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宛莹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细胞
  • 1篇道炎症
  • 1篇性病
  • 1篇炎症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内分泌
  • 1篇胰腺内分泌肿...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扩张症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宛莹华
  • 2篇赵丽娜
  • 2篇张明强
  • 1篇尹洪芳

传媒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在间质性肺疾病和肺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组织检查(TBLC)在间质性肺疾病(ILD)和肺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ILD和肺部占位病变的患者55例。根据疾病不同分为ILD组(31例)和肺部占位组(24例),并收集2组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情况先后分别采用经支气管镜钳夹活组织检查(TBFB)和TBLC技术获取肺活检标本,TBLC组无预置球囊,2组均同时送检病理组织。采用Kappa检验比较TBFB与TBLC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TBLC、TBFB单独与联合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患者中,男性占61.8%(34/55),吸烟者占40.0%(22/55),其中40例(72.7%)轻度出血,14例(25.5%)中度出血,1例(1.8%)无出血;未发生严重出血,未发生气胸并发症。ILD组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为(58.65±14.47)岁,年龄范围为16~76岁。该组最终确诊病例17例,未确诊病例14例;确诊病例中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机化性肺炎为主(均为4例)。肺部占位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为(63.17±10.77)岁,年龄范围为40~79岁。该组最终确诊病例21例,未诊断病例3例。确诊病例中肺恶性病变16例,以肺腺癌为主(7例)。ILD组中,TBFB病理诊断率达19.4%,TBLC病理诊断率达51.6%,TBLC组病理诊断率高于TBFB组(P=0.008)。肺部占位组中,TBLC病理诊断率同样优于TBFB病理诊断率(79.2%vs. 37.5%,P=0.002)。TBFB、TBLC诊断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5%CI 0.57~0.98)、0.83(95%CI 0.66~1.00)。结论 TBLC在ILD和肺恶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均存在优势,临床操作中出血风险较低,安全性良好。
郭文佳赵丽娜张明强宛莹华牟向东
关键词:曲线下面积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肺转移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二例被引量:2
2021年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IPFI常见于免疫低下宿主,病原体主要包括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结合菌(主要指毛霉菌)和肺孢子菌等,组织病理学是IPFI诊断的金标准^([1])。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肺是肾透明细胞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临床中,我们诊治了2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肺转移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
张会娟赵祥牟向东周沛宁赵景全宛莹华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侵袭性肺真菌感染肺孢子菌免疫低下肺转移念珠菌属
PGP9.5在胰腺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异常及其意义
研究目的:目前缺乏可靠的鉴别胰腺内分泌肿瘤良恶性以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我们以往胰岛素瘤蛋白组学的研究发现在肿瘤中高表达PGP9.5蛋白。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明确胰腺内分泌肿瘤是否表达PGP9.5蛋白;探讨PGP9....
宛莹华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分子标志物肿瘤表达分子调控机制
经导航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治愈肺毛霉病一例被引量:19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通过虚拟导航支气管镜导航经支气管镜局部精准灌注两性霉素B成功治疗肺毛霉病的患者。本例患者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2周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影像学表现为左下肺新发团片状高密度影伴晕征,组织病理及二代基因测序证实为毛霉感染。通过虚拟导航支气管镜于左肺病变部位精准灌注两性霉素B两次,成功治愈肺毛霉病。
张会娟牟向东尹洪芳赵景全宛莹华郭文佳
关键词:肺毛霉病两性霉素B左肺局部灌注咳痰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检测在嗜酸性气道炎症表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检测在嗜酸性气道炎症表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08例,收集其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同时期FeNO、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检查结果等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共67例患者完善了结核相关检查(62.0%),其中结核感染者30例,占44.8%;54例患者完善了FeNO检查,11例结果异常,占20.4%;76例显示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占70.4%;共45例完善了血清IgE检查,结果异常者17例,占37.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NO浓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043,P<0.001)。FeNO浓度与Reiff评分呈负相关(r=-0.326,P=0.016)、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呈正相关(r=0.290,P=0.048),FEV_(1)%与Reiff评分呈负相关(r=-2.483,P<0.001)。在吸烟、结核感染及IgE异常3个因素中,FeNO浓度仅与IgE异常相关,IgE升高者FeNO浓度大于IgE正常者[(52±25)ppb比(19±10)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嗜酸性气道炎症表型支气管扩张症与过敏反应相关,FeNO浓度在此类患者中升高,在临床诊疗中具有指示性意义。
宛莹华张明强郭文佳赵丽娜牟向东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呼出气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