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明恩

作品数:33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血小板
  • 7篇细胞
  • 6篇单抗
  • 6篇淋巴
  • 6篇骨髓
  • 5篇蛋白
  • 5篇糖蛋白
  • 5篇综合征
  • 5篇淋巴瘤
  • 5篇基因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增生
  • 4篇免疫
  • 4篇膜糖蛋白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化疗
  • 3篇单抗治疗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苏州大学
  • 7篇苏州市立医院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3篇吕明恩
  • 16篇沈秋丹
  • 15篇袁慕知
  • 13篇方宝枝
  • 12篇刘仁涛
  • 11篇韩迎利
  • 9篇余晓
  • 9篇周一飞
  • 6篇蔡伟波
  • 5篇何广胜
  • 5篇王兆钺
  • 5篇白霞
  • 5篇阮长耿
  • 4篇汪家敏
  • 3篇赵小娟
  • 3篇蔡伟波
  • 2篇杨仁池
  • 2篇孙甜甜
  • 2篇吕翠翠
  • 2篇张雅文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交通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6篇2003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蔡伟波刘仁涛吕明恩袁幕知沈秋丹韩迎利方宝枝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选取的15例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TNP方案化疗,每21天为1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5例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死亡1例。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肠道DLBCL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沈秋丹蔡伟波刘仁涛吕明恩袁慕知韩迎利方宝枝
关键词:美罗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肠道
依库珠单抗控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溶血危机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末端补体C5抑制剂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被推荐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的一线治疗方案。本研究探索了21例PNH患者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依库珠单抗治疗21例溶血发作的PNH患者,评价患者溶血、贫血、肾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随访中位时间7天时,患者溶血、贫血及肾功能指标改善,D-二聚体水平下降,仅1例患者需要输血。长期规律应用依库珠单抗的PNH患者,在第2剂使用后4例(4/5,80%)达到溶血控制(乳酸脱氢酶<1.5×正常值上限),第3剂使用后全部达到溶血完全控制。9例仅接受1次依库珠单抗治疗,在随访28天时3例出现突破性溶血。12例提前接受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另外9例紧急治疗者接受抗生素预防感染,随访中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依库珠单抗能够有效控制PNH患者的溶血危机,改善肾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紧急治疗未接受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者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避免感染。
杨慧隋秀芳方宝枝张婷徐金格吕明恩师锦宁陈小玉宫跃敏张雅文何广胜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是T淋巴细胞调控失衡、Th2细胞功能亢进,导致其下游的B淋巴细胞数量、亚群、功能异常,进而产生抗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并破坏或抑制之,最后导致外周血细胞两系或三系的减少。目前IRH的主要治疗措施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后续环孢素A(CsA)的免疫抑制治疗,而部分患者在足够剂量、足够血药浓度、足够疗程的治疗下,甚至使用了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或高剂量免疫球蛋白后血象仍未见起效,临床过程呈难治性表现。
方宝枝何广胜蔡伟波刘仁涛吕明恩袁慕知沈秋丹韩迎利余晓周一飞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利妥昔单抗造血细胞自身抗体
遗传性易栓症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血栓形成的遗传因素是首次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常规检测不能明确血栓病因,而血栓形成的倾向性检查也不明确,导致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因此,完善遗传性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内容将有利于对患者血栓前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在血栓事件中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对遗传性易栓症进行早期基因诊断,既可以使患者得到有效诊疗,也可以扩大样本数据用于研究致病分子机制。本研究对遗传性易栓症基因检测技术、相关致病基因及功能特征、基因诊断流程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余晴方宝枝吕明恩
关键词:遗传性易栓症基因突变基因诊断基因测序
巨血小板综合征糖蛋白Ⅸ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糖蛋白 (GP)Ⅸ基因点突变G2 113→A在导致巨血小板综合征 (BSS)中的意义。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患者和其直系亲属以及 4 0名正常人等位基因 ;采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含有GPⅨ点突变G2 113→A的质粒PD ⅨG2 113A ;用含有GPⅠbα ,GPⅠbβ和GPⅨ或GPⅨ突变型全长编码序列的质粒对中国仓鼠卵巢 (CHO)细胞共转染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CHO细胞表面GP的表达 ;免疫染色和免疫印迹分析转染后的CHO细胞胞浆中GPⅠbα和GPⅨ的表达。结果 先证者为纯合子 ,母亲和兄长均为杂合子 ;突变型CHO细胞膜上GPⅨ和GPⅠbα的表达显著减少 ,但大量存在于细胞胞浆中。结论 本例BSS患者的发病机制为GPⅨAla139(GCC)→Thr(ACC)突变。该突变不影响GPⅠb Ⅸ在细胞内的合成与组装 ,但影响其在细胞膜表面的锚定与表达。
赵小娟王兆钺段卫明傅建新吕明恩汪家敏白霞阮长耿
关键词:糖蛋白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晚期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被引量:4
2007年
蔡伟波刘仁涛方苏君吕明恩徐莉
关键词:输卵管癌化疗CA125
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12例MDS病人,其中难治性贫血(RA)1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DM)9例,难...
蔡伟波刘仁涛吕明恩沈秋丹袁慕知韩迎利方宝秓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环孢素A雄激素
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总结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报道1例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针对阿伐曲泊帕、他克莫司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经环孢素、十一酸睾酮、艾曲泊帕联合治疗6个月无效,并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停药并予以阿伐曲泊帕(20 mg,每日1次)联合他克莫司(1 mg,每日2次)治疗9个月后,患者血小板升至54×10^(9)/L,血红蛋白升至124 g/L,白细胞升至8.23×10^(9)/L,肝肾功能也均恢复到正常,未观察到血栓事件等其他不良反应,且治疗后CD4/CD8下降,CD8^(+)T细胞增多,Treg细胞比例增多。结论 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今后仍需长期追踪观察及继续积累病例。
方宝枝周一飞沈秋丹袁慕知余晓王鹏吕明恩
关键词:老年患者他克莫司
依库珠单抗治疗高疾病活动状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后持续贫血原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依库珠单抗治疗高疾病活动状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患者持续贫血原因。方法前瞻性登记在中国贫血东部协作组(Chinese Eastern Collaboration Group of Anemia,CECGA)数据库各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至少6个月的33例高疾病活动状态PNH患者,分析患者持续贫血的状况及原因。结果33例患者中,9例患者血红蛋白(Hb)>100 g/L(其中1例>120 g/L),24例患者Hb<100 g/L;各有2例(2/9,22%)、16例(16/24,67%)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22%比67%,P=0.029)。发现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C3d阳性患者13例(13/33,39%),中位阳性时间为12(2~32)周,中位抗C3d滴度为64(16~256),7例患者C3d滴度1∶64及以上。依库珠治疗后6个月,监测发现PNH克隆Ⅱ+Ⅲ型红细胞低于中性粒细胞克隆中位值17.7%(1.8%~99.7%),Ⅱ+Ⅲ型红细胞低于中性粒细胞克隆10%以上20例,5%~9%共5例,Hb高于100 g/L各有8例(8/20,40%)、5例(5/5,100%)(40%比100%,P=0.024),其中乳酸脱氢酶(LDH)增高患者12例,LDH正常13例。LDH增高患者12例均为PNH克隆Ⅱ+Ⅲ型红细胞比例低于中性粒细胞克隆10%以上,LDH增高患者中Hb高于100 g/L有3例(3/12,25%),LDH正常患者中Hb高于100 g/L有10例(10/13,77%)(25%比77%,P=0.013)。3例患者发生突破性溶血,均因未及时使用依库珠单抗间隔32(15~91)d发生突破性溶血。结论依库珠单抗治疗高疾病活动状态PNH后持续贫血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外溶血、残留血管内溶血及突破性溶血密切相关。
张婷袁颖莹秦程涛马永超宫跃敏张雅文方宝枝吕明恩徐金格施小凤何广胜师锦宁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