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
- 作品数:120 被引量:5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社会学更多>>
- 三种分类控制工具在二氧化钛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目的:运用三种基于控制分类技术的纳米材料风险评估工具对二氧化钛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索和验证适合二氧化钛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 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二氧化钛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监测和定性风险评估,...
- 徐华东赵琳唐仕川张济孔凡玲贾光
- 关键词:风险评估
-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 张济曹若明刘翀耿兴义宋云波周敬文张学化
- 济南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始于2005年,历时十年,充分借鉴美国疾控中心信息化管理模式,历经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硬件建设、系统布局等阶段,最终建成覆盖全辖区的以“数字疾控智慧公卫”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逐步达到...
- 关键词:
- 关键词:互联网
- 工作场所可溶性铬酸盐职业接触限值的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全球范围内,铬酸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是很常见的职业及环境污染物。可引起接触者皮肤黏膜损伤、肝、肾功能改变、遗传损伤甚至肿瘤发生,其中鼻黏膜溃疡是较常见的职业危害,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早在1987年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已被列入我国职业性肿瘤名单,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于1990年将六价铬化合物列为人类确定致癌物。因此做好铬酸盐的劳动者健康监护及职业健康危险性评价,尽可能有效控制劳动者在作业场所铬酸盐的接触水平,是开展铬酸盐健康危害三级预防的关键。
- 李苹李阳张济余善法王丽周敬文赵祖昌郜鑫杨敬林陈田宋艳双贾光
- 关键词:职业接触限值铬酸盐可溶性环境污染物肾功能改变职业性肿瘤
- 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特征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济南市劳动力人口的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标化减寿年率(SPYLLR)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率为195.67/10万(140.02/10万~217.34/10万),SPYLLR为55.14‰;青年、壮年、中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率、SPYLLR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死亡构成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为主,占人群全部死亡的87%;不同年龄劳动力人口的死亡构成与特征不同,损伤中毒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的第1位死因,而循环系统疾病是中年劳动力人口的第1位死因。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等为济南市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死因,不同年龄段死亡特征不同,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健康水平。
- 张军刘守钦杨柳韩京周林张颖张济
- 关键词:劳动力人口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
- 儿童肠套叠流行特征、病因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儿童肠套叠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婴幼儿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儿童肠套叠的研究报道趋势表明亚洲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儿童多集中〈1岁,男孩多于女孩,大多研究表明发病有季节特征多集中于4~10月份。儿童原发性肠套叠与解剖学因素、饮食改变、胃肠激素、病毒感染等有关。目前发现的儿童肠套叠发病的影响因素为肥胖和家庭收入以及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但我国对于儿童肠套叠的报道研究却寥寥无几,目前对于儿童肠套叠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也非常有限,今后需重点加强儿童肠套叠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和控制措施研究,有效降低肠套叠对婴幼儿的健康损失。
- 于晓琳崔亮亮张济
- 关键词:儿童肠套叠病因学影响因素
- 极端气温对济南市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极端气温对山东省济南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的影响,筛查敏感人群。方法收集济南市2011—2014年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逐日死亡资料和同时期的气象资料。采用时间序列泊松回归模型,分析极端气温对济南市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人数、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极端低温暴露(寒潮)显著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日均死亡人数(P<0.01),极端高温暴露(热浪)仅对居民非意外死亡日死亡人数具有影响(P<0.05),对主要死因别死亡无明显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寒潮暴露明显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风险(RR=1.27、1.19、1.11、1.08,P<0.01);热浪暴露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卒中的死亡风险(RR=1.02、1.06,P<0.05)。全部人群不论性别与年龄均是寒潮敏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是热浪敏感人群(RR=1.03,P<0.01)。结论极端气温可增加济南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日均死亡人数与死亡风险,全部人群均是寒潮敏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是热浪敏感人群,在极端气温期间应针对敏感人群采取预防与救治措施。
- 韩京房巧玲周林张军刘守钦张济张颖
- 关键词:极端气温事件广义相加模型
- 济南市一例克雅氏病病例的调查
- 目的 了解济南市报告一例克雅氏病例临床特征及致病机理,探索克雅氏病的传染源及传播的影响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克雅氏病.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随访接诊医生、病例的血缘直系亲属及陪护人员.结果 患者出现进行性痴呆、视觉...
- 李战耿兴义杨国樑常彩云张济
- 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学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明确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从病原学角度探讨引起暴发的原因。[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型别鉴定以及血清中和抗体试验;采用传统的技术测定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43份大便标本共分离19株肠道病毒阳性株,阳性率44.12%,型别鉴定均为ECHO30;分离株具备强毒株的"D"特征;76.92%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升高。[结论]2003年济南章丘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为具备强毒株特征的ECH-O30。
- 李岩徐爱强王海岩纪峰宋立志张丽李震张济董薇
- 关键词:ECHO30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学
- 铬酸盐职业接触对血常规指标影响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铬酸盐职业接触对血常规的影响,并分析血常规与铬酸盐接触水平的相关性,以判断血常规作为铬酸盐健康监护指标是否可靠且有效。方法选定某工厂115名铬酸盐生产工人作为接触组,无铬酸盐接触的健康成人6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周围血采集、个体空气滤膜采样,检测血常规、红细胞铬和空气铬;比较2组血常规的差异,并分析接触组血常规与红细胞铬、空气铬的相关性。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空气铬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51±33.25)、(0.16±0.15)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数(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间细胞数(MXD#)、中间细胞比例(MXD%)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均与空气铬、红细胞铬显著相关。此外,根据血常规的参考限值划分,接触组发生血常规异常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1.35倍。结论铬酸盐接触使Hb与RBC之间的比例(Hb的含量与红细胞的数量、体积之比)升高,并且可能通过白细胞、中间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而影响接触者的免疫功能。
- 钱琴宋艳双王天成杜仙梅张济马衍辉刘岚铮张宁闫蕾贾光
- 关键词:铬酸盐血常规
- 8-羟基脱氧鸟嘌呤作为可溶性铬盐职业接触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了解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人群尿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作为职业接触人群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选择济南市某铬盐生产企业114名重铬酸钾作业的健康劳动者作为接触组,以无毒物接触史的当地健康农民30名为对照组,测定2组人群尿液中8-OHdG水平与作业环境铬盐浓度,测定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红细胞与尿液中铬浓度。[结果]尿液中8-OHdG水平接触组为(1240.494±1603.918)μg/L,对照组为(468.871±908.460)μg/L(P<0.01);尿液中8-OHdG水平与空气中个体铬盐暴露水平、红细胞中铬浓度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33、0.230、0.39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铬盐劳动者年龄、接触铬盐的年限、空气中铬盐浓度对尿液中8-OHdG水平影响显著。[结论]尿液中8-OHdG水平可以作为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劳动者遗传损伤效应性生物标志物,可望用于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劳动者生物监测及健康危险性的评价。
- 李桂荣马衍辉张济闫蕾杜仙梅王翔刘岚铮张宁刘子宏贾光张雷杨晶
- 关键词:8-羟基脱氧鸟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