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歆

作品数:29 被引量:2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血压
  • 17篇高血压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醛固酮...
  • 6篇增多症
  • 6篇醛固酮
  • 6篇醛固酮增多
  • 6篇醛固酮增多症
  • 5篇高血压患者
  • 4篇蛋白尿
  • 4篇血管
  • 4篇血压控制
  • 4篇器官损害
  • 4篇靶器官
  • 4篇靶器官损害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血管疾病
  • 3篇血管疾病
  • 3篇血压管理
  • 3篇中国专家共识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高血压...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省九成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泰达国际心血...

作者

  • 29篇陈歆
  • 10篇胡哲
  • 7篇初少莉
  • 7篇王继光
  • 4篇李明春
  • 3篇陈静
  • 3篇李燕
  • 2篇常桂丽
  • 2篇马长生
  • 2篇刘靖
  • 2篇许建忠
  • 1篇刘彤
  • 1篇林甲宜
  • 1篇樊旺祥
  • 1篇郭远林
  • 1篇孔羽
  • 1篇孙艺红
  • 1篇宋震亚
  • 1篇彭道泉
  • 1篇程翔

传媒

  • 9篇中华高血压杂...
  • 8篇世界临床药物
  • 3篇家庭用药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大医生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高血压管理状况调查
陈歆初少莉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划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与生活质量,以及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健康、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降低(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其血脂水平,且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袁红霞陈歆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复发血脂
中国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前瞻性筛查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之一,原醛在我国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中的患病率超过4%。由此,根据我国2.5亿高血压患者推算,原醛患者可能多达1000万~2000万。因诊断技术、医师认识的不足,在我国心血管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因筛查而诊断为原醛的比例仍较低。因此,在中国高血压控制行动计划的框架下,笔者设计并实施了高血压患者原醛前瞻性筛查登记项目,旨在建设心血管学科对可疑原醛患者进行筛查的技术平台,并组建专业团队、提升医师的专业能力。
陈歆程艾邦许建忠李燕王继光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患者”结合模式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患者结合”(1+1+1结合)模式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专家门诊及全科门诊诊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为全科医师干预,观察组采取“1+1+1结合”模式干预。两组均治疗12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1+1+1结合”模式治疗的患者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达标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得到较好的改善。结论:“1+1+1结合”模式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优势更为明显,达标率更高,安全性较好,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社区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伟芳葛玲玉陈歆蔡颖超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血压控制
非低肾素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后,如何在随访期间评估疗效?
2025年
王梦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新疆高血压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高血压病研究实验室,新疆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处于病情早期或受到药物、年龄、低钾程度、肾功能不全、缺氧、肥胖等因素干扰后内分泌特征常不典型,表现为:虽然血浆醛固酮水平居高不下且不被抑制,但肾素活性不低于指南推荐的切割值,即肾素活性≥1.0μg/(L·h)。然而,考虑到机体长期暴露于高醛固酮血症的危害,基于此类不典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病情,可给予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但疗效评估较困难,目前临床无统一认识。螺内酯试验是给予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320~400 mg螺内酯治疗,观察1~2周.
胡哲陈歆
关键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肾素活性
肾上腺醛固酮和皮质醇共分泌瘤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20年
病例:患者为男性,34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年,低血钾及肾上腺占位半年"入院。1年前患者出现头晕、乏力,且血压呈重度升高,于本院就诊后开始服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收缩压控制在150~160 mm Hg,舒张压控制在110~120 mm Hg[(150~160)/(110~120)mm Hg]。半年前,患者经检查发现低血钾,最低至2.42 mmol/L;超声检查显示其右侧肾上腺占位(71 mm×63 mm)。为进一步诊治,患者至我院高血压专科门诊就诊,门诊拟"高血压、低血钾、肾上腺占位"收治入我院。
胡哲陈歆罗芳秀初少莉王继光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机会性筛查人群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
目的:在机会性筛查人群中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 年中国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对每位受试者进行三次坐位血压测量,每次测量间隔30 秒或以上,记录所有数值,并采集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陈歆胡哲王继光
关键词:血压控制卒中
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被引量:89
2021年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合并疾病,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为规范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组织心脏科和内分泌科领域的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进展及专家经验,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分别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涵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心力衰竭)的诊断、药物治疗及危险因素管理等相关的临床重要内容,旨在加强患者的综合管理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主要包括血压、血脂、抗栓、抗心肌缺血、抗心室重构等。糖尿病的管理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血糖监测治疗及低血糖预防。此外,本共识还针对特殊人群如糖尿病肾病、高龄(>75岁)及心血管危重症等患者给出了具体的临床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孙艺红陈康陈歆谷伟军郭远林李一君刘彤彭道泉母义明马长生
关键词: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压血脂降糖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所需天数和读数被引量:14
2010年
背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连续测量几天时间,每次需要测量几个读数,才能准确评估血压水平。目的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探讨在家中测量血压时需要连续测量的天数和每次测量的读数。方法在上海市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血压未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且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使用经过验证的HEM-7051电子血压计(日本欧姆龙公司),在家中连续测量血压6 d,每天早晚各取5个读数。结果109名高血压患者按照方案完成了研究,其中男性39(35.8%)名,年龄(60.4±5.8)岁。自第1天到第6天,每天早上的家庭自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家庭测压前1天的诊室血压(P<0.01)。分早上与晚上,计算前3 d收缩压/舒张压15个读数的均值、前2 d 10个读数的均值、第1天5个读数的均值与整个测量期6 d 30个读数的均值的相关系数,前3 d大于前2 d(早上,0.97/0.98比0.95/0.96,P=0.06/0.01;晚上,0.98/0.97比0.95/0.95,P<0.01/0.06),显著大于第1天(早上,0.97/0.98比0.85/0.89,均P<0.01;晚上0.98/0.97比0.83/0.87,均P<0.01)。将每个患者6 d测量期间每天早上与晚上的5个血压读数看作独立样本,计算前3个或前2个读数的均值或第1个读数与5个读数均值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测量3次血压的相关系数大于2次(0.99/0.99比0.98/0.97,均P<0.01)和1次(0.99/0.99比0.93/0.92,均P<0.01)。结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要获得可靠的家庭血压,至少需要连续测量3 d,早晚测量,各取3个读数。
盛长生崔艳陈寒萼樊旺祥陈歆黄绮芳李燕王继光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家庭自测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血压有多大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王树芳(柘城县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河南柘城47620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启动因素是气道梗阻,而后出现吸气费力,血氧饱和度下降,高碳酸血症,微觉醒,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活等神经体液调节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与气道梗阻相关,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气道梗阻解除,血压就应该恢复正常.
陈歆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气道梗阻神经体液调节RAA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