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洁

作品数:27 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细胞
  • 13篇肺癌
  • 10篇细胞肺癌
  • 10篇小细胞
  • 10篇小细胞肺癌
  • 9篇免疫
  • 9篇非小细胞
  • 9篇非小细胞肺癌
  • 8篇组织化学
  • 8篇病理
  • 7篇免疫组织
  • 7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蛋白
  • 4篇多药
  • 4篇多药耐药
  • 4篇血管
  • 4篇肿瘤
  • 4篇耐药
  • 4篇结核
  • 3篇突变

机构

  • 25篇上海市肺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27篇孔洁
  • 13篇张容轩
  • 12篇易祥华
  • 7篇谢惠康
  • 7篇周彩存
  • 6篇武春燕
  • 5篇陈岗
  • 4篇张莉萍
  • 3篇郑卉
  • 3篇徐建芳
  • 3篇李爱武
  • 3篇吕梅君
  • 3篇李德仁
  • 3篇朱美芳
  • 3篇董正伟
  • 3篇高文
  • 3篇侯立坤
  • 3篇钟慈声
  • 2篇张敏
  • 2篇陈志伟

传媒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硬化性血管瘤4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组织发生。方法 对 43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SHL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 ,1 5例进行TTF 1、EMA ,vimentin ,CK(AE1 /AE3)、CK7、CK5/6、S 1 0 0、NSE、Syn、CgA、NF、CD34、Ⅷ因子和SM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组织学以瘤细胞形成混合型结构为主要表现 ,2 3 3 %有周围肺泡 /和呼吸上皮浸润 ;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共同表达TTF 1和EMA ,AE1 /AE3和CK7仅在立方细胞中表达 ,2例局部散在表达CgA ;随访 39例 ,除 1例再发外余无转移和复发。结论 SHL可能起源于幼稚的呼吸上皮 ,以乳突和实体结构形成为主者应与腺瘤和典型类癌鉴别。部分肿瘤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 ,外科手术治疗宜行瘤切除而非肿块剥离。
易祥华张容轩高文孔洁陈志伟季琳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VEGF-C及CD34的表达,分析VEGF-C和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其中在腺癌中表达率最高(P=0.030 8);在术中淋巴结检测为阳性的病例,VEGF-C的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24 6)。VEGF-C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内新生血管密度无关。结论VEGF-C促使肺癌内淋巴管形成,促进肺癌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淋巴管转移的预测性指标。
张洁周彩存孔洁郑卉
关键词: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VEGF-C淋巴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VEGF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及与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化疗疗效、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活检、经皮肺活检取得的标本检测VEGF的表达,并用CD31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77.8%,VEGF的表达与MVD均与性别、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化疗疗效呈正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癌组织MVD呈正相关(P<0.05),VEGF阳性组的生存期与阴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转移起重要作用,VEGF表达阳性的患者单纯化疗能提高局控率但不能延长生存期。
徐建芳周彩存易祥华孔洁李爱武张容轩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非小细胞肺癌
p53基因突变与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生理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p5 3基因点突变与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联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 (PCR SSCP)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的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点突变。结果  40例肺癌组织中 19例 ( 4 7.5 % )有点突变发生 ,8例良性肿瘤组织均无p5 3基因点突变发生。点突变发生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 (P <0 .0 2 5 )。结论 p5 3基因点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张容轩郑颂国高文张敏孔洁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53基因突变多态性分析病理生理
p63、p40、CK5/6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三种鳞癌标志物(v63、040、CK5/6)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3例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p63、p40、CK5/6、CgA、突触素、CD56及TTF-1等7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小细胞肺癌中p63、p40、CK5/6的阳性率分别为20.7%(54/261)、7.9%(5/63)、0.5%(1/221),三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5,P〈0.01)。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突触素、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61.8%(170/275)、85.5%(242/283)、89.2%(248/278),三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0,P〈0.01)。TTF-1的阳性率为77.2%(217/281)。结论p63、p40在部分小细胞肺癌病例表达,CK5/6的表达率很低。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CD56在小细胞肺癌中敏感性高于CgA。CK5/6、突触素、CD56在小细胞肺癌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张莉萍侯立坤谢惠康董正伟吴伟孔洁陈岗武春燕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肺癌组织标本中P gp、MRP和LRP表达。 结果 :7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 gp、MRP、LRP阳性率分别为 6 1% ,4 9% ,6 5 % ,并有部分共表达。 9例小细胞肺癌中P gp、MRP、LRP阳性率分别为 5 6 % ,2 2 % ,4 4 % ,也有部分共表达。在TNM各分期中P gp、MRP、LRP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随访中化疗有效组P gp、MRP、LRP阳性表达分别为 2 9% (4/ 14 )、36 % (5 / 14 )、2 1% (3/ 14 ) ,无效组P gp、MRP、LRP阳性表达分别为 83% (2 0 / 2 4 )、6 7% (16 / 2 4 )、75 % (18/ 2 4 )。有效组P gp、LRP表达低于无效组 (P <0 .0 5 ) ,随访中死亡 16例 ,P gp、MRP、LRP阳性表达分别占4 3% (7/ 16 ) ,31% (5 / 16 ) ,6 4 % (11/ 16 )。LRP阳性组占比例最高 ,提示LRP阳性表达预后差 ,其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肺癌耐药为一多途径多基因参与的过程 。
吕梅君周彩存易祥华李德仁张容轩孔洁
关键词:肺癌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多药耐药
改良抗酸染色
抗酸是结核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简要介绍了传统的抗酸方法,为了使抗酸阳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对染色法进行了改良,阳性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改善。
孔洁陈岗谢惠康
关键词:结核病阳性检出率
肺癌耐药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探讨肺癌耐药蛋白 (LRP)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方法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而获取肺癌组织标本 6 9例 ,其中男 5 2例 ,女 17例。Ⅰ、Ⅱ期 2 8例 ,Ⅲ、Ⅳ期 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 ,胞浆呈棕黄色着染为LRP阳性。结果 LRP主要表达于胞浆 ,6 9例肺癌组织中 ,LRP表达阳性 39例 ,男性 5 6 % (2 9/ 5 2 ) ,女性 5 9%(10 / 17) ,总检出率 5 7% (39/ 6 9) ,各年龄段间差异无显著性。肺腺癌中检出率 6 7% (18/ 2 7) ,肺鳞癌中检出率 5 5 % (17/ 31) ;T1~ 2 中检出率 5 2 % (2 3/ 44 ) ,T3~ 4 中检出率 6 4% (16 / 2 5 ) ;N3 中检出率 83% (5 / 6 ) ;在M0 中检出率 5 7% (36 / 6 3) ,M1中检出率 5 0 % (3/ 6 )。LRP表达与NSCLC中组织类型无相关性 (P >0 0 5 ) ,与原发灶的侵犯范围 (T)及转移情况 (N、M)无关。LRP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低于LRP阴性组(P <0 0 5 )。随访中LRP阳性组死亡 7例 ,LRP阴性组死亡 3例。结论 在肺腺癌与鳞癌中由LRP引起的耐药发生机率相等 ;TNM指标只代表肿瘤进展而不代表耐药性差异 ;LRP在NSCLC中的表达与化疗的有效率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LRP表达阳性者预后差。有研究报道LRP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有关 ,LRP的检测能指?
吕梅君王洁易祥华李德仁孔洁张容轩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多药耐药
p21(WAF1)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p21WAFI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活检、经皮肺活检取得的标本检测p21WAFI和VEGF的表达,并用CD31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 p21WAFI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和77.8%;二者的表达和MVD均与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癌组织MVD呈正相关(P<0.05);p21WAFI阳性、VEGF阴性组的中位生存期(14个月)与p21WAFI阴性、VEGF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11个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21WAFI阳性、VEGF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与p21WAFI阴性、VEGF阴性组的中位生存期(15个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21WAFI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情况。作为预后指标,p21WAFI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转移起重要作用。
徐建芳周彩存易祥华孔洁李爱武毛仲航张容轩
关键词:P21^WAF1非小细胞肺癌VEGF
不同取材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最大径大于3 cm切除标本病理缓解程度评估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取材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最大径>3 cm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缓解程度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手术切除经病理科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最大径>3 cm病例。按照国内外专家共识推荐的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最大径>3 cm切除标本的取材方法取材(推荐法),在推荐法的基础上把剩余瘤床病灶全部取材即全取法。比较推荐法和全取法2种取材方式对评估病理缓解程度的影响。结果共入组90例,包括39例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和51例腺癌。患者年龄(62.7±17.9)岁,其中男性62例,女性28例。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化疗22例(24.4%)、靶向治疗14例(15.6%)、免疫联合化疗54例(60.0%)。切除标本肿块平均最大径4.3 cm(范围3.1~8.0 cm)。推荐法取材,平均每例8个蜡块(范围5~16块);全取法取材,平均每例15个蜡块(范围8~36块)。按照明显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是残留存活肿瘤细胞(residual viable tumor,RVT)占比≤10%为标准,推荐法中34例(34/90,37.8%)达到MPR,全取法中30例(30/90,33.3%)达到MPR;4例(1例鳞癌和3例腺癌)病理缓解程度不一致标本中,推荐法评估RVT分别为7%、7%、5%和9%(MPR),而全取法评估RVT分别为15%、15%、15%和20%(非MPR);2种取材方法评估MPR总体一致性Kappa值为0.893;其中,鳞癌一致性Kappa值为0.906,腺癌一致性Kappa值为0.751;肺腺癌按照MPR截断值≤65%为参考值,推荐法中24例(24/51,47.1%)达到MPR;全取法中20例(20/51,39.2%)达到MPR。4例RVT不一致标本中,推荐法评估RVT百分比,3例为60%和1例为65%(MPR);而全取法评估RVT百分比3例为70%和1例为75%(非MPR);2种取材方法评估MPR(≤65%)的Kappa值为0.741。结论2种取材方法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块最大径>3 cm切除标本的病理缓解程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于RVT接近MPR时,需要对标本再检查必要时全部取材,以�
刘慧芳黄焰郭俊红李少玲林洁璐赵胜男谢晓枫王冉月孔洁李建军侯立坤武春燕
关键词:肿瘤辅助疗法标本制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