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输尿管
  • 4篇前列腺
  • 3篇电切
  • 3篇尿道
  • 3篇尿管
  • 3篇结石
  • 2篇电切术
  • 2篇增生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输尿管上段
  • 2篇碎石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肿瘤
  • 2篇钬激光
  • 2篇钬激光碎石
  • 2篇激光碎石
  • 2篇膀胱
  • 1篇弹道碎石
  • 1篇等离子电切

机构

  • 10篇启东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黄晓东
  • 3篇朱黄辉
  • 3篇庄其辉
  • 3篇宋琳衍
  • 2篇陆宏伟
  • 2篇刘洪辉
  • 1篇范春艳
  • 1篇唐小慧
  • 1篇刘红辉
  • 1篇樊春笋
  • 1篇龚红霞
  • 1篇张华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疑诊为前列腺癌患者,35例患者均接受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观察诊断结果、声像图表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列腺癌阳性率为68.57%,前列腺癌患者的形态不对称、外腺低/等回声结节等声像图表现同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35例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下尿路刺激症状和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1.43%、20.00%和28.57%。结论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晓东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超声检查经会阴前列腺穿刺
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行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碎石成功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手术时间为(103±26)min、住院时间为(11.7±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6±38)min及(19.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黄晓东庄其辉刘红辉范春艳朱黄辉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气压弹道碎石
21例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2003年
黄晓东
关键词: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误诊手术治疗膀胱镜检查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2003年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BPH 2 2 2例。结果 :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剩余尿量明显下降 ,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明显提高 ,无1例出现TURP综合征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TUVP治疗BPH并发症少 ,平均住院时间短、效果良好。
黄晓东
关键词: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手术适应证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治疗方法较多。20世纪90年代开始,腹腔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取代。本院对199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5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庄其辉朱黄辉黄晓东宋琳衍刘洪辉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80例。甲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乙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NIHCPSI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甲组显著低于乙组,甲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乙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症状上,利用盆底肌肉锻炼配合药物治疗能起到显著的效果,简单易行,并能够协调与松弛外括约肌,值得临床推广。
黄晓东庒其辉宋琳衍龚红霞
关键词:盆底肌肉锻炼药物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3 h钠离子浓度、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IPSS、QOL、Qmax、RUV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相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晓东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量
癌症患者的视网膜改变:一项基于综合性医院的横断面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视网膜患病情况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022年10月7日—12月31日启东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眼底检查的276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对所有患者行扫描激光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SLO)全视网膜照相检查200°视网膜,对结果异常的患者补充频域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视网膜异常部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全身疾病及治疗史等,并分析与视网膜病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275例癌症患者的眼底照片,发现视网膜异常病变113例(41.09%)(95%CI:0.35~0.47)。其中视网膜异常构成占比前5位的病变为:玻璃膜疣(14.18%)、不明原因眼底出血(5.45%)、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4.73%)、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椭圆体带连续性中断(4.73%)、黄斑区色素紊乱(4.36%),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异常患病率与年龄相关[OR=1.030(1.005~1.055),P=0.020]。结论:癌症患者视网膜年龄相关性和血管炎性病变患病率较高,通过对眼底照片的分析,有望为大量眼科和全身系统性病变的早期筛查、诊治与防治作出贡献。
徐恩沛唐小慧黄晓东方艺蓉樊春笋李光辉
关键词:癌症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眼病
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电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统计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并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0.5±15.7)min、术中出血量(35.8±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3±1.2)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2.6±16.1)min、术中出血量(90.7±12.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8±3.6)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93.3%)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能够取得明显效果,并且相比于传统电切术,该方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黄晓东陆宏伟宋琳衍张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疗效观察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90例,结石直径0.6-1.5cm(平均1.1c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其中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11例,输尿管狭窄5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90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88例(97.8%),手术时间25-76min,平均41min。2例输尿管结石上移至肾盂,术中留置双"J"管,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治疗,排尽结石。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输尿管撕裂,输尿管穿孔,输尿管黏膜袖状撕脱等并发症。患者住院4-8d(平均5.5d),术后随访1-3个月,复查B超所有结石都排尽,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排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庄其辉朱黄辉黄晓东宋林衍刘洪辉陆宏伟
关键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输尿管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