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娴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性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细胞
  • 5篇儿童
  • 4篇预后
  • 4篇患儿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儿童急性
  • 2篇抑郁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粒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机构

  • 12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张娴
  • 7篇向金峰
  • 5篇王刚
  • 2篇白峰岩
  • 1篇丁显春
  • 1篇牛文忠
  • 1篇赵丽丽

传媒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合并感染108例,未合并感染60例,分别作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IL-6、CRP及PCT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的IL-6、CRP及PCT水平。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感染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IL-6、CRP及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清IL-6、CRP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束,预后良好74例,预后不良34例。预后不良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血清IL-6、CRP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0×10^(9)/L、未及时应用抗菌药物、置入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粒细胞减少时间﹥1周、发生黏膜炎、IL-6水平异常升高、CRP水平异常升高、PCT水平异常升高均是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6、CRP、PCT联合检测预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预后的AUC为0.960(95%CI:0.921~0.999),此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5、0.954,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IL-6、CRP、PCT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中水平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卜凡丹王刚张娴张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急性白血病预后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AML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后对患儿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64例AML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2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贫血、髓外浸润、初诊时白细胞、是否伴复杂核型、d9评估(化疗结束48小时复查骨穿)、强化疗疗程,分析AML患儿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结束,64例AML患儿预后较好47例(73.44%),预后不良17例(26.56%)。预后良好组有髓外浸润、伴复杂核型、d9骨髓原始细胞≥15%且骨髓抑制明显、强化疗疗程<6次患者占比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有无贫血、初诊时白细胞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有髓外浸润、伴复杂核型、d9骨髓原始细胞≥15%、强化疗疗程<6次是AML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AML患儿预后情况并不理想,有髓外浸润、伴复杂核型、d9骨髓原始细胞≥15%、强化疗疗程<6次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卜凡丹王刚陈志鑫张娴张晗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预后情况影响因素
支持、暗示、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躯体化障碍被引量:5
2005年
张子平谢元元张娴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病因不明躯体症状暗示疗法万拉法辛
血清sIL-3、VEGF、25-(OH)D3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水平及其与凝血功能相关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3(sI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意义及与凝血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74例AL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凝血功能正常13例,凝血功能异常6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L-3、VEGF、25-(OH)D3水平,分析上述血清各指标与AL的关系,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凝血功能患儿基线资料、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基线资料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 IL-3、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3、VEGF、25-(OH)D3水平与急性白血病有关(P<0.05)。AL患儿凝血功能异常与乳酸脱氢酶、组织肿瘤负荷、肝功能不良、血清sIL-3、VEG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s IL-3、VEGF、25-(OH)D3水平仍与AL患儿凝血功能相关(P<0.05)。结论血清sIL-3、VEGF、25-(OH)D3水平在AL患儿中异常表达,有望评估AL患儿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手段。
向金峰王刚卜凡丹陈志鑫张娴张晗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凝血功能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抑癌基因ID4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抑癌基因ID4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ALL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慢性期32例,加速期28例,急变期20例。检测所有患儿抑癌基因-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甲基化状态,随访患儿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患儿的ID4甲基化率分别为3.1%、46.4%和90.0%,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儿总生存时间平均为(18.29±1.22)个月,无事件生存时间平均为(10.48±1.78)个月,其中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患儿的总生存时间、无事件生存时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D4甲基化率与临床分期、总生存时间、无事件生存时间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显示ID4甲基化率、临床分期都为影响患儿总生存时间、无事件生存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病情的进展,ALL患儿的ID4甲基化率逐渐升高,且与患儿预后生存时间相关。ID4甲基化可作为ALL患儿预后评估的新的指标。
赵丽丽丁显春向金峰张娴牛文忠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疾病进展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被引量:12
2005年
张子平谢元元张娴
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CBF-AML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化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观察远、近期疗效,依据随访12个月后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个疗程后50例患儿中完全缓解(CR)42例(84.00%)。随访12个月,50例患儿中生存45例(90.00%);生存组附加染色体异常、第1个疗程未达CR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附加染色体异常为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CBF-AML患儿给予化学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CR率较高,预后良好,其中附加染色体异常可影响患儿预后。
白峰岩陈云秋向金峰张晗张娴卜凡丹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核心结合因子儿童预后
CT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部真菌感染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讨C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肺部真菌感染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真菌检测结果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记录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类型,对比X线、 CT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患儿的CT图像特征。结果 感染组患儿以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要感染真菌。CT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71.05%,高于X线的21.05%(P <0.05)。感染组的CT晕征、空气新月征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肺叶段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占比均低于未感染组(P <0.05)。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复杂;当CT示多肺段、多叶、多形、多灶病变时,应高度怀疑真菌感染。
卜凡丹向金峰白峰岩张娴张晗
关键词:C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部真菌感染风险评估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儿血清hs-CRP、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AL患儿137例,根据患儿是否发热分组为发热组(n=94)和无发热组(n=43)。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化疗前(T0)、化疗后粒缺期(T1)、化疗后恢复期(T4)两组患儿hs-CRP和PCT水平,分析T0、T1、粒缺合并发热后第1 d(T2)、抗感染治疗后第7d(T3)、T4期感染组患儿hs-CRP和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化疗后粒缺期患儿hs-CRP和PCT水平对感染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T0期两组hs-CRP和PCT无显著差异(P>0.05),T1期与T4期发热组hs-CRP和PCT均高于无发热组(P<0.05),发热组T4期hs-CRP和PCT高于T0期,无发热组T0期与T4期无显著差异(P>0.05);发热组T1期hs-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T0(P<0.05),T2期患儿hs-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T1和T0(P<0.05),T3期患儿hs-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T2期(P<0.05),T3期hs-CRP水平显著高于T1期,但PCT与T1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4期hs-CRP水平高于T0(P<0.05),PCT水平与T0无显著差异(P>0.05)。发热组患儿血培养阳性19例(20.21%),血培养阳性组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血培养阴性组患儿(P<0.05);hs-CRP和PCT预测化疗后粒缺期感染的AUC为0.687和0.713,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AUC=0.832,P<0.05)。结论AL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儿hs-CRP和PCT水平显著升高,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预测化疗后粒缺期感染的发生。
张晗张娴向金峰张蔚晨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一种多功能儿科血液临床诊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儿科血液临床诊断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板上固定有支撑柱;抽盒,贯穿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抽盒的内部形成有盛液槽;顶管,所述顶管的底端连接有凸台;凸台,安装于固定座的顶面上,所述凸台的内部...
向金峰王刚张晗张娴卜凡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