为(1.3±0.3)、(1.3±0.3)h,AUC0-12 h分别为(4 276.3±1 376.0)、(4 060.9±123.7)ng·mL^(-1)·h。以AUC0-12 h计算,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8±17.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曲匹地尔浓度;曲匹地尔胶囊剂与曲匹地尔片剂生物等效。
- 张伟东张伟东张运好
- 关键词:曲匹地尔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血浆药物浓度生物等效性
- 综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目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医院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大背景和我院2013年住院次均费用较高的小背景,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指标达标,药占比下降,次均费用负增长等合理用药具体目标.依据...
- 王娜贾俐萍王莉张伟东马金秋王庆胜
- PDCA循环理论用于抗感染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实践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理论在建立抗感染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中的作用。方法以PDCA质量循环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临床药师工作标准化。结果通过PDCA模式制订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能有效提升临床药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结论 PDCA循环理论对构建临床药师工作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显提高了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水平。
- 王莉王娜张伟东杨文明贾俐萍马金秋董建红左明芳祖香雨
- 关键词:抗感染临床药师
- RP-HPLC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及在老年氨茶碱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 张伟东马金秋王莉贾俐萍王娜
- 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促进头孢吡肟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患者使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检索1994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头孢吡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肌酐清除率下降,停药后逐渐缓解。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在老年人、肾功能不良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常规剂量的头孢吡肟可导致老年患者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谨慎,以减少或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王莉王娜贾俐萍马金秋张伟东
- 关键词:头孢吡肟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
- 2012—2019年医院尿培养病原菌及菌株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了解某院8年间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尿路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641株2012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95株来自2012—2015年,其中大肠埃希菌(453株,41.4%)、屎肠球菌(141株,12.9%)和铜绿假单胞菌(105株,9.6%)位于前3位。1546株来自2016—2019年,大肠埃希菌(710株,45.9%)、屎肠球菌(204株,13.2%)和肺炎克雷伯菌(198株,12.8%)位于前3位。与2012—2015年相比,2016—2019年大肠埃希菌对所有测试药的耐药率趋于稳定或有明显下降,但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持续呈现较高的耐药率(>50%)。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特别是曾高度敏感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2012—2015年的10.7%、8.8%、8.7%、5.8%和6.1%上升至2016—2019年的50.8%、43.9%、37.9%、43.9%和38.9%。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红霉素等的耐药率持续高于95%,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检出率从2012—2015年的3.5%显著增加至2016—2019年的10.3%。结论8年来该院尿路感染细菌谱和耐药性发生了变迁,应结合本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 王娜张珍珍张伟东魏鹍
- 关键词:尿路感染耐药性病原菌抗菌药
-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 目的 通过干预前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3月129份病历和2014年9~12月127份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比...
- 王莉王娜贾俐萍马金秋张伟东
- 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并发脓毒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 了解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肝脓肿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为肝脓肿发生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4年3月确诊为肝脓肿的病人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模型组(n=270),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病人作为验证组(n=91),模型组病人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n=67)和非脓毒症组(n=20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肝脓肿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肝脓肿并发脓毒症风险预测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 共收集菌株251株,革兰阴性菌217株占86.5%,革兰阳性菌12.3%。其中排前2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68.3%)和大肠埃希菌(6.0%)。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高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喹诺酮类敏感性均未超过50%。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异,呈现多重耐药。单因素分析显示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降钙素原[32.39(7.2,79)μg/L比12.4(1.4,32)μg/L]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降钙素原、血糖×100/钠离子、肌酐异常升高、胸腔积液、血小板减少为肝脓肿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1.13、22.22、2.46、2.27,均P<0.05)。模型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4,0.87),P<0.001]。对应的灵敏度为68.7%,特异度为80.3%。验证组的AUC为0.85[95%CI:(0.75,0.94),P<0.001],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75.0%。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病原学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相比,大肠埃希菌肝脓肿则表现为多重耐药;基于降钙素原、血糖×100/钠离子、肌�
- 胡爱玲孙超王娜王莉杜雅丽张伟东程业童
- 关键词:肝脓肿病原菌脓毒症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为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7月-2014年6月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619株,分析使用碳青霉烯类与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及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 2011年7月-2014年6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从1.61上升至2.44,抗菌药物总的使用强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58.44降至37.12,最低值出现在2012年二季度为35.65;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59.1%上升至77.0%;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由63.6%上升至82.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量与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P<0.05),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发生率亦显著相关(R=0.845,P<0.01)。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有关。
- 王娜郭海霞冯欣张伟东魏鹍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