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ard Modified Kugel Hernia Patch(内存记忆弹力环改良Kugel补片)行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102例,以手术时间、术后患者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作比较。结果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55 min。术后2~6 h患者即可起床活动和进食,切口疼痛和不适轻,无明显异物感,活动时腹股沟区无牵拉感,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5 d。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应用经腹股沟管前入路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的技术,针对耻骨肌孔进行修补,利于解决耻骨肌孔结构薄弱及缺损这一腹股沟疝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具有手术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腹股沟疝患者多种疝并存及容易复发的病理生理特点,是目前腹股沟疝治疗中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李惠鹏安伟德张伟国
- 关键词:外科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 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优势研究
- 2017年
-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炭在中央区淋巴结廓清和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将5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炭组与对照组两组,纳米炭组术中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混悬液,5分钟~10分钟后实施手术。统计分析清扫淋巴结计数、转移淋巴结、发现甲状旁腺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后低钙血症比率。结果显示纳米炭组廓清淋巴结平均数量(9.76±5.82)枚,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损切率为3.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10.3%)低于对照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纳米炭作为淋巴示踪剂,有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
- 张岩韩俊张伟国郭福超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旁腺纳米炭中央区淋巴结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老年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比较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5月间共收治的32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局麻组(160例)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16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患者总费用(3628元),平均住院时间(2.6 d),术后恢复活动时间(2.2 h),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方式,值得推广。
- 张伟国安伟德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 日间手术模式下合理开展老年腹股沟疝TAPP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评价日间手术模式下老年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诊治中心收治的16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方式及年龄不同分成3组:日间手术老年组、日间手术青中年组及普通住院手术老年组。分别比较日间手术老年组与普通住院手术老年组、日间手术老年组与日间手术青中年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日间手术老年组与普通住院手术老年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老年组与日间手术青中年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老年组与普通住院手术老年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横断疝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老年组与日间手术青中年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横断疝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普通住院手术老年组,日间手术老年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尿潴留、异物感、术后慢性疼痛等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日间手术青中年组,日间手术老年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增加(P<0.05),术后24 h疼痛评分、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尿潴留、异物感、住院费用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合理开展老年腹股沟疝TAPP安全可行,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为社区医疗及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胡小忍安伟德徐雪东张伟国王嘉陈瑶王景超向甫
- 关键词:日间手术疝修补术
- 正中小切口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附9例报告)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正中小切口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为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正中小切口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中升结肠癌6例,盲肠癌2例,肝曲结肠癌1例。结果:7例经完全正中小切口完成手术,2例因肥胖于预定引流处置入腹腔镜,通过手助腹腔镜完成升结肠剥离。6例行D3廓清,3例D2廓清。手术时间平均(132.0±39.0) min,切口长度平均(5.6±0.8) cm。结论:采用正中小切口行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不仅可达到开腹根治手术的要求,而且具有操作安全、简捷、微创、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对于有手术盲区的病例,可于预定行引流处置入腹腔镜施术。
- 刘焕然胡祥刘革梁品张健张弛郑永健张伟国
- 关键词:结肠肿瘤正中小切口腹腔镜检查
- 应用三维立体补片行免固定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应用三维立体补片行免固定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经验、技巧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应用三维立体补片行免固定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47例(56侧)患者。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单侧疝手术时间28~85min,双侧疝手术时间38~98min,术后3周96%患者恢复正常活动,57%恢复运动。发生阴囊血清肿3例,轻度疼痛1例,肠梗阻1例。随访6~28个月,复发1例。结论应用三维立体补片行免固定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行,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存在补片移位的风险。
- 张伟国安伟德邓中慧
-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疝修补术
- 肠系膜上静脉14v组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清扫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并分析其转移情况,探讨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12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清扫14v组淋巴结的患者资料。结果胃下部癌患者检出176枚14v组淋巴结,29枚发生转移;TNM分期Ⅳ期5例、ⅢC期7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50.0%、33.3%;BorrmannⅣ型4例、Ⅲ型11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80.0%、30.6%,高于Ⅰ、Ⅱ型病例(P<0.05)。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例中15例侵透浆膜(83.3%),侵犯周围器官。14v组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7.7%。结论肿瘤位置、分期、Borrmann分型、侵犯周围组织与第l4v组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关系;分期较晚患者行14v组淋巴结清扫难以获得较满意的预后。
- 张伟国安伟德陈更胡祥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
- 完全3D腹腔镜以血管为导向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完全3D腹腔镜下采用以血管为导向的中间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施行的38例完全3D腹腔镜下以血管为导向的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由中间入路解剖出肠系膜上静脉各属支,根部结扎离断,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分离右侧Toldt间隙及横结肠后间隙,切开胰颈部横结肠系膜前叶,离断横结肠,再由上向下、由内到外完整切除右半结肠系膜,最后采用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行回结肠侧侧吻合。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完全3D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完整切除右半结肠系膜,根部结扎血管,彻底清扫淋巴结,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40.7±11.4)min,术中出血量19(13.75,30)mL。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包括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3例,取标本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0±3.1)个月,无吻合口狭窄,2例复发,其中1例出现腹膜转移。结论:完全腹腔镜下采用以血管为导向的中间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 胡小忍向甫徐雪东张伟国王嘉陈瑶王景超安伟德
- 关键词:结肠肿瘤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中间入路
- 局麻在老年无张力腹股沟疝患者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比较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手术时间、平均费用等,探讨进一步提高腹股沟疝治疗疗效和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2月间进行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共220例患者,分为局麻组(110例)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110例)。结果局麻组在患者费用(3628元),平均住院时间(2.6 d),术后恢复活动时间(2.2 h),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没有明显区别。结论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方式,值得推广。
- 张伟国安伟德邓中慧姜超王嘉朴京华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硬膜外麻醉
- 腹腔镜下应用防粘连补片治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会阴疝1例报告被引量:9
- 2021年
- 老年男性患者,以“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6年,骶尾部可复性包块9月余”为主诉入院,站立时会阴部肿块突出,且伴有坠胀感,平卧可消失,无腹痛、便秘及排尿困难等。查体:会阴部切口瘢痕愈合,站立时可见会阴部一肿块,大小约7 cm×9 cm,呈半球状,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边界清;平卧后肿块可还纳,皮下可触及直径约8 cm缺损区域,腹部CT示盆底可见腹腔内容物及肠管影外凸(图1)。
- 郑永健安伟德向甫陈更张伟国
- 关键词:腹部CT瘢痕愈合骶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