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媒体
  • 3篇新闻
  • 2篇地震报道
  • 2篇人民
  • 2篇时报
  • 2篇纽约时报
  • 2篇女性
  • 2篇国外媒体
  • 2篇《纽约时报》
  • 2篇《纽约时报》...
  • 1篇地化
  • 1篇地震
  • 1篇信息公开
  • 1篇信息公开条例
  • 1篇形象宣传片
  • 1篇宣传片
  • 1篇央视
  • 1篇央视新闻
  • 1篇伊人
  • 1篇疫情

机构

  • 15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15篇刘娟
  • 5篇贺建平
  • 2篇吕夺印
  • 2篇常烨
  • 1篇刘于思
  • 1篇卜巧莹
  • 1篇王永芬
  • 1篇何露露

传媒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新闻界
  • 2篇中国出版
  • 2篇重庆广播电视...
  • 1篇财务与会计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传媒观察
  • 1篇科普研究
  • 1篇科技传播
  • 1篇大学(教学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具有可视化、易操作、传播性强特征的海报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疫情的重要媒介。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三大主流媒体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海报作为样本,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对海报标题、海报形式、海报内容、报道倾向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三家机构的新冠肺炎疫情海报以写意性标题为主,围绕疫情设置公共议题;海报表现形式以摄影为主,采用近距离景别取景;海报内容以人物形象为主,突出战疫医护人员;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重视宣传鼓舞士气。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在议程设置上尚待完善之处,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刘娟宋亭亭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主流媒体
《天天630》:以民生新闻方式打开美食栏目被引量:1
2017年
应对开播10年的收视疲劳,重庆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在其王牌新闻节目《天天630》中增设了时长6分钟的板块栏目《美食非常道》。栏目组秉承"走转改"的指导思想,走街串巷发现寻常生活中的美食,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新媒体进行传播。实现了"以民生新闻的方式打开美食栏目"的目标,丰富了现有美食类节目的样态,也为其他民生新闻节目的破题提供了借鉴。
刘娟
二级考试法:北美高校课程考核方案在地化实验探索
2023年
考试制度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内高校存在课程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的成绩评定标准和评价方法,不符合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等问题。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法,在西南某部市共建高校课程期中考试中,将北美广泛采用的“二级考试法”结合中国国情实施在地化探索。通过描述性分析、配对t检验及线性模型方程等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合学生反馈,研究发现二级考试法适用于中国国情,有助于优化课程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刘娟鲁玮峰黎天扬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国外媒体对华报道的影响——以《纽约时报》网站“5·12地震”报道的框架分析为例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选取有"历史档案馆"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系列报道为样本,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考察"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外媒如何获取"5·12汶川地震"信息并影响其新闻报道。
刘娟
群体传播与赋权、公共意识:农转非社区锣鼓队例证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研究群体传播与人的发展的关联,以重庆四个农转非社区为样本,以农转非居民组成的锣鼓腰鼓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访谈发现,群体传播对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社区锣鼓队成为农转非居民新的归属群体和互信团体,活动技艺的习得、平等互动的沟通氛围和传播特性有助于农转非居民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群体活动的公共性原则和协同精神对于公共意识的建立有明显效果。
贺建平刘娟王永芬
关键词:赋权公共意识
科学传播主体与公众对话——中国科学家数字媒介素养调查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数字媒介素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科学家日常使用的首选媒介,科学家媒介使用工具性强,对网络信息甄别能力自信,具备主动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但高频使用并未形成高信任度,本次调查中科学家对网络媒体的信任度低于传统媒体。在传播对象上,重视同行、忽略民众。在有限的科学传播行为中,中国科学家更愿意选择传统媒体。文章对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刘娟
关键词:媒介素养中国科学家
检视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编码与解码被引量:3
2013年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的友善,建立和谐的世界,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制作国家形象宣传片。其中的《人物篇》从2011年1月17日到2月14日,在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放,同时在CNN、BBC等播放。
刘娟贺建平
关键词:国家形象形象宣传片解码中国人民
浅议财务共享模式下应付账款管理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1
2017年
应付账款服务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性服务,其管理体系的正确构建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营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初期应付账款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而提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应付账款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最后介绍了共享模式下理想的应付账款管理体系,以期规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付账款业务,实现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一系列优势效应。
刘娟密斯雨
关键词:共享服务应付账款ERP
数字语境下国外媒体对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研究——以《纽约时报》网站“5·12地震”报道的框架分析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中国的日益国际化,信息公开、政治民主成为国际社会观察甚至诟病中国政府的重要议题。本文选取具有"历史档案馆"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系列报道为样本,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考察外媒如何运用新媒介手段获取"5·12汶川地震"信息进行新闻报道。
刘娟
关键词:汶川地震纽约时报
试论消费文化下的泛女性气质——以《瑞丽·伊人》与《时尚·先生》叙述的两性角色为例
2012年
一、消费语境下的时尚杂志人物形象媒介呈现的性别形象是文化研究的经典课题,而市场细分的时尚杂志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时尚杂志在中国蓬勃发展始于1987年[1]。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各类时尚杂志总数已达800余种,其中更以日韩文化为代表的"瑞丽"系列与以欧美风为代表的"时尚"系列为翘楚。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10年来,对外合作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更影响着文化发展与社会行为模式。
刘娟刘于思
关键词:消费文化女性气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