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阳虚”模型大鼠微循环改变及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对其的作用
- 自六十年代开始复制动物模型至今,关于“肾阳虚损”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几经易途,腺嘌呤诱发的“肾阳虚损”动物模型始为公众承认,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中,并作为评价温补肾阳中药及其复方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和实验均表明,肾阳...
- 刘菊妍吴敏黄绪亮赵克森谭林琼马平勃周萍
- 关键词:温阳益气肾阳虚损微循环模型大鼠
- 文献传递
- 肠溶性瑞巴派特壳聚糖胶囊的制备及大鼠口服给药吸收评价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肠溶性瑞巴派特壳聚糖胶囊的释药作用,考察其结肠定位效果。方法将瑞巴派特1 mg装入壳聚糖胶囊中,并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包裹胶囊,观察胶囊的体外释药性能。在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大鼠口服给予瑞巴派特壳聚糖胶囊4 m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的明胶胶囊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于给定的时间间隔取血,取出结肠组织,分离提取药物,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液及结肠中药物浓度。结果在6 h体外溶出试验中,即人工胃液2 h和人工肠液4 h中,瑞巴派特从壳聚糖胶囊中的释药量的质量分数小于10%。大鼠口服瑞巴派特壳聚糖胶囊时,在结肠黏膜中的药物含量-时间曲线下面积(AUCLI0-9,16.01 mg.h.L-1)分别是明胶胶囊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2.5倍和4.4倍。口服瑞巴派特壳聚糖胶囊,大鼠血浆药物含量-时间曲线下面积(AUCPL0-9)为1.02 mg.h.L-1,同剂量的明胶胶囊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分别是2.16 mg.h.L-1和1.89 mg.h.L-1,表明在壳聚糖的作用下,与明胶胶囊或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比较,瑞巴派特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较少。结论在HPMCP的保护下,壳聚糖是瑞巴派特在结肠释药的一种有效的载体。
- 李国锋晏媛周萍周小祝小泉勇人山本昌
- 关键词:瑞巴派特壳聚糖胶囊结肠定位释药
- 浅谈发展中医药的几点思路
- 周萍
- 关键词:中医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