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平
- 作品数:52 被引量:293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建构与认同:电视广告的女性身份解读被引量:8
- 2007年
- 广告按男性话语将女性作为客体与对象去再现和塑造,利用熟悉策略和心理动因建构具有楷模意义的贤妻良母、美女与强女人等三种女性身份和角色,为女性提供自我形塑的参照指标,使女性受众作为认知主体对广告建构的身份产生认同。
- 贺建平余志平
- 关键词:女性身份
- 从理论到实践:协商民主理论与公共新闻学被引量:8
- 2006年
- 协商民主与公共新闻学是在西方政治学与新闻学领域兴起的对西方社会民主缺失的反思,二者皆强调公民作为主体参与政治的民主实质。大众传媒应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并对事关公共利益的问题作有意义的议题设置,引导公众思考和作出决策,提供公共论坛,呈现各种不同观点,积极地推动公共讨论和论辩,以推进民主发展。
- 贺建平余志平
- 关键词:协商民主公共新闻学
- 他知与自知:多元无知理论视角下的老年人媒介形象被引量:7
- 2022年
- 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将老年群体置于国家、社会和媒体重点关注中,老年人的媒介形象影响着社会公众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本研究基于多元无知理论视角探讨老年群体的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都对老年人形象呈积极正面的认知;但老年人高估了中青年人对老年人的负面态度,低估了中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正面态度,老年人感知的态度与中青年人的实际态度存在程度上的认知差异;媒介说服推论和敌意媒介效果解释了这种认知偏差。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老年群体对他人认知的准确判断,更好地认识自我,通过自知建立自信与自尊。
- 贺建平赵珊
- 关键词:老年人媒介形象自知
- 新闻文本的建构与解读——评费斯克的新闻观被引量:4
- 2004年
- 传播学者费斯克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化方式阐释新闻,认为"新闻是历史的拼贴",是建构意义的知识权力。新闻文本与受众是一种互动关系,新闻文本的意义通过新闻制作者与受众达成协商来推理建构,而受众结构的异质性决定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新闻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还是一场新闻意义建构者与受众理解的抗争。
- 贺建平
- 关键词:新闻文本受众费斯克
- 受难与国耻建构:'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话语策略
- 本文以集体记忆为理论视角,通过对《重庆日报》等纪念性报道的话语分析,探析对'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研究发现:首先,'受难者'作为主导性话语叙事,新闻采用遮蔽抵抗而凸显罪行、受害人口述见证等话语策略,与战争赔偿诉...
- 贺建平王永芬马灵燕
- 关键词:创伤性事件集体记忆话语策略战争赔偿
- 文献传递
- 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及其市民角色意识:重庆例证被引量:7
- 2011年
- 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不仅是其居住地域的变迁和户籍的改变,而且蕴含着一种向市民角色转型的内涵。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将谈话作为研究主题,研究发现农转非居民市民角色意识开始显露,在农转非居民的生活空间中存在旧乡村话语和新社区文化下的话语变体。话语变化程度反映农转非居民市民化的程度,这一视角有助于了解农转非居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真实状态。
- 贺建平胡其涛许琳
- 关键词:话语市民化农转非
- 重庆形象的域外市民评价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本调查旨在获知域外公众对重庆形象的真实看法和评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发达城市,对其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及分析显示,域外公众对重庆的城市形象总体上持较为正面的评价。
- 贺建平赵晓燕何露露陆莉杨密
- 关键词:城市形象
- 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回顾与前瞻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检视传播学界对传播学本科教育以及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并从传播学视角分析课堂教学模式。
- 贺建平徐涛韩振
- 关键词:传播学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 媒体叙事策略与城市形象的建构——基于《重庆晚报》的媒体叙事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现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形象建构的核心和终极目标,不在于城市的景观及建筑,而是城市精神的建构。城市精神是“人依附于城市形象之上的一种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人对于城市的情感归属与文化认同,那种使市民足以引为骄傲的城市形象实际上是在为市民个体提供着一种共享性质的生存体验”。
- 贺艳贺建平
- 关键词:城市形象《重庆晚报》叙事研究叙事策略媒体现代传媒
- 推送新闻、社会责任与移动新媒体的关联度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以腾讯新闻客户端通过QQ推送的新闻为研究样本,以内容分析法观测其报道主题、信源、报道品质等要素,检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况。分析发现腾讯推送新闻的主题存在偏向,以推送娱乐为主,且集中于猎奇、耸人听闻以吸引用户;根据信息生产、文化教育、监测环境、提供娱乐的评价指标看,其履行社会责任存在问题;作为新媒体企业,从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上,腾讯理应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
- 贺建平黄晓晓陈植炜
- 关键词:移动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