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脑炎
  • 5篇脊髓灰质炎
  • 4篇流行性
  • 3篇麻疹
  • 3篇膜炎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炎
  • 3篇病毒
  • 2篇医院感染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疫苗
  • 2篇谱分析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性乙型脑...

机构

  • 21篇济南市疾病预...
  • 3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济南市天桥区...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作者

  • 21篇宋凯军
  • 11篇张先慧
  • 11篇刘晓雪
  • 8篇李传彬
  • 7篇张济
  • 6篇林少倩
  • 4篇张学化
  • 4篇武晶晶
  • 4篇宋晓雁
  • 3篇徐胜平
  • 3篇赵小冬
  • 3篇刘铁诚
  • 3篇张军
  • 3篇杨华
  • 2篇韩晓辉
  • 2篇刘翀
  • 2篇高尚
  • 1篇耿兴义
  • 1篇胡艳霞
  • 1篇李黎

传媒

  • 7篇中国疫苗和免...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济南市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了解2017年济南市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和工作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24家预防接种门诊,开展门诊人力资源和工作人员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调查的预防接种门诊中,每万服务人口配置工作人员1.53人,其中城区、郊区门诊分别为2.16人、0.90人(t=5.77,P<0.0001);城区、郊区门诊工作人员中正式工分别占29.87%、67.19%(χ^2=19.55,P<0.0001)。在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中,58.52%从事预防接种工作≤5年;54.81%为初级职称;53.44%的人员工资收入≤3 000元/月。门诊接种人员每年人均接种疫苗9 169剂次,每日人均接种42剂次。39.26%的门诊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结论济南市郊区预防接种门诊人员不足而城区门诊正式工比例低;门诊人员工作满意度低。
林少倩刘铁诚王俊荣齐哲宋凯军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工作满意度
2000-2006年济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以迅速发现输入性野病毒、疫苗变异株和衍生株病例,保持全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按照山东省脊灰《监测方案》的要求,利用济南市脊灰专报系统,开展AFP病例的监测工作。结果全市2000-2006年共报告AFP病例1762例(其中本地AFP病例260例,外地来济就诊AFP病例1192例,排除病例310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维持在3.10/10万~4.57/10万之间,发病季节存在6~8月小高峰,0~2岁儿童为重点发病对象,免疫史中全程服苗率达95.38%。病例48h调查率≥97.9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6.77%,标本7d内送达率≥96.55%,随访表75d内送达率均为100%。结论2000-2006年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
胡艳霞成洪旗王广青周志中韩晓辉赵小冬刘翀宋凯军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济南市2016年报告本地和外地麻疹病例特征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济南市报告本地和外地麻疹病例分布和就诊特征,为本市麻疹防控提供相应措施和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济南市医疗机构报告的所有麻疹病例,对本地和外地麻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2016年济南市报告本地麻疹病例960例,占64.78%;外地麻疹病例522例,占35.22%.报告外地病例主要来自齐河县、高唐县和夏津县.报告外地病例出现高峰的时间早于本地病例.外地病例中0~6岁儿童占74.14%,本地病例以≥15岁成人为主,占52.40%.本地和外地病例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的比例分别为52.60%和52.11%,其中有市儿童医院就诊史的比例分别为38.02%和23.16%.病例报告医院主要是市传染病医院和市儿童医院.34.14%的病例发病后去过2家或多家医院就诊.本地和外地病例发病报告时间间隔均为5d,报告外地病例出疹后1d、2d、3d内来我市就诊的比例分别为70.73%、86.64%和92.34%,均高于本地病例(57.95%、76.63%和88.68%).结论大量外地麻疹病例来济南市就诊、部分病例多次就诊、本地病例就诊不及时等增加了本市麻疹疫情扩散的风险,医院内感染是麻疹传播的重要因素,应加强传染源管理,强化重点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
林少倩刘晓雪高尚宋凯军张先慧张济
关键词:麻疹医院感染
2007~2014年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综合征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2007~2014年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济南市AMES专报系统2007~2014年的监测数据分析AMES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访2013年报告的AMES患者,收集一般信息、病情转归、医疗和非医疗费用等估算AMES导致的经济负担。结果济南市2007~2014年AMES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为8.49/10万,病死率4.96‰。全市AMES病例引起的失能损失为36 659.51个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人均8.27个DALYs。14岁以下人群占77.86%。AMES导致的人均经济负担为8.86万元,其中人均直接经济负担1.95万元,间接经济负担6.91万元。结论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所致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较重,应采取措施减轻发病和经济负担。
刘晓雪张先慧徐胜平宋凯军林少倩张济
关键词:脑炎脑膜炎失能调整生命年
1991-2018年济南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济南市1991-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方法收集济南市1991-2018年疫情资料、2007-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监测数据和2008-2018年健康人群带菌状况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1-2018年济南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22例,年均发病率为0.07/10万;发病季节高峰期在1-5月(占80.32%);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3.11%),15岁以上病例构成逐年增加;职业构成主要为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2007-2016年AMES监测系统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共33例,占报告病例的1.17%,其中B群20例,C群10例,W群1例,不可分群(NG)2例。2008-2018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共检出34株流脑菌株,A群流脑菌株6株,B群5例株,C群8株,X群2株,Y群1株,W135群5株,NG7株,平均阳性率为0.89%。结论济南市流脑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流脑优势菌群已发生变迁,现阶段控制以B群为主的发病流行,成为流脑防控工作的重点。
武晶晶宋凯军张涛杨华赵建云武丛聪张军
关键词:流脑流行病学特征菌群变迁
COVID-19流行期间基于信息系统上报的27455名发热就诊病例资料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COVID-19流行期间,济南市发热门诊重点对象健康管理系统报告的发热就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济南市发热门诊重点对象健康管理系统报告的27 455发热门诊就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来院/离院方式、流向等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自2月5日系统创建启用至3月5日,共报告27 455发热就诊人次,男女性别比1.25∶1。年龄中位数29岁,其中1岁儿童最多,以5岁以内、20~39岁人群居多。来院、离院方式均以非公共交通工具为主,其中自驾占来院方式60.46%,离院49.33%。就诊者以发热为主诉占74.09%。重复就诊病例2 422人,占发热就诊总病例数的8.82%。男性重复就诊比例高于女性,重复就诊者年龄中位数高于非重复就诊者。是否重复就诊患者的最终流向分布也不同(P<0.05)。发热就诊病例中发现常见法定报告传染病76例,COVID-19病例11例。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建立的发热门诊重点对象健康管理系统报告的发热就诊病例以儿童、中青年居多,来院/离院方式以非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该系统对包含COVID-19在内的以发热、咳嗽为主诉的呼吸道传染病预警具有一定价值。
刘晓雪李帅杨丽刘翀宋凯军李传彬乔宇
关键词:信息系统发热门诊流行病学
2005-2015年济南百日咳流行状况被引量:16
2017年
随着免疫接种的普及,百日咳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但近年来,百日咳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欧美国家和我国局部地区发病率上升的报道屡见不鲜[2-4].济南开展计划免疫以后,百日咳发病强度一直低于山东和全国水平.2014-2015年济南百日咳发病率突然上升,呈流行态势.为准确评判济南百日咳疫情高发态势,提高防控工作和监测系统水平,对济南2005-2015年百日咳疫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刘铁诚宋凯军张先慧刘晓雪李传彬张济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
2007-2014年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病学特点,病例免疫史及病原构成,为促进疾病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所监测哨点医院,以临床诊断为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病例为监测对象,收集病例信息,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细菌培养、ELISA和RT-PCR(或PCR)等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7-2014年共报告1 552例;7-9月发病最多,男女性别比为1.56∶1。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乙脑128例,流脑15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居前三位的病原体分别是:肠道病毒、单疱病毒和流腮病毒。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出脑膜炎奈瑟菌14例(其中B型3例,C型10例,W135型1例),肺炎球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未检出。结论济南急性脑炎、脑膜炎发病主要为14岁以下儿童,应加强适龄儿童的疫苗注射及疾病监测。
刘晓雪张先慧徐胜平宋凯军宋晓雁李传彬张济
关键词:病原学
济南市2009-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年
分析济南市2009-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3年乙脑网络直报疫情信息。结果:2009-2013年济南市乙脑发病率,2011年出现转折,2009-2011年逐年下降,后逐年升高,2013年为五年最高值0.76/10万,2011年的8.4倍。济南市乙脑发病季节趋势提示7月病例开始上升,8-10月为高峰期,11月开始明显下降。2009-2013年8-10月报告病例数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8.6%-98.1%。2013年9月报告病例数(39个)远高于2009-2012年同期(均值5.5个),8月和10月报病数也处于较高水平。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结论:乙脑的预防控制策略是采取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今后应进一步开展乙脑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监测和相关生态学研究,探讨乙脑发病年龄变化、季节分布等的原因。
李瑛鑫张先慧宋凯军崔亮亮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2014年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评估结果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评估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201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输入传播的风险,为制定应对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WPV输入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在WPV输入传播风险评估工具的基础上,用两级指标评估WPV输入传播的风险。一级评估指标包括人群免疫情况、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转质量和WPV输入风险,每项一级指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收集相关资料并按照标准对各二级指标进行评分,累加各省的二级指标评分值得到各省分值,根据各省分值综合研判各省WPV输入传播的风险水平。结果西藏、新疆和青海3个省WPV输入传播风险水平为高风险,黑龙江等18个省为中风险,吉林等10个省为低风险。结论应参考WPV输入传播风险评估的结果,分类指导不同风险水平地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巩固无脊灰成果。同时应根据维持无脊灰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WPV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所用的二级指标以适应实际情况。
樊春祥张丽芬宋凯军温宁苏琪茹马超郝利新王华庆李黎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风险评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