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书彬

作品数:21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小儿
  • 6篇脑积水
  • 6篇积水
  • 6篇脊髓
  • 6篇儿童
  • 6篇分流术
  • 6篇腹腔
  • 6篇腹腔分流
  • 6篇腹腔分流术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疗效
  • 5篇脑室
  • 5篇脑室-腹腔分...
  • 4篇治疗小儿
  • 4篇外科
  • 4篇脊膜
  • 4篇脊髓栓系
  • 3篇随访
  • 3篇综合征

机构

  • 2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1篇冯书彬
  • 19篇齐林
  • 19篇芦山
  • 10篇吕强
  • 9篇董留建
  • 4篇李涛
  • 1篇张磊
  • 1篇何心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北方药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5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级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42例,分别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情况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评分结果,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①A组治疗无效率为19.0%,显著低于B组的45.2%(x2=6.604,P=0.010)。②两组患者治疗后rugl—Meyer及LOT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A组评估结果优于B组(P〈O.05)。③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显著低于B组的47.2%(x2=6.010,P=0.014)。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级脑功能,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等优势。
董留建齐林冯书彬吕强芦山李涛程子嵌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矢状缝早闭患儿早期外科手术效果及预后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颅骨骨缝早闭的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名矢状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名患儿术后无并发症,术后头颅前后径与横径比都得到改善,颅骨外形得到改善。结论:先天性骨缝早闭患儿早期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满意效果,人工硬膜材料填充再造骨缝安全可靠。
芦山吕强冯书彬董留建齐林
关键词:小儿外科手术
奥拉西坦治疗小儿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小儿性神经系统损害的效果。方法:将颅内肿瘤性神经系统损害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常规应用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奥拉西坦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NHSS评分平均为22.95±9.14,治疗后为11.17±4.53,与用药前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NHSS评分平均为22.48±10.14,治疗后为12.53±4.53,与用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人均未发现与实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在治疗小儿颅内肿瘤性神经系统损害中能很好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冯书彬
关键词:颅内肿瘤神经系统损害小儿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TBM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BMH患儿45例,所有患儿均行VPS治疗。记录患儿年龄、手术前后GCS评分、TBM分级、脑积水的类型和程度、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
冯书彬芦山齐林
关键词: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分流术疗效分析
显微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小儿髓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探讨对小儿髓母细胞瘤的患者采用以显微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取手术未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4例),将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手术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率、5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4.17%);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3.33%),同时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全切除术以及术后进行全神经轴放射的方法对小儿髓母细胞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的复发率较低,生存率较高。
冯书彬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展开探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展开自行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64.3%,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3.7%,2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精细化的康复训练治疗,可促其骨折的愈合,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董留建齐林冯书彬吕强芦山李涛程子嵌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
小儿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脊髓栓系术后膀胱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评估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脊髓栓系患儿手术前后的膀胱功能,探讨脊髓栓系对膀胱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2007年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1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91例。通过手术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辅助检查,对手术前后大小便功能改善情况、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术前57例小便功能障碍患儿术后3年33例得到改善;②术前发现单侧肾脏集合系统分离的5例患儿中,有2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即见肾脏集合系统分离改善,术后半年及1-3年随访,肾脏集合系统分离明显改善;③术后残余尿量(PVR)和漏尿点压(DLPP)显著低于术前,膀胱顺应性(BC)和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显著高于术前,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道闭合压(MCP)和功能性尿道长度(SFL)在术前和术后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神经源性膀胱28例患儿,术后1年随访共有20例患儿膀胱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脊髓病变的严重程度,手术是否完全得到松解以及早期手术,术后长期功能锻炼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手术治疗对预后起较为重要的影响。
芦山吕强冯书彬董留建程子嵌齐林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征外科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小儿脑积水的并发症。方法脑积水患儿185例,所有患儿均行VPS治疗。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患儿并发症诊治情况和原因,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57例患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8例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14%。主要并发症为分流管阻塞(4.9%)和感染(4.3%),主要阻塞原因为脑室粘连、纤维组织阻塞、管口滑落脑室腔外、管口囊肿包裹和大网膜包裹,主要感染因素为迁延性脑膜炎、皮下积液、皮肤破溃和肠道逆行感染。结论 VPS治疗小儿脑积水术后并发症以分流管阻塞和感染多见,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提高VPS术后疗效。
冯书彬芦山齐林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儿童并发症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和分流管结局
2014年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颅内良性病变,约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IAC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随着囊肿的增大,其可能压迫脑组织、影响临近脑组织发育并有颅内急性出血的危险。近年来,
冯书彬齐林芦山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囊肿-腹腔分流术分流管疗效小儿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小儿脑积水的并发症。方法脑积水患儿185例,所有患儿均行VPS治疗。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患儿并发症诊治情况和原因,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57例患儿术...
冯书彬芦山齐林
关键词:小儿脑积水分流术并发症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