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6篇临床病理
  • 5篇肿瘤
  • 5篇免疫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免疫组化
  • 2篇血清
  • 2篇血清PSA
  • 2篇原发性
  • 2篇皮肤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组织化学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癌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免疫组织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侯海娜
  • 9篇华玉兰
  • 8篇秦桂萍
  • 6篇齐淋喆
  • 3篇曹敏
  • 2篇张燕林
  • 2篇王亚芹
  • 2篇曹敏
  • 1篇秦桂萍
  • 1篇曹敏
  • 1篇张燕林
  • 1篇邹秋菊

传媒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血清PS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穿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经前列腺穿刺确诊为前列腺癌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标本81例,对其穿刺组织的Gleason评分与血清PSA水平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Gleason评分与患者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r=0.347,P〈0.01),PSA值越高,Gleason评分越高。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与Gleason评分相关。
秦桂萍华玉兰齐淋喆侯海娜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
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界限清楚,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至棕黄色。镜下瘤细胞排列呈微囊及腺样结构,可见色素沉着,肿瘤间质内可见钙化灶。免疫组化:瘤细胞CAM2.5、AE1/AE3、CK7、EMA、E-cadherin和CD117(+),S-100、HMB45和vimentin(-)。结论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相对良性的生物学行为,远处转移很少见。
秦桂萍侯海娜华玉兰齐淋喆
关键词: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疣状胃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或痘疹样胃炎,归属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以隆起于胃黏膜表面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为特点,中央可见脐样凹陷糜烂。我们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4月确诊的102例VG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形态和病理表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同期胃镜检查发现1 869例胃炎病例,其中102例VG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VG。
曹敏侯海娜邹秋菊
关键词:疣状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胃镜检查痘疹样胃炎GASTRITIS胆汁反流
膀胱肾源性腺瘤1例被引量:5
2012年
患者男性,75岁。因左腰部持续性、发作性绞痛,伴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5天入院。患者1972年因输尿管结石行开放手术治疗;1996年因膀胱结石经尿道行手术治疗;现腹部B超示双侧肾多发性结石,膀胱充盈欠佳,左侧壁可见3.2 cm×1.2 cm大小中等回声,不能移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左侧顶壁处可见一菜花样隆起,大小2.5 cm×2.5 cm,疑为膀胱癌。遂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秦桂萍华玉兰侯海娜
关键词:膀胱病例报道
142例淋巴结恶性肿瘤细针吸取活检结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标记的意义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结合细胞块免疫组化对淋巴结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体表淋巴结肿大患者,采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和21G注射针对肿大淋巴结病灶获取样本,结合细胞块石蜡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诊断敏感率及确诊率。结果142例样本中,颈部是最常见的体表淋巴结肿大部位(81/142例,57.0%),腺癌是所检淋巴结转移癌中比例最高的恶性肿瘤(79/142例,55.6%),乳腺是所检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中比例最高的原发部位(42/79例,53.2%)。颈部最多见的转移癌为肺腺癌(23/81例,28.4%),腋窝最多见的转移癌为乳腺癌(30/33例,90.9%)。总体单纯细胞涂片的敏感率及确诊率分别为90.8%(129/142例)及32.4%(46/142例),低于联合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方法的诊断敏感率(95.8%,136/142例)及确诊率(85.2%,121/142例)。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结合细胞块切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等实验技术的应用对体表肿大淋巴结的定性、肿瘤来源及组织学类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曹敏尹英爱侯海娜
关键词:细针吸取活检淋巴结肿瘤细胞块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本组8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8~53岁,中位年龄4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B超及宫腔镜示疑为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增生性子宫内膜样腺体不规则散布于富含平滑肌的纤维性间质中;其中1例腺体结构复杂,腺上皮细胞轻~中度非典型性,为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7例为息肉样腺肌瘤。免疫组化:间质细胞SMA和desmin弥漫(+)。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是一种上皮和间叶组织混合的良性肿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在活检标本中需与子宫内膜癌侵及肌层相鉴别。
秦桂萍华玉兰侯海娜齐淋喆王亚芹
关键词:临床病理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4例中3例为中老年男性,1例为12岁女性;阑尾腺癌2例,类癌2例。3例合并急性溃疡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1例合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类癌内分泌标记物CD56、Syn、CgA阳性;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物CK20和CEA,而内分泌标记物阴性。结论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少见,临床术前表现为炎症,特别是原发性腺癌,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华玉兰秦桂萍张燕林曹敏齐淋喆侯海娜
关键词:阑尾肿瘤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
前列腺癌组织p504S和p63与血清PSA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p504S、p6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04S、p63在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504S表达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8例PCa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16例(88.89%);28例PIN中,p504S阳性表达6例(21.43%);124例BPH中,p504S弱阳性表达8例(6.45%),p504S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IN与BPH组织,P<0.05。18例PCa组织中,p63呈不连续阳性表达2例(11.11%);28例PIN中,p63阳性表达24例(85.71%);124例BPH中,p63阳性表达116例(93.55%),p63在PCa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BPH与PIN组织,P<0.05。p504S在血清PSA水平<4 ng/mL的8例PCa中7例阳性表达,在>4 ng/mL的10例PCa中9例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清PSA>4 ng/mL、临床疑为PCa的病例,可行穿刺活检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明确诊断。
秦桂萍华玉兰侯海娜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P63P504S血清PSA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螺旋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讨皮肤螺旋腺瘤(S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皮肤螺旋腺瘤患者的临床,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7例螺旋腺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2.4岁。病变均发生于上半身(包括2例发生于背部,2例发生于颈部,2例发生上臂,1例发生于肩部)。(2)低倍下,肿瘤均位于真皮,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生长;高倍显示肿瘤细胞由两种细胞构成,即周边形似基底细胞的暗细胞(体积较小,核圆形深染),和中央的亮细胞(体积较大,核椭圆形、空泡状,可见嗜酸性小核仁)。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7/7);并见发生间质出血(3/7)、水肿(2/7)改变。均未见坏死。(3)免疫组化显示有上皮和肌上皮分化。结论螺旋腺瘤缺少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组织形态具有特征性,熟悉其病理特征有助于与恶性肿瘤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曹敏尹英爱侯海娜齐淋喆
关键词:皮肤病理特点
皮肤Merkel细胞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以“发现左前臂肿块1a”为主诉于2011年2月21口入院。患者1a前偶然发现左前臂肿块,因肿块较小、无疼痛,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华玉兰秦桂萍侯海娜张燕林曹敏齐淋喆王亚芹
关键词:MERKEL细胞癌皮肤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