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风洞
  • 5篇动力系统
  • 5篇力系
  • 3篇低速风洞
  • 2篇低速
  • 2篇调速
  • 2篇直流
  • 2篇气动
  • 2篇气动力
  • 2篇立式风洞
  • 2篇空气动力
  • 2篇空气动力学
  • 2篇测控
  • 2篇测控处系统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机
  • 1篇调速系统
  • 1篇直流电
  • 1篇直流电动机
  • 1篇直流调速

机构

  • 8篇中国空气动力...

作者

  • 8篇叶吉成
  • 6篇李德祥
  • 4篇张贤德
  • 2篇王政
  • 2篇高业芝
  • 2篇熊建军
  • 1篇乔宝英
  • 1篇刘国强
  • 1篇肖京平

传媒

  • 3篇流体力学实验...
  • 1篇电气传动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2006全国...
  • 1篇全国空气动力...
  • 1篇全国空气动力...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Φ5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了Φ5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的概况,已经达到的技术指标,系统组成,设计和调试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评价.
叶吉成李德祥王政熊建军张贤德
关键词:动力系统立式风洞系统组成
文献传递
8m×6m 风洞测控处系统
1998年
8m×6m风洞测控处系统以VAX-Ⅱ为上位机,通过QBUS总线连接数据采集、速压控制、模型姿态角控制和数据实时分析与显示等四个子系统,完成对风洞试验的管理和数据测量与分析及显示。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等。
叶吉成刘国强高业芝
关键词:数据处理系统风洞测控处系统
8m×6m风洞动力系统运行20年
1999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 8 m×6 m风洞动力系统的组成,20年来的运行情况以及对系统的评价等。
叶吉成李德祥
关键词:风洞动力系统直流电动机
8m×6m低速风洞技术改造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8m× 6m风洞是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 ,为了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风洞试验的要求 ,为了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 ,8m× 6m风洞运行 2 0年来首次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采用了自行研制和引进改进相结合的方式 ,圆满地完成了改造 ,使该风洞的试验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叶吉成肖京平李德祥高业芝
关键词:测控处系统防风装置低速风洞风洞试验
低速所风洞动力系统发展三十年
本文综述了低速所风洞动力系统三十年来的发展,介绍了各阶段发展的概况,典型的代表系统,并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探讨了今后低速风洞动力系统发展的方向.
叶吉成
关键词:低速风洞动力系统空气动力学
文献传递
8米×6米风洞动力系统改造
本文综述了1998年改造后的8米×6米风洞动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全数字转速控制系统、稳速压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组成.文中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改造中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已以达到的技术指标,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评价.
叶吉成李德祥乔宝英张贤德
关键词:风洞控制系统动力系统
文献传递
8m×6m风洞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研制被引量:2
2000年
为了恢复 8m× 6m风洞动力系统的负载能力 ,提高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利用两套额定值为 485V、30A的小功率调速装置 ,通过改造 ,控制两桥串联的大功率晶闸管整流柜 ,驱动 2 60 0kW直流电动机实现转速控制 ,从而将 8m× 6m风洞模拟调速系统成功地改造成全数字调速系统。结果表明 :通过改造进口小功率全数字装置 ,实现对大功率调速系统的全数字控制 ,其投资与模拟调速系统的相当 ,而技术上达到了世界上
李德祥叶吉成游玺张贤德
关键词:直流调速系统全数字风洞低速风洞空气动力学
Ф5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被引量:5
2006年
Ф5m立式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风洞动力系统采用交流调速方案:选用进口中压变频器,驱动国产交流异步变频电动机,已经于2006年9月通气成功。笔者主要介绍了Ф5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的概况,已经达到的技术指标:稳转速精度(相对额定值)为0.04%(24—350r/min),整个系统的功率因数达0.97;接着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监控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和辅机系统;并进一步介绍了设计和调试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列出了主要测试数据;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评价:动力系统是成功的,明显优于以往使用风洞中的直流调速系统。
叶吉成李德祥王政熊建军张贤德
关键词:交流调速动力系统立式风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