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子尧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疟疾
  • 4篇输入性
  • 3篇输入性疟疾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儿童
  • 2篇胆固醇
  • 2篇凋亡
  • 2篇血脂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营养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胆固醇
  • 2篇少数民族
  • 2篇贫血
  • 2篇细胞
  • 2篇民族
  • 2篇固醇
  • 2篇甘油三酯

机构

  • 16篇贵州省疾病预...
  • 3篇贵阳医学院
  • 3篇深圳大学
  • 2篇贵阳市疾病预...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顺市疾病预...
  • 1篇贵阳市云岩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9篇兰子尧
  • 7篇赵松华
  • 6篇李忻
  • 6篇陈桂华
  • 4篇耿燕
  • 4篇刘怡娅
  • 3篇李杨
  • 3篇佘丹娅
  • 3篇黄雨婷
  • 3篇沈立明
  • 3篇刘琼
  • 3篇周光荣
  • 2篇张玉琼
  • 2篇姚鸣
  • 2篇戴佳芮
  • 2篇姚明
  • 2篇倪嘉缵
  • 2篇蒋智
  • 1篇周贻兵
  • 1篇李磊

传媒

  • 3篇微量元素与健...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槽泄露导致双向电泳凝胶高分子量区域垂直拖尾
2011年
本文探讨了电泳系统上槽泄露引起双向电泳凝胶蛋白点纵向拖尾问题.上槽泄露导致上槽SDS损耗,电流增大以及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双向电泳凝胶高分子量区域蛋白点纵向拖尾.上槽泄露与上槽设计存在不足,使用者不适当操作以及上槽维护不良有关.对Ettan DALT six电泳系统而言,一旦出现上槽泄漏问题,建议更换改良后的新版上槽.电泳过程中应避免上槽泄露,SDS的不足或损耗,电流过大和电泳液温度过高.
沈立明兰子尧任小虎刘琼
关键词:双向电泳
贵州省儿童多房棘球蚴病1例被引量:1
2023年
患儿,男,9岁,学生,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人。2021年8月起,患儿常感右上腹疼痛不适。2022年9月10日以“肝占位病变:疑似肝脓肿并钙化或肿瘤”收治于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无流行区旅居史,其父母长期从事牲畜(犬)宰杀职业,部分犬只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等棘球蚴病流行区引入,患儿常与待宰犬只接触。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稍有压痛,肝脏包块未触及。血常规示:嗜酸粒细胞百分比20.1%。肝功能检测结果示,γ谷氨酰转移酶36 U/L。上腹部增强CT显示,肝右后叶见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呈分叶状,内见多发斑点状、迂曲蚯蚓状高密度钙化影,呈簇状分布;增强扫描病灶见多发网格样分隔影,病灶边缘及分隔呈轻度持续强化。腹部彩色超声示,肝右后叶可见类椭圆形不均匀强回声团。9月14日行腹腔镜下肝右后叶切除术,见肝右后叶代偿性增大,Ⅵ、Ⅶ段可见乳白色肿块,约6 cm×7 cm×5 cm,表面凹凸不平,质地硬。术后病理切片结果示,肝组织炎性坏死。术后复查,血常规示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正常;上腹部CT提示术后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遂出院。11月10日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复查,血清学检测结果示棘球绦虫抗体阳性。11月29日病灶组织DNA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检测,PCR扩增出棘球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1(nad1)基因片段,分别与多房棘球绦虫的cox1基因(参考序列登录号AB477010)和nad1基因(参考序列登录号AJ132907)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9.42%和99.59%,确诊为多房棘球蚴病。予患儿阿苯达唑15 mg/(kg·d),早晚餐后分服,继续治疗6个月。定期回访。
朱爱娅王旭王江友王颖李杨宋珊耿燕兰子尧戴佳芮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病儿童
2009-2018年贵州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贵州省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确保2020年贵州省消疟任务完成及消疟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8年贵州省疟疾疫情数据及个案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概况、疟疾分型、三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1)流行概况:2009-2018年贵州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581例,年平均发病率0.4237/10万,死亡1例,为实验室确诊本地病例(未分型),自2012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报告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2)疟疾分型:2009-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417例,其中间日疟837例(59.07%)、恶性疟21例(1.48%)、疟疾(未分型)559例(39.45%);自2012年起所有疟疾病例均能得到实验室确诊,2012-2018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64例,其中间日疟44例(26.83%)、恶性疟99例(60.37%)、卵形疟14例(8.54%)、三日疟4例(2.44%)、混合感染3例(1.83%),疟疾病例报告种类呈现多样性。(3)三间分布:①时间分布:2009-2018年各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09-2011年病例报告呈急剧下降趋势,以7-12月为主,8-9月达最高峰;2012-2018年病例报告保持较低水平(发病率均低于1/10万),并呈水平波动趋势,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②地区分布:2009-2018年全省10个市(自治州)中除贵安新区外,均有病例报告,2009-2011年病例报告数前三位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2012-2018年病例报告数前三位为贵阳、遵义、毕节。③人群分布:2009-2011年疟疾发病男女性别比2.20:1,各年龄组均有,年龄集中在15~44岁组,其次45~65岁组,职业以农民、学生、民工为主;2012-2018年疟疾发病男女性别比12.67∶1,年龄仅15~44岁和45~65岁组,职业以工人、农民、民工为主。结论贵州省已进入消除疟疾巩固阶段,疟疾的流行特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加强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监测,及时调整疟
周光荣曾乐兰子尧耿燕
关键词:疟疾
贵州省5市(县)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贵州省城乡不同地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及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流行特点,为制定心血管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322名18岁以上调查对象空腹血浆采用酶法进行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检测;血脂异常患病率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推荐的标准判定。结果:贵州省5市(县)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33.50%,男性39.59%、女性28.73%,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5.71%,农村为24.37%,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贵州省5市(县)18岁及以上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4.94%,胆固醇边缘升高患病率为18.51%。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6.32%。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21.52%。结论:贵州省5市(县)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男性居民、城市居民人群是重点预防人群。
赵松华陈桂华陈桂华刘怡娅李忻姚明
关键词:血脂异常
贵州省部分贫困农村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部分贫困农村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在贵州省3个贫困县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0名学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血清维生素A均值为0.28±0.08μg/ml、维生素D均值为22.26±5.71 ng/ml;男女生间维生素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P<0.05),不同年龄段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2,P<0.05和F=20.42,P<0.05),随年龄增加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逐渐降低,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逐渐升高(2趋势=9.62,P<0.05和2趋势=9.98,P<0.05)。结论:农村学生血清维生素A属于中等缺乏,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采取合理措施来提高维生素D的水平。
兰子尧陈桂华李忻刘怡娅赵松华
关键词: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状况
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 构建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初步构建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26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开展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对每项指标的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和重要性评价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各指标变异系数,根据上述结果进行指标筛选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Cronbach’sα系数评价指标体系信度,采用专家权威程度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采用KMO检验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结果 共23名专家完成2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2轮专家积极系数(100.00%vs.88.46%)和专家协调系数(0.372 vs. 0.286, P均<0.01)均高于第1轮。第2轮专家咨询后,各级指标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757~0.930,一、二、三级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98~0.136、0.112~0.276、0.139~0.335;指标体系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41;一(KMO值=0.523,χ^(2)=18.192,P <0.05)、二(KMO值=0.694,χ^(2)=51.499,P <0.01)、三级指标(KMO值=0.519,χ^(2)=477.638,P <0.01)KMO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级指标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4.23%。传染源、传播条件及防控能力3个一级指标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337、0.333和0.329;归一化权重居前3位的二级指标依次为输入性病例数及虫种(0.160)、输入性病例入境及就诊情况(0.152)、媒介种类及密度(0.152);归一化权重值居前5位的三级指标依次为输入性病例虫种(0.065)、媒介种群(0.064)、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0.059)、输入性病例数(0.056)及从就诊至确诊时间间隔(0.055)。结论 成功构建了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消除后开展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和加强重点风险因素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兰子尧李杨黄雨婷师伟芳佘丹娅蒋智刘磊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被引量:8
2016年
据统计,中国农药每年用量达50~60万吨,其中70%为有机磷农药[1]。有机磷农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水源、食物中农药的残留量,人群暴露于多种有机磷农药,可使健康受损[2]。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均已立法制定了严格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标准[3]。在我国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氯唑磷、氧化乐果、
兰子尧林野赵松华周贻兵李磊刘利亚
关键词:有机磷气相色谱蔬菜残留量
柠檬酸镱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作用及蛋白质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稀土配合物柠檬酸镱([YbCit2]3-)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DMEM培养基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以DMEM无血清培养细胞为对照组,以0.01~5.00 mmol/L[YbCit2]3-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组为处理组,应用四噻唑蓝(MTT)法检测[YbCit2]3-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以2.00 mmoL/L[YbCit2]3-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组为处理组,Hoechst 33258染色法考察[YbCit2]3-对细胞的作用,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及H2O2、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的方法研究[YbCit2]3-对HepG2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2.00~5.00 m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72 h,[YbCit2]3-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2.46 ±0.23)mmol/L.2.00 mmol/L[YbCit2]3-处理HepG2细胞48、72 h,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表明其作用是诱导HepG2细胞凋亡.HepG2细胞经2.00 mmol/L[YbCit2]3-处理72 h后,通过双向电泳分离和质谱鉴定,鉴定出1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包括丝切蛋白1、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6、S100钙结合蛋白A6、蛋白酶26s非ATP酶亚基13亚型3等在细胞中分别参与抗凋亡、氧化还原、细胞增殖、蛋白降解等过程的蛋白质.2.00 mmol/L[YbCit2]3-分别作用HepG2细胞24、48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红绿荧光比值对照组为2.45 ±0.28,24 h组为1.56 ±0.23,48 h组为1.16 ±0.18,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97,P=0.001);胞内H2O2检测荧光强度对照组为20.00 ±2.08,24 h组为40.00 ±5.50,48 h组为48.00±2.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40,P=0.000),表明[YbCit2]3-作用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H2O2产生增加.结论 [YbCit2]3-可通过调节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HepG2癌细胞凋亡.
沈立明李娜兰子尧刘琼倪嘉缵
关键词:细胞系蛋白质组学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6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6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为制定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研究"资料,采用氰化高铁法(HICN)测定末梢血中血红蛋白,采用WHO制定的贫血标准对惠水县、龙里县、丹寨县三个项目点1001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贫血判断,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个项目点6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35.66%,0-,12-,24-,36-,48-,60-,6个月龄组儿童的贫血率分别为51.85%,41.27%,31.22%,26.63%,28.38%,29.91%。各年龄组贫血率有差异。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对儿童家长进行铁营养相关知识及喂养知识的宣教,并根据当地种植养殖情况,丰富儿童食物来源,降低贫血率发生。
赵松华陈桂华李忻姚鸣兰子尧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少数民族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调查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方法:采用2006年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采用WHO推荐的标准对贫血状况进行判断,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1.26%,低体重率为17.56%,消瘦率为6.19%,贫血率为35.66%。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不容乐观,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赵松华兰子尧陈桂华李忻姚鸣
关键词:儿童发育贫血少数民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