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革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与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实验组则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对各小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各组效果截然不同,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且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少,各组间统计数据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相对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更具一定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早日恢复。
- 涂道府赵继革刘全新
- 关键词:疗效并发症
- 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分析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15日就诊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予以研究,随机分为A(n=16)、B(n=16)、C(n=18)三组,分别进行抗生素治疗24h、48h、120h;术后患者随访一个月,记录患者术后体温、全身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或脓肿情况、抗生素使用相关性腹泻的情况。结果:在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与患者体温、出现全身、切口等感染的机率无影响,( P>0.05);但是使用时间延长会提高相关性腹泻发生率( P<0.05) 。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的时间,减少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机率。
- 刘真涂道府赵继革刘全新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
-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路径及缝合方法个体化治疗小儿疝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路径及缝合方法治疗小儿疝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便捷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具体情况分为3组,60例行腹腔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6例于腹腔镜下双重结扎内环口(B组),2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并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12(c组),观察对比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操作难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3组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术后1例脐部切12发生线结反应,余均无大出血、肠管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无明显疼痛。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个月-3年,A组复发2例,B组术后2年复发1例,c组无一例复发。A、B两组复发率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应依据患儿年龄、疝环类型与大小、初发复发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主要步骤“疝环高位缝扎”不变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附加术式,以期取得更完美的疗效。对于巨大疝及年长患儿单纯行腹腔镜单重或双重高位结扎疝囊是不够的,镜下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口是有必要的,且操作便捷、安全、有效。
- 张伟耀邓惠玲赵象文赵继革
-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个体化医学
- 膜解剖导向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探讨膜解剖导向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临床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医疗团队2021年2月—2023年10月手术治疗的14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划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2例。观察组接受膜解剖导向腹腔镜直肠癌TME术,对照组接受传统血管导向腹腔镜直肠癌TME术,同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以及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肛门初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膜解剖导向腹腔镜直肠癌TME,术时短,出血少,清扫淋巴结更彻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功能恢复。通过强化膜解剖理念,可以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技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张文超赵继革耿永勇马晓燕张稳祝磊李豫江孙旭凌
- 关键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腹腔镜临床疗效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8月实施的186例LC转开腹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转开腹率3.23%(6/186),术前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选择病例不当4例(66.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2例(33.3%)。结论: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不确切,术者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管解剖不清。
- 陈惠明赵继革黄惠熊翔饶智刘全新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
- 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40例行乳腺高频彩色超声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价高频彩色超声对女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40例患者,共43个病变的高频彩色超声图文报告,记录其超声下特征与超声表现,与实际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高频彩色超声对Ⅰ~Ⅴ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3.75%、84.61%、75.00%、75.00%、66.66%。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特别是Ⅰ、Ⅱ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阳性诊断率高,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手段。
- 刘真赵继革刘全新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色超声
- 腹股沟疝前、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 2013年
- 目的:对成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补片进行前入路手术(Lichtensten)和后入路手术(Kugel),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2组,每组31例,分别进行前入路手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后入路手术(腹膜前间隙修补),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住院期间费用,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异物感、腹股沟疼痛感、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切口血清肿、术后尿潴留、复发率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成年腹股沟疝具有一定优势。
- 赵继革张伟耀刘全新刘真涂道俯安维科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后入路
- 进展期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18例报告
- 2010年
- 刘全新赵继革
- 关键词:联合脏器切除术进展期胃癌手术死亡外科技术肿瘤负荷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相关因素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8月实施的186例LC转开腹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转开腹率3.23%(6/186),术前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选择病例不当4例(66.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2例(33.3%)。结论 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不确切,术者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管解剖不清。
- 陈惠明黄惠赵继革熊翔饶智刘全新
- 关键词:转开腹手术手术适应症中转开腹强迫性
- 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预防吻合口瘘67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胃癌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食管癌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患者五年存活率20%~36%。
- 赵继革刘真
- 关键词: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全身中毒症状颈部食管左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