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衍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寻找治疗和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灌注治疗膀胱肿瘤63例患者。结果:随访6~60个月,复发率15.9%。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膀胱肿瘤预防复发,安全有效。
- 宋琳衍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复发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方便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62例,盲选31例作为对照组,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31例作为观察组,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临床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24±4.68)min、术中出血量(37.07±2.21)mL、住院时间(4.69±1.32)d较对照组(65.73±5.53)min、(46.69±4.37)mL、(9.77±3.21)d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6、10.938、8.149,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0.32%和疾病控制率96.77%较对照组64.52%、74.1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6.369,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控制疾病进展。
- 宋琳衍
-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癌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分析对象,对照组34例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34例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住院等方面花费的时间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的耗时短于对照组,且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观察组所呈现的指标均少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结论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应用到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拓宽应用范围。
- 宋琳衍
-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结石疗效
- 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电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统计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并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0.5±15.7)min、术中出血量(35.8±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3±1.2)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2.6±16.1)min、术中出血量(90.7±12.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8±3.6)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93.3%)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能够取得明显效果,并且相比于传统电切术,该方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 黄晓东陆宏伟宋琳衍张华
- 关键词:膀胱肿瘤疗效观察
-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治疗方法较多。20世纪90年代开始,腹腔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取代。本院对199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5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庄其辉朱黄辉黄晓东宋琳衍刘洪辉
-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
-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80例。甲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药物治疗,乙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NIHCPSI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甲组显著低于乙组,甲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乙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症状上,利用盆底肌肉锻炼配合药物治疗能起到显著的效果,简单易行,并能够协调与松弛外括约肌,值得临床推广。
- 黄晓东庒其辉宋琳衍龚红霞
- 关键词:盆底肌肉锻炼药物治疗
- 我国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最新近况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及生产工艺的改进等因素,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94年起已取代肾癌,成为泌尿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50岁以上男性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前列腺癌诊断与治疗最新进展作一概述,以期能对广大的泌尿外科医生有所帮助。
- 宋琳衍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5和6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1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6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CAM 5和6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EACAM 5和6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CEACAM 5和6表达与肿瘤细胞周围炎细胞的反应程度、是否为浸润性、肿瘤最大径、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EACAM 5和6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EACAM 5和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均参与肿瘤的进展,联合检测可能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 宋琳衍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