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芹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女性主体意识的新时代意蕴
- 2025年
- 习近平总书记从妇女的历史地位、伟大作用和人生价值的维度,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女性主体性.新时代女性主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新时代写照,是习近平新时代女性主体性重要论述的具体表达.新时代女性主体意识是新时代女性对于自己在客观世界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主要是由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成就意识等四个方面组成.
- 赵爱芹
- 关键词:女性主体性女性主体意识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办学模式探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混合所有制办学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在明确混合所有制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由学校本位向企业本位转型的现状.同时,阐述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的办学模式内涵,包含办学投入、参与范围、办学收益及风险承担等方面.
- 赵爱芹
-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混合所有制利益共同体
- 消费社会文化消费的现实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文化消费展现出当代意义的消费文化形态,在资本和市场的强力推动下,文化消费一方面表征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也凸显文化的工具理性姿态。文化消费领域的二律背反要求我们分别从心态、观念、制度和实践等层面对其作出正确引导。
- 赵爱芹
- 关键词:消费主义文化消费消费文化
- 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探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类型教育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属性和改革方向,有利于促进各类教育共同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也有利于职业院校提升自身办学质量。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类型和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成就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应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在运行机制顶层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模式变革和考评范式转变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思政课更好地对接职教改革需求,发挥好立德树人的作用。
- 于馥颖赵爱芹冯仰生
-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工匠精神引领高职校园文化类型化建构的逻辑与路径
- 2024年
- 建设类型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类型化高职校园文化是建构高职教育新型价值体系,推动高职教育类型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工匠精神具有政治、教育和树人三重属性,对高职校园文化类型化建构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要在实践中重视提升高职校园文化政治站位,努力找准高职校园文化类型化定位,始终坚守高职校园文化立德树人本位,努力建构与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 于馥颖赵爱芹
-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
- 2022年
- 中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跨越,也是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过程。与此同时,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问题也日渐暴露。对新时代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习近平关于女性主体性重要论述的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坚持以培养新时代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为着力点。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创新、主体资源的优化和客体资源的培育以及教学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优化。
- 赵爱芹
-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性主体意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异化理论视域下的泛娱乐化批判被引量:4
- 2021年
- 近年来,泛娱乐化在文化生活领域愈演愈烈,其本质是一种对主流、正统和权威进行反叛、嘲讽和解构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哲学。无休止和无度娱乐是泛娱乐化的重要表现。泛娱乐化让人愚乐、浅薄和低俗,弱化甚至摧毁人的深度思考能力。泛娱乐化还会让人陷入道德和价值虚无主义,造成意义世界的混乱与沦丧。这些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的生存异化,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具体可以解读为资本异化、技术异化和精神异化。克服这些异化问题,需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和制度规约;加强对“碎片化”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引导;需要提升受众文化消费主体性。
- 于馥颖赵爱芹
- 关键词:泛娱乐化异化消费主义
- “五微一体”模式赋能社区微治理的路径研究
- 2024年
- 社区微治理是社区治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它以微诉求为导向、以微组织为抓手、以微项目为依托,通过精细化的治理手段扫除治理盲区,解决居民全方位、多元化的需求,在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上具有重要价值。但新形势下社区微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治理主体角色模糊、治理策略趋于同质、治理资源配置失衡、治理体系尚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可通过构建“铺设微网格、搭建微平台、聚焦微诉求、做好微服务、优化微构架”的“五微一体”模式赋能社区治理,从而塑造内生型社区微治理模式,依靠自下而上的治理力量,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 周伶赵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