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琴

作品数:100 被引量:990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1篇镇痛
  • 40篇硬膜
  • 40篇硬膜外
  • 39篇分娩
  • 30篇分娩镇痛
  • 16篇麻醉
  • 14篇剖宫产
  • 13篇硬膜外分娩
  • 13篇硬膜外分娩镇...
  • 12篇术后
  • 12篇芬太尼
  • 11篇布托
  • 11篇布托啡诺
  • 11篇产妇
  • 9篇硬膜外镇痛
  • 9篇静脉
  • 8篇疼痛
  • 8篇程控
  • 7篇舒芬太尼
  • 7篇子宫

机构

  • 61篇南京医科大学
  • 32篇南京市妇幼保...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98篇徐世琴
  • 76篇沈晓凤
  • 39篇冯善武
  • 11篇袁红梅
  • 11篇李彩娟
  • 11篇王朝辉
  • 11篇赵青松
  • 10篇刘昱升
  • 9篇汪福洲
  • 8篇毛毛
  • 8篇夏凡
  • 7篇王娴
  • 7篇雷黎明
  • 7篇钱锐锋
  • 6篇王伟
  • 6篇王娴
  • 6篇张瑶
  • 5篇沈洁
  • 5篇袁红梅
  • 5篇张盼盼

传媒

  • 30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国药房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妇产与遗传(...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第九次临...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9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被引量:21
2016年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的非巴比妥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单独使用用量较大,常会引起患者呼吸抑制,并且镇痛效果不全,术后也会产生子宫收缩痛,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镇痛药物复合使用以满足术中及术后镇痛的需要。丙泊酚和其他麻醉药物如芬太尼等混合使用虽然镇痛效果良好,但是均会产生对循环与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因而在临床上不能广泛应用。
夏凡沈晓凤张瑶徐世琴
关键词:人工流产手术地佐辛子宫收缩痛短效静脉麻醉药体动反应
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22年
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可达中到重度,术后疼痛管理不到位可能对母儿造成多种短期和/或长期的不良后果,目前提倡采用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管理方案,围绕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多方面,以保证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减轻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旨在加速产妇的康复,提高产妇总体满意度。本文对剖宫产术后疼痛评估及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颜齐齐徐世琴
关键词:剖宫产多模式镇痛加速康复外科
分娩镇痛模式开发、技术优化与应用
沈晓凤汪福洲冯善武徐世琴赵青松刘昱升颜洁袁红梅瞿健陆元庆朱莉
分娩期疼痛是每一位妊娠女性必须面对的人生经历,被称为“准母亲幸福的前奏”。虽为戏称,但依然说明这种伴随人类繁衍而始终存在的身体疼痛和个人经历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法避免的。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人类既已通过医学手段开始寻找能够缓...
关键词:
关键词:分娩期疼痛椎管内阻滞硬膜外镇痛
一种气囊指示定位的气腹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指示定位的气腹针,包括外针、内芯、以及固定外针的针鞘,针鞘后端开口,后端设有一个弹性气囊,针鞘在开口和内腔之间设有旋转阀,经旋转阀连通到内腔,旋转阀包括与针鞘一体的简体、以及紧密配合简体内的阀体,阀体...
雷黎明徐世琴付东英沈晓凤王万根袁红梅
文献传递
一种可喷雾纤支镜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支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喷雾纤支镜,包括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整体外壳,整体外壳的底端设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底端设有锥形护套,锥形护套的底端设有插入管,插入管的下端设有内镜管,内镜管的顶端设有内镜端...
王伟徐世琴冯善舞沈洁吴海波
文献传递
分娩潜伏期应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400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其中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200例为观察组,另2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进入产程潜伏期后进行硬膜外穿刺,给予配制好的药液(0.12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8~10ml作为负荷剂量,30min后连接PCA泵,胎儿娩出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监测并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MBS)、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良好,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微,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较对照组多,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娩潜伏期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不增加难产的比例。
徐世琴沈晓凤袁红梅
关键词:潜伏期分娩镇痛
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初次无痛人流患者12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观察组(A、B组):异丙酚分别复合0.1μg/kg舒芬太尼和1.0μg/kg芬太尼;对照组(C组):单纯应用异丙酚。观察麻醉前和麻醉后3 min MAP、HR、SPO2,记录异丙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C组的MAP、HR、SPO2与术前比有显著性下降(P<0.05);A、B组MAP稍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R和SPO2均明显下降(P<0.05)。A、B组异丙酚总用量减少及意识恢复时间缩短、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与C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B、C组(P<0.01);A、B组的术中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不但血流动力学稳定,异丙酚的总用药量减少,术中病人体动发生率低,而且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患者的术后宫缩痛。
王伟徐世琴沈晓凤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异丙酚无痛人流
分娩疼痛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
沈晓凤徐世琴汪福洲冯善武毛毛李孝红袁红梅王娴秦香
该项目是基于临床实践,结合试验方法学、药理学和围产期毒理学等相关理论、实践及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为指导探讨与开发获得的适合于国人女性分娩期镇痛的最佳方法和管理理论。历时17年,为国人女性分娩期疼痛管理的“技术开发”和...
关键词:
关键词:产科麻醉
分娩潜伏期应用罗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低浓度罗比卡因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400例ASA 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其中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200例为观察组,另2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进入产程潜伏期后进行硬膜外...
徐世琴沈晓凤袁红梅赵青松
关键词:分娩潜伏期罗比卡因硬膜外镇痛
文献传递
不同饮食对低风险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对低风险产妇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状态下分娩相关指标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孕足月低风险初产妇113例,年龄18~35岁,BMI<35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周。入产房前4 h以上无进食,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2 cm。产妇纳入研究后先进行B超下基础胃窦横截面积(CSA)测量,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后随机分为三组:清水组(W组,n=39)、高能碳水化合物饮料组(C组,n=39)和半固体饮食组(M组,n=35)。W组饮用250 ml清水,C组饮用250 ml术能多维饮料,M组进食面条250 g。记录产妇基础状态、进食后即刻、进食后1、2、3、4、5、6 h的CSA。记录产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剖宫产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pH、血糖、乳酸、进入新生儿ICU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失血量、剖宫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pH、血糖、乳酸、进入新生儿ICU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转剖宫产产妇中有5例转剖宫产时胃未排空,其中W组1例、C和M组各2例,各组转剖宫产产妇均未发生呕吐和反流误吸。W组、C组和M组胃排空时间分别为(85.8±75.3)min、(116.2±86.8)min和(254.7±103.5)min,M组胃排空时间明显长于W组和C组(P<0.05),C组胃排空时间明显长于W组(P<0.05)。结论低风险产妇分娩期间只饮用清水或高能碳水化合物饮料或者进食半固体食物对分娩和新生儿出生后相关结局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但分娩镇痛状态下进食半固体食物的产妇胃排空时间最长,分娩过程中仍应限制产妇摄入半固体食物。
张瑶袁红梅秦香夏凡沈晓凤徐世琴
关键词:无痛分娩胃排空时间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