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慎宁
- 作品数:69 被引量:1,16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产出缺口的实证解释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往研究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对中国经济解释力不强,本文则通过构建总供给函数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1985~2007年二十三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度数据,对引入产出缺口的总供给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产出缺口说",即中国经济中较大的产出缺口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当年通货膨胀率,上一年通货膨胀率主要通过增大上一年的产出缺口来影响本年经济增长率。
- 渠慎宁江贤武
- 关键词:总供给曲线产出缺口通货膨胀
- 逆全球化下中美经济脱钩风险的领域与应对策略被引量:22
- 2021年
- 中美经贸摩擦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随着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贸易向产业、科技和金融等领域蔓延,两国经济脱钩风险开始显现。在产业领域,供应链转移难度与产业的产品复杂度密切相关,中国专利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受中美经贸摩擦冲击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刺激高产品复杂度行业向境外转移。在科技领域,尽管中美技术脱钩在市场层面存在一定的阻力,但美国政府强推科技脱钩致使中美科技合作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现阶段,金融领域的脱钩风险总体可控,而新冠肺炎疫情却使中美在货币合作方面出现了脱钩迹象,需早预警严防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全面客观把握全球化的演进规律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应对中美两国脱钩风险带来的重大挑战,以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渠慎宁杨丹辉
-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 针对目前国内关于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们主要依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对进行预估的现状,本文利用STIRPAT模型对未来中国碳排放峰值进行相关预测。首先,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展示目前...
- 渠慎宁郭朝先
- 关键词:STIRPAT模型碳排放
- 文献传递
- 中国利用外资区位条件的变化:基于中美制造业成本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随着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加之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表现为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点之后(1995年这一比值高达15.65%)。进入21世纪后持续快速回落。2010年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2.84%,
- 杨丹辉渠慎宁李鹏飞
- 关键词: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区位制造业
- 未来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被引量:5
- 2022年
- 未来产业是指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等显著特征。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等蓬勃兴起。全球应对疫情、复苏经济的紧迫需求,又促使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汇集。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加大创新投入,抢抓发展先机。
- 渠慎宁
-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业态高成长性
-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价格粘性、定价模式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43
- 2012年
-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特征事实,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粘性现象。与食品、工业消费品相比,服务的价格粘性程度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定价模式检验指出,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与状态相关,其中,食品、工业消费品价格与状态相关,而服务价格与时间相关。这表明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的标准,但各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食品、工业消费品市场化程度较高,而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业较低的市场化程度意味着其存在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通过寻找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波动的"非敏感区间",同时验证CPI分解的稳健性,可发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益于行业的稳定性。最后,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关于居民消费价格与状态相关的理论假说,SDP框架下的定价模式比TDP更符合中国实际。
- 渠慎宁吴利学夏杰长
- 关键词:价格粘性市场化
- 装备制造业弯道超车的三大对策
- 2025年
- 面对当下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风口,我国装备业要实现弯道超车,可从加大相关领域研发投入、加快产业智能改造、加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这三个方面重点施策。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之一,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具体表现为: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以来增加值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成为工业增长核心驱动力;行业技术含量快速提升,与国外技术差距大幅缩小,实现进口设备国产化替代并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积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全球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 渠慎宁
- 关键词:弯道超车装备制造业
- 未来网络产业:技术演进、大国竞争与发展路径
- 2025年
- 深入理解未来网络产业的技术演进和市场空间,把握当前大国未来网络产业的竞争格局,谋划设计我国未来网络产业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网络通信产业的技术演进在过去几十年内,全球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不仅大大改善了用户通信体验,而且快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 渠慎宁
- 关键词:技术演进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代背景、主要特征、支撑载体与实现路径被引量:24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价值链出现重大调整、新发展阶段需要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下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创新、效率、开放、赛道和绿色五个方面。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载体在于产业,其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新兴产业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已成为各国重点布局领域,而未来产业中的元宇宙、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则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应当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实施重点技术攻坚工程,积极布局海外供应链网络,打造绿色低碳经济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渠慎宁
- 关键词:新兴产业
- 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矿产资源供需预测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维护国家资源安全面临极大挑战。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工业化中后期中国非能源大宗矿产供需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中国资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通过预测铁矿石、铜矿、锡矿三种矿产资源在2016—2020年的供需缺口,可发现中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在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应针对不同矿产资源品种的不同趋势,有针对性地就矿产资源安全进行防范。
- 渠慎宁
- 关键词: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