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君

作品数:50 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成像
  • 21篇磁共振
  • 16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医学影像
  • 10篇肿瘤
  • 8篇医学影像学
  • 7篇加权成像
  • 7篇教学
  • 6篇细胞
  • 5篇细胞瘤
  • 5篇弥散
  • 5篇MRI
  • 4篇腮腺
  • 4篇淋巴
  • 4篇弥散加权
  • 4篇弥散加权成像
  • 4篇颈部
  • 4篇胶质
  • 4篇MRI诊断
  • 4篇表观

机构

  • 41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学院
  • 2篇大连市妇女儿...
  • 1篇东北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丹东市中心医...

作者

  • 44篇王丽君
  • 13篇刘爱连
  • 8篇苗延巍
  • 7篇张维升
  • 7篇张丽娜
  • 5篇宋清伟
  • 5篇郎志谨
  • 5篇康建蕴
  • 4篇郑邵微
  • 3篇伍建林
  • 3篇徐克
  • 3篇范国光
  • 3篇魏强
  • 2篇孙美玉
  • 2篇张竞文
  • 2篇倪鸣飞
  • 2篇殷路
  • 2篇董越
  • 2篇郭启勇
  • 2篇李春风

传媒

  • 10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磁共振成像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2
  • 1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继发性癫痫患者脑内病变的SWI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癫痫病脑内病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继发性癫痫病患者31例,常规磁共振扫描未见明确异常,而SWI扫描发现脑内阳性病变。使用GE signa 1.5T HDxt扫描机,常规磁共振扫描包括:矢状面T1、轴位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2及T2FLAIR,斜冠位T2、T2FLAIR序列。在常规磁共振扫描基础上加扫SWI,经GE ADW4.4工作站高通(high pass)滤波后得到幅度图和相位图,再进行最小密度投影(Min IP),投影厚度为6~10 mm。结果 31例患者中SWI发现:多发海绵状血管瘤7例,静脉畸形5例,脑微出血13例,脑出血后脑软化灶3例,脑血管淀粉样变3例。结论 MRI是癫痫诊断与病情评估的重要工具,但在脑微小病变中缺乏敏感性;因此在常规磁共振扫描基础上,加扫SWI有助于继发性癫痫患者脑内微观病变的检出。
宁殿秀苗延巍郎志谨唐乐梅孙美玉王丽君魏强张军宋凡刘书峰
关键词:癫痫病磁敏感加权成像
小儿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四脑室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采用GE Signa 1.5T MR扫描仪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图像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18例中髓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神经鞘瘤1例。肿瘤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髓母细胞瘤都来源于小脑蚓部,6例合并小囊变,1例合并少量出血,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5例来源于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2例来源于脑干,有大囊变,呈半环形、环形强化,有强化壁结节;分化差者形状不规则,呈不规则厚壁强化,壁结节多。室管膜瘤2例来源于第四脑室,囊变较小;1例来源于小脑蚓部,有大囊变;信号混杂不均,注射Gd-DTPA后呈中等强化。神经鞘瘤来源于第四脑室,呈分叶状,下部有囊变,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MR对小儿四脑室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王丽君宋清伟魏强徐斌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影像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1年
结合新医改政策对医学影像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利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医学影像诊断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走向新的台阶。
张丽娜王丽君刘爱连张维升殷路刘铁利康建蕴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医学教育
头颈部Kimura病的CT和MR表现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头颈部Kimura病的CT和MR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Kimura病患者20例,分析其累及部位、边界、大小、数量、CT密度、MR信号特征。结果 20例患者中,19例为多发病变,累及腮腺11例,累及颌下区6例,颊部2例、硬腭1例,上臂2例,腋窝1例,1例单独累及下颈部淋巴结,8例伴有耳前耳后皮下结节,1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8例腮腺区淋巴结肿大。肿物最大径平均(3.09±1.08)cm,19例边界不清,1例边界清楚。CT平扫等密度16例,略低密度4例,均未发现钙化。CT增强扫描均匀强化16例,其中轻度强化4例,中等强化10例,明显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MR扫描2例均表现为均匀信号,明显强化。结论 Kimura病CT和MR多表现为累及腮腺及皮下的多发病灶,伴多发颈部淋巴结增大且密度均匀,有助于诊断Kimura病。
李春风纪元王丽君王海涛刘爱连
关键词:木村病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眶内视神经鞘非典型脑膜瘤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PJ-KS-KY-2022-89。患者女,3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球突出伴视力渐进性下降2年,近半年眼球突出加重,视力下降明显。专科检查:右眼无光感,右眼球突出眼眶约2.5 cm,眼睑闭合不全,结膜充血水肿,暴露性角膜炎,晶状体混浊。
宋晓涵王丽君于伟凡
关键词:视神经鞘脑膜瘤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MR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图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行MRI、DWI,分析其不同时间影像特点并计算ADC、相对ADC(relative ADC,rADC)和相对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结果:(1)发病7d内的平均SIR、DWI明显高于T2WI(P<0.001-0.005);(2)7d内梗死灶rADC值显著低于正常(P<0.05-0.001);(3)DWI病灶全部为高信号,以病后13-24h最高。ADC图随病程增加信号逐渐增加,与DWI显示病灶信号相背离;(4)DWI结合ADC图对急性梗死灶或责任病灶总体检出率及对阵旧灶或白质高信号基础上发生新梗死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T2WI,二者有显著差异(Χ^2=38.95,P<0.005)。结论:DWI结合ADC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上优于T2WI。
郭阳王丽君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ADC图急性脑梗死磁共振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鼻腔球周皮细胞瘤一例
2020年
球周皮细胞瘤(Glomangiopericytoma,GPC)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来源于鼻腔或鼻窦。既往称为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占鼻腔鼻窦肿瘤不到0.5%[1]。我科2019年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5岁,2019年8月26日因"间断性鼻塞伴头痛9个月"以"左鼻腔肿物"收治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8年,目前规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入院常规血压检测为142/85 mmHg(1 mmHg=0.133 kPa);窦性心动缓10余年;冠心病3年,已停用阿司匹林4个月。
鄢开胜康子威王丽君徐尔东吕梅刘妍
关键词:鼻腔鼻腔肿瘤病例报道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诊断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10例进行了传统MRI平扫、增强及DWI扫描。11例仅进行了常规MRI扫描。[结果]21例患者单发肿瘤15例(71.40%),多发肿瘤6例(28.6%),共31个病灶,27个病灶位于大脑(87.1%),3个位于小脑(9.7%),1个位于下丘脑(3.2%)。病灶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近。所有病灶都有占位效应,水肿程度不一。所有病灶都呈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7个病灶(22.6%)中心见裂隙状低信号影,周围呈环带状明显强化区。10例共13个病灶进行了DWI扫描,所有病灶在DWI图像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结论]脑内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传统MRI及DW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明确诊断。
王丽君王克礼刘铁利伍建林郎志谨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瘤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60例脑胶质瘤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1H-MRS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和与含少枝胶质细胞的胶质瘤的^1H-MRS鉴别诊断,以及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内不同强化成分的^1H-MRS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组50例和少枝胶质细胞瘤或少枝星形细胞瘤组10例行二维多体素^1H-MRS扫描,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进行半定量分析,记录Cho/ Cr、Cho/NAA最高值和NAA/Cr最低值。同时对强化不均匀高级别胶质瘤的显著强化和轻度强化区测定胆碱/正常区胆碱(Cho/nCho)、肌酸/正常区肌酸(Cr/nCr)和氮-乙酰天门冬氨酸/正常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NAA)。统计学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和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胶质瘤都表现为Cho峰升高和NAA的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星形细胞瘤组Cho/Cr、Cho/NAA、NAA/Cr的组间差异显著(P〈0.001),但Ⅲ、Ⅳ级星形细胞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少枝胶质细胞瘤组比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组Cho/Cr和Cho/NAA更高(P〈0.05),而NAA/C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实质轻度或无强化区的Cho/nCho、Cr/nCr和NAA/nNAA高于显著强化区(P〈0.05)。结论^1H-MRS能有效判定星形细胞瘤级别,区分星形细胞瘤与含少枝细胞的胶质瘤。对高级别胶质瘤中轻度强化或无强化肿瘤实质的组织学检查可能为判断肿瘤级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王丽君徐克郎志谨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
能谱CT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被引量:38
2012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能谱CT增强扫描,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15个,乳头状癌结节13个。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对不同期相的70keV图像、碘基图像、水基图像、QC(Quality Check)图像进行评分,记录甲状腺结节乳头状结构的边界、形态、位置,测量40~140keV(以10keV为间隔)各能量水平CT值,计算乳头状结构的能谱曲线斜率,测量碘-水图与水-碘图上乳头状结构的碘、水浓度值。结果①增强扫描图像质量评分中,碘基图像>70keV图像>QC图像>水基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内乳头状结构均位于瘤体边像,多形态规则;乳头状癌结节内乳头结构多位于结节中心,且形态不规则并可见棘状突起;③平扫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内乳头状结构碘含量显著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0.001),两者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④平扫示结节性甲状腺肿GSI曲线斜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甲状腺增强扫描碘基图像有助于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细节,尤其是结节内乳头状结构;能谱CT平扫定量测量甲状腺结节内乳头状结构可能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倪鸣飞王丽君董越苗延巍张竞文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