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兴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铁路
  • 4篇隧道
  • 3篇岩溶
  • 3篇勘察
  • 2篇断面
  • 2篇岩爆
  • 2篇岩溶塌陷
  • 2篇应力
  • 2篇应力比
  • 2篇塌陷
  • 2篇盆地
  • 2篇浅层
  • 2篇浅层天然气
  • 2篇纵断面
  • 2篇位平面
  • 2篇线位
  • 2篇路基
  • 2篇矿物
  • 2篇矿物成分
  • 2篇高速铁路

机构

  • 19篇中铁二院工程...
  • 3篇山东省地质测...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19篇陈兴海
  • 9篇陈明浩
  • 6篇张广泽
  • 5篇任云
  • 3篇冯涛
  • 3篇宋章
  • 3篇赵晓彦
  • 2篇王科
  • 2篇李传生
  • 2篇丁浩江
  • 2篇徐正宣
  • 2篇李东
  • 2篇王朋
  • 2篇谢毅
  • 2篇王栋
  • 2篇于翠翠
  • 1篇陈旭
  • 1篇常兴旺
  • 1篇杜宇本
  • 1篇苏培东

传媒

  • 3篇四川建筑
  • 3篇高速铁路技术
  • 2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路基工程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四川省土木建...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HP法的鲁中某高铁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被引量:3
2023年
鲁中地区隐伏岩溶广泛分布,多年来岩溶塌陷灾害频发,给区内高速铁路的勘察、施工与运营管理带来了较多困难。本文以泰安东地区某拟建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在对线路穿越段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塌陷发育现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8项岩溶塌陷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运用AHP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易发性高区面积约11.0 km^(2),占比37.6%,易发性中等区面积约9.6 km^(2),占比32.9%,易发性低区面积约7.8 km^(2),占比26.8%,需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的防治工程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铁线路方案的确定及工程处理提供地质依据,也可为同类覆盖型岩溶区高速铁路工程的规划建设与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
于翠翠刘兰玉李传生陈兴海
关键词:岩溶塌陷AHP法
非煤系地层高瓦斯隧道浅层天然气赋存特征及抽排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新码头街站—红莲村南站区间隧道部分段落为高瓦斯隧道。为了研究高瓦斯区段地层中瓦斯气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补给方式以及逸散规律,文章采用分层检测、逸气监测及钻孔抽排等试验方法,分析能否通过通风抽排方式提前降低隧道内瓦斯气体的浓度,以期为高瓦斯区段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中瓦斯主要以气囊形式富集,瓦斯气囊通过断层接受来自下部苏码头气田的补给;通过通风抽排措施降低研究区隧道内瓦斯浓度的方案是可行的,抽排孔的最大影响半径为5 m。
唐鸥玲陈兴海常兴旺苏培东
关键词:高瓦斯隧道瓦斯浓度
山岭隧道大变形危险性评价的功效系数法研究被引量:14
2022年
研究目的:山区铁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构造作用强烈,软弱围岩大变形灾害频发,经常会引起支护结构变形、开裂甚至坍塌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危险性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大变形破坏特征及发生规律,构建完善的大变形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综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基于功效系数法理论及计算规则,构建一种隧道大变形危险性评价模型,将其应用于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大变形危险性评价。研究结论:(1)大变形与围岩洞壁最大主应力、岩石抗压强度、围岩强度应力比、岩石弹性模量、围岩级别、地质构造、地下水密切相关,评价指标总体反映了大变形发生所需的地应力环境、围岩性质和岩性条件;(2)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通过引入距离函数,综合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建立组合赋权规则,解决了单一客观或主观权重的差异性和片面性问题,使得大变形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符合实际、更具科学性;(3)本文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0.9%,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为预防隧道大变形灾害发生、降低施工损失及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陈兴海周航张广泽赵晓彦陈明浩王彦东
关键词:山岭隧道大变形功效系数法组合赋权
一种确定高地应力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
一种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选线成本和节省勘察工期。包括如下步骤:将硬质岩岩爆按变形程度由弱到强划分为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强烈岩爆、极强岩爆共四个等级,以临界岩石强度应力比为主要依据;确定各岩爆等...
谢毅张广泽陈明浩徐正宣王科冯涛王栋宋章周学军张营旭陈兴海
四川盆地某车站路基上拱原因分析及变形趋势预测
2025年
四川盆地红层区高速铁路路基上拱变形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面临的难题。以四川盆地某客运专线铁路车站上拱路基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调绘、地质钻探、地应力测试、室内试验等方法,分析车站路基上拱的原因,并对典型变形段上拱变形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车站路基持续上拱的内因为红层泥岩在低应力作用下的蠕变性,外因为场地内存在的水平构造应力;(2)预测车站典型变形段(K 53+073~K 53+293)持续变形至2041年趋于稳定,最终上拱变形量为41 mm,目前已累计上拱24.8 mm,剩余变形量约为16 mm。研究成果可为车站路基上拱病害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郑维陈明浩陈兴海
关键词:四川盆地无砟轨道
四川红层成分分析及成因解释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红层颗粒粒度,得出四川红层颗粒粒度的含量及粒径分布,总结出四川红层软土在水流作用下易流动的原因。通过矿物成分分析试验,从矿物角度讨论了导致红层岩土体结构破坏的原因,对四川红层的成因进行了解释。
陈兴海
关键词:矿物成分
文献传递
一种深埋长大隧道掘进设备及掘进方法
一种深埋长大隧道掘进设备及掘进方法,以有效提高硬岩隧道工程区的掘进效率,同时有效减少铣挖钻头的磨损、缩短施工周期和节约成本,既能适用于软质岩层开挖,又能适用于软硬岩层或硬质岩层开挖。掘进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履带式汽车的底座...
周航陈兴海冯涛张广泽张营旭任金龙谢荣强沈维任云王良赞
成都轨道交通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2025年
研究目的:成都地区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成分复杂,包括黏土、砂土、卵石等多种类型;下伏基岩为四川盆地红层碎屑岩,岩质较软,易于风化。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孕育了众多岩土工程问题,制约了成都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建设工作。通过多条成都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工程实践,系统分析各类问题的地质特征和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勘察要点与相应防控对策。研究结论:(1)成都轨道交通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属岷江水系,构造形迹主要为龙泉山箱状背斜,地震基本烈度Ⅶ度;(2)成都平原广泛分布深厚第四系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黏性土、卵石与砂层,丘陵及低山区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侏罗系(J)的红色陆相沉积泥岩、砂岩等,泥岩中普遍夹薄层石膏及钙芒硝;(3)研究区岩土体类型多样,成都轨道交通建设面临大粒径高强度漂卵石、透镜体砂层、雅安砾石层、含石膏地层、浅层天然气、红层泥岩、复合地层、水文地质等岩土工程问题,本文详细阐明了各类问题的工程地质特征、勘察要点及防控对策;(4)本研究成果对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市域(郊)铁路第二期规划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陈明浩陈明浩李东李东陈兴海
关键词:岩土工程问题勘察要点防控对策
成渝客专跨越既有铁路危岩落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成渝客运专线响滩子双线大桥上跨既有成渝铁路,不可避免地需要开挖既有路堑边坡,但路堑边坡分布大量危岩落石,工程有安全风险。通过对危岩进行测绘和调查,分析形成条件,判断崩塌类型,进行力学计算,评价危岩的稳定程度。总体上,危岩体均处于稳定状态,但是,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陈明浩陈兴海
关键词:危岩落石结构面地质勘察
济枣高铁济泰段对济南泉群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分析
2021年
济枣高铁济泰段通过济南南部的千佛山、慧佛山,其为济南泉群的重要补给区,铁路建设对济南泉群或多或少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基于研究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等研究,分析评价拟建济枣高铁济泰段对济南泉群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对策。主要结论有:(1)拟建济枣高铁济泰段主要处于济南单斜地质单元,地层岩性以寒武系-奥陶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中强富水性;(2)济南泉群主要以其南部的千佛山、慧佛山降水补给为主,其次为河床渗落、孔隙水补给;(3)拟建铁路推荐线位对济南四大泉群的补给、径流影响较小;比选线位对趵突泉和涌泉泉域影响较小,对白泉泉域无影响;(4)工程防治对策首先应遵循铁路轨面标高处于泉群补给区垂直渗流带的地质选线原则,其次隧道设计施工中坚持以堵为主、疏排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测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指导。
邱晓东宋章陈兴海李传生
关键词:岩溶选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