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咽炎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制备咽炎颗粒并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咽炎颗粒中的鱼腥草、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 王莉魏颖吴飞燕韩秀梅
- 关键词:咽炎颗粒鱼腥草金银花黄芩薄层色谱
- 多种方法测定白色念珠菌对罗丹明6G的吸收和泵出
- 2015年
- 目的探索白色念珠菌对罗丹明6G的吸收和泵出的测定意义,并对测定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借助2株白色念珠菌敏感株和2株白色念珠菌耐药株,采用多功能微板检测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三种仪器,通过定量、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测定不同敏感性白色念珠菌对罗丹明6G的吸收和泵出,对定量与半定量结果进行T检验,并与定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敏感性白色念珠菌对罗丹明6G的吸收基本一致,实验用耐药菌对罗丹明6G的泵出比敏感菌多;以多功能微板检测仪测定结果为标准,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与之的一致性为83.3%,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之的一致性为91.7%,三种方法具有一致性。结论白色念珠菌对罗丹明6G的吸收和泵出的测定可以为研究新型抗真菌成分的作用机制和真菌耐药逆转剂的作用机制提供工具菌株和可能的研究方向,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
- 郭琼杰马强王宝泉王莉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罗丹明6G
- 活血止痛胶囊致严重消化道反应1例被引量:4
- 2006年
- 患者,男,36岁,因脚踝扭伤于2005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体检:见左脚踝处红肿,经X线检查骨骼未见异常,诊断为韧带扭伤。给予活血止痛胶囊(南京市中山制药厂,20040606 0.25g/粒)6粒po bid,,及红花油外用。于当日首次服药后即感胃部不适,未引起重视,晚间再次服药,2h后感到腹痛、恶心,并于当夜吐泻10余次,次日仍吐泻不止。患者自觉浑身乏力,有虚脱感,但未见发热,自行服用淡盐水约200ml后再次就诊。嘱停用活血止痛胶囊,
- 王莉
- 关键词:活血止痛胶囊韧带扭伤胃部不适服药后踝扭伤BID
- RP-HPLC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及在老年氨茶碱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 张伟东马金秋王莉贾俐萍王娜
- 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措施探讨被引量:14
- 2014年
- 笔者对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临床研究,探讨预防感染措施,降低感染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 左明芳左向东王莉李晓东杨金光高君武宋云骏马宏鹏高健
- 关键词:PICC置管
- RP-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与多索茶碱的浓度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茶碱、多索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清采用15%高氯酸进行沉淀后测定,其中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73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内标为巴比妥钠。结果:茶碱、多索茶碱血清浓度分别在0.24~30.69mg·L-1、0.25~31.83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24、0.25mg·L-1;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62%~103.92%、96.26%~102.22%;日内RSD分别为0.44%~1.79%、0.54%~1.68%;日间RSD分别为1.68%~2.15%、0.83%~1.5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临床茶碱、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 马金秋王娜王莉魏颖阎彦吴纪宁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茶碱多索茶碱血药浓度
- 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致抗生素脑病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促进头孢吡肟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老年女性患者使用头孢吡肟后出现精神异常等症状,检索1994年至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头孢吡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肌酐清除率下降,停药后逐渐缓解。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在老年人、肾功能不良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常规剂量的头孢吡肟可导致老年患者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谨慎,以减少或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王莉王娜贾俐萍马金秋张伟东
- 关键词:头孢吡肟抗生素脑病老年患者
-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 目的 通过干预前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3月129份病历和2014年9~12月127份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比...
- 王莉王娜贾俐萍马金秋张伟东
- 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并发脓毒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 了解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肝脓肿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为肝脓肿发生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4年3月确诊为肝脓肿的病人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模型组(n=270),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病人作为验证组(n=91),模型组病人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n=67)和非脓毒症组(n=20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肝脓肿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肝脓肿并发脓毒症风险预测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 共收集菌株251株,革兰阴性菌217株占86.5%,革兰阳性菌12.3%。其中排前2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68.3%)和大肠埃希菌(6.0%)。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高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喹诺酮类敏感性均未超过50%。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异,呈现多重耐药。单因素分析显示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降钙素原[32.39(7.2,79)μg/L比12.4(1.4,32)μg/L]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降钙素原、血糖×100/钠离子、肌酐异常升高、胸腔积液、血小板减少为肝脓肿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1.13、22.22、2.46、2.27,均P<0.05)。模型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4,0.87),P<0.001]。对应的灵敏度为68.7%,特异度为80.3%。验证组的AUC为0.85[95%CI:(0.75,0.94),P<0.001],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75.0%。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病原学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相比,大肠埃希菌肝脓肿则表现为多重耐药;基于降钙素原、血糖×100/钠离子、肌�
- 胡爱玲孙超王娜王莉杜雅丽张伟东程业童
- 关键词:肝脓肿病原菌脓毒症
- 胆管癌术后并发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血流感染1例
- 2015年
-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0d,于2013年8月26日入院。缘于10d前无诱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呈浓茶色,无明显皮肤瘙痒,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高血压2年,最高190/100 mmHg。目前口服非洛地平5 mg,2次/d,监测血压130/80 mmHg。否认其他疾病及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 左明芳左向东王莉
- 关键词:胆管肿瘤屎肠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