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文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7~8月收治的2例感染性腹壁缺损患者,应用SIS生物补片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关闭腹壁缺损大小分别为20cm×18cm,6cm×4cm。手术时间分别为110min、60min。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其他手术并发症。2例切口愈合良好,无疝瘘发生,缺损得到完整修复,分别于术后16d、14d出院。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SIS生物补片治疗感染性腹壁缺损安全可靠,可有效关闭腹壁缺损,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张伟国安伟德邓中慧徐雪东陈更王嘉李玉文
- 关键词:可吸收性植入物腹壁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RR)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影响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模型。方法2021年2月~2024年4月行LRR病人155例,依据术后进食-恶心-呕吐-体格检查-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评估结果分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组和非POGD组。收集病人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RR病人发生POGD的影响因素,构建LRR病人POGD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H-L检验该模型的校准能力。结果LRR病人155例,剔除术中中转开腹2例、资料不全1例,共纳入152例。152例LRR病人POGD发生率为33.55%(51/1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2.687,95%CI=1.422~5.078,P=0.003),吸烟史(OR=2.564,95%CI=1.395~4.713,P=0.004),术前白蛋白(Alb)水平(OR=0.851,95%CI=0.781~0.927,P<0.001),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OR=0.382,95%CI=0.214~0.682,P=0.001),腹部辅助性切口位置(OR=2.992,95%CI=1.278~7.006,P=0.007),肠系膜下动脉结扎位置(OR=3.784,95%CI=1.624~8.815,P=0.001)是LRR病人发生POGD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应用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LRR病人发生POG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预测效能良好。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校准能力。结论年龄、吸烟史、术前Alb水平、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腹部辅助性切口位置、肠系膜下动脉结扎位置均可影响LRR病人POGD的发生,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与校准能力,临床可据此予以针对性防治以降低POGD发生风险。
- 李翔周林秋李臖佘晶江许剑段建春李玉文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影响因素
- 网塞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 :探索网塞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随机抽样调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68例患者采用网塞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6...
- 李翔李玉文王嘉徐雪东邓中慧安伟德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网塞术后并发症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开放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对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60周岁以上腹壁切口疝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组24例,腹腔镜组28例.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血清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4) ml]、住院时间[(8±3)d]、术后疼痛7例(25.01%),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3个月至2年,开放组复发3例,腹腔镜组未见复发.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王嘉安伟德李玉文徐雪东张伟国
-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老年患者
- 两种切除术对胃癌病人术后康复及外周血细胞表面PD-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TLTG)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对胃癌病人术后康复、外周血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拟行全胃切除术的病人108例,随机分为TLTG组和LATG组,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康复,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同分化病人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PD-L1。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食管空肠吻合、总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CD8+、细胞表面PD-1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LATG组比较,TLTG组切口长度、镇痛时间、排气时间、进流(软)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的、高、中低分化细胞表面PD-L1表达,并发症减少,T淋巴细胞亚群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ATG比较比,TLTG治疗胃癌疼痛小、康复快,T淋巴细胞亚群及PD-L1表达低,应激反应或免疫抑制轻。
- 李翔齐涵李玉文王刚陆峰邱磊杨修伟苗永昌
- 人工合成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经我院诊治的3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肌筋膜前置补片修补法(Onlay),22例行腹膜前置补片修补法(Sublay),2例肌间置补片修补法(Inlay)。结果34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54个月,Onlay组复发2例,Sublay组复发1例,Inlay组复发1例。结论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复发率低,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理想方法。
- 王嘉安伟德邓中慧朴京华李玉文张伟国胡松伯姜超
- 关键词:再手术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