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金峰
- 作品数:2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为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30例临床资料,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7例,比较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与未受累患儿的年龄、性别、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细胞形态学分型、临床危险度分型、免疫学分型情况,分析判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为20.8%,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与未受累患儿的年龄、性别、脑脊液细胞形态学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临床危险度分型、免疫学分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临床危险度分型、免疫学分型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影响因素。27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均接受全身化疗及鞘内注射联合治疗,其中9例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6例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放疗5例。所有患者中随访半年失访2例,存活17例,死亡8例。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初诊和化疗过程中均可能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受到患儿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临床危险度分型、免疫学分型的影响。临床上多采用化疗及鞘内注射联合治疗,患儿预后不容乐观,应积极探讨更佳的防治对策,改善预后。
- 向金峰王刚卜凡丹陈志鑫郑丽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全身化疗鞘内注射
- 血清sIL-3、VEGF、25-(OH)D3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水平及其与凝血功能相关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3(sI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意义及与凝血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74例AL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凝血功能正常13例,凝血功能异常6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L-3、VEGF、25-(OH)D3水平,分析上述血清各指标与AL的关系,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凝血功能患儿基线资料、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基线资料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 IL-3、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3、VEGF、25-(OH)D3水平与急性白血病有关(P<0.05)。AL患儿凝血功能异常与乳酸脱氢酶、组织肿瘤负荷、肝功能不良、血清sIL-3、VEG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s IL-3、VEGF、25-(OH)D3水平仍与AL患儿凝血功能相关(P<0.05)。结论血清sIL-3、VEGF、25-(OH)D3水平在AL患儿中异常表达,有望评估AL患儿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手段。
- 向金峰王刚卜凡丹陈志鑫张娴张晗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凝血功能
- 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住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例60例,评价其疗效。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HSP患儿血、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两组之间及各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治疗后疗效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向金峰丁显春
- 关键词:卡托普利川芎嗪注射液紫癜性肾炎
- 血清铁蛋白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疗效评价和复发预测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50例初诊HLH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治疗前、复发时、治疗后检测50例HLH患儿SF水平,HLH患儿全部采用HLH-04治疗方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SF水平。结果①CR患儿35例中15例复发,复发时SF再次增高,与CR时S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复发时SF水平异常增高,与缓解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与复发之间相关性分析,r=0.068。结论①血清铁蛋白(SF)水平升高对HLH具有的病情监测价值,血清铁蛋白(SF)水平越高,HLH复发可能性越大;②监测HLH患儿SF水平有助于病情判断,其值变化与病情活动度有关,且对临床疗效有评价作用。
- 向金峰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铁蛋白复发预测
-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培门冬酶+去甲氧柔红霉素(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10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儿给予VDLD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VEGF、VEFGR、bFGF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儿VEGF、VEFGR、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吴爱月向金峰周柳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磺酸伊马替尼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及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儿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为观察组及合并HP感染的ITP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给予三联抗HP治疗。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合并HP感染的CD4+,CD19+等抗体表达。结果 ITP组及合并HP感染的ITP组CD4+下降,CD4+/CD8+下降,CD19+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治疗组比较,HP感染的ITP组在CD4+/CD8+比值下降及CD19+增高较之ITP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TP患儿合并HP感染大多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
- 向金峰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幽门螺旋杆菌免疫功能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多种支持造血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可改变造血微环境,具有调节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为非血缘性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allo-HSCT组,n=32)及非血缘性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allo-HSCT+MSCs组,n=32),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预处理前、移植后1,3,6个月时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结论:①allo-HSCT+MSCs组粒细胞植入时间短于allo-HSCT组(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生率低于allo-HSCT组(P<0.05);②两组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入率、血小板重建、累计复发率、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allo-HSCT+MSCs组移植后1,3,6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3^+CD4^+、CD4^+CD8^+)、B细胞(CD19^+)水平均高于allo-HSCT组(P<0.05);④结果表明,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能有效降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抗宿主病发生率,有助于粒细胞造血重建及免疫功能重建。
- 向金峰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白血病
- 南阳市幼儿园小儿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南阳市幼儿园小儿缺铁性贫血流行情况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3年9月南阳市幼儿园接收的2 497例儿童的体格检查资料,均接受血红蛋白(Hb)测定,详细分析该幼儿园小儿缺铁性贫血流行情况及预防策略。结果通过对2 497例儿童体格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223例儿童存在贫血,患病率达8.93%,其中1 256例男性中贫血患病率达9.00%,1 241例女性中贫血患病率达8.86%,不同性别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年龄与缺铁性贫血密切相关,3岁年龄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于5岁年龄组及6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幼儿园儿童定期体检,可早期检出缺铁性贫血;而重视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制定综合干预方案,促使儿童坚持合理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 向金峰王刚夏天
-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淋巴细胞中Foxp3和NFAT1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1(NFAT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血液科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再障组)65例,另取同期该院保健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Foxp3或NFAT1阳性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对照组Foxp3+CD4+T细胞比例为(8.14±1.36)%,显著高于再障组贫血患儿的(4.52±0.75)%(P<0.01)。再障组贫血患儿治疗后Foxp3+CD4+T细胞比例升高为(7.27±1.04)%,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NFAT1+CD4+T细胞的比例为(7.28±1.32)%,显著高于再障组贫血患儿的(4.16±0.61)%(P<0.01)。再障组贫血患儿治疗后NFAT1+CD4+T细胞比例升高为(6.04±0.8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oxp3和NFAT1表达显著减低,这些变化可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 向金峰王刚夏天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肝功能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肝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8月-2011年8月58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HBV感染患儿临床资料,HBsAg阳性者15例为HBsAg阳性组,HBsAb阳性者43例为HBsAb阳性组;随机抽取同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无HBV感染患儿30例为对照组,分析移植前后肝功能变化,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在移植后1周时各组患儿均出现ALT、AST、TBIL、IBIL升高,TP降低;在移植后6个月时,ALT及AST异常率HBsAg阳性组为73.33%、60.00%,HBsAb阳性组为39.53%、30.23%,对照组为30.00%、13.33%;HBsAg阳性组与HBsAb阳性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个月时HBsAg阳性组存活的11例患儿均转为HBsAg携带者,HBsAb阳性组存活的34例患儿中26例乙型肝炎指标全部转阴。结论 HBsAg阳性患儿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功能受损,较HBsAb阳性患儿及未合并有HBV感染患儿更为严重,需要加强保肝治疗。
- 向金峰王刚夏天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造血干细胞移植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