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祥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Φ5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
- 本文主要介绍了Φ5m立式风洞动力系统的概况,已经达到的技术指标,系统组成,设计和调试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评价.
- 叶吉成李德祥王政熊建军张贤德
- 关键词:动力系统立式风洞系统组成
- 文献传递
- 8m×6m低速风洞技术改造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8m× 6m风洞是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 ,为了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风洞试验的要求 ,为了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 ,8m× 6m风洞运行 2 0年来首次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采用了自行研制和引进改进相结合的方式 ,圆满地完成了改造 ,使该风洞的试验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叶吉成肖京平李德祥高业芝
- 关键词:测控处系统防风装置低速风洞风洞试验
- 大功率电机转子高压油顶装置
- 一种大功率电机转子高压油顶装置,包括转子,定子,支撑轴承和装于支撑轴承上的轴瓦(28),其特征是:在轴瓦(28)上开有多个通孔(27),且每个通孔(27)均与一高压油管(26)连接。通孔(27)开于立式电机上机架的推力轴...
- 熊建军王政李德祥
- 文献传递
- 8m×6m风洞动力系统运行20年
- 1999年
- 本文主要介绍了 8 m×6 m风洞动力系统的组成,20年来的运行情况以及对系统的评价等。
- 叶吉成李德祥
- 关键词:风洞动力系统直流电动机
- 8米×6米风洞动力系统改造
- 本文综述了1998年改造后的8米×6米风洞动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全数字转速控制系统、稳速压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组成.文中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改造中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已以达到的技术指标,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评价.
- 叶吉成李德祥乔宝英张贤德
- 关键词:风洞控制系统动力系统
- 文献传递
- 电加热过程的冰脊形成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结冰风洞设备和电加热装置,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流速度、环境温度和加热功率对冰脊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加热功率的增加,冰防护区长度增加,冰脊往下游推后,而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冰防护区长度减小,冰脊往上游靠近。冰脊的生长规律是从冰防护区外下游某位置开始冻结,逐步往冰防护区发展,从而为电热除冰系统加热模式的选取和传热特性的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 肖春华桂业伟杜雁霞李德祥
- 关键词:电加热结冰风洞风洞实验
- Ф5m立式风洞阻尼器的研制和应用
- 2008年
- 立式风洞开展自由失速/尾旋试验要求试验段气流速度具备快速调节能力,阻尼器是实现试验段气流速度快速调节能力的装置。叙述了阻尼器机械结构设计和它的功效,说明了控制系统设计及联调结果,介绍了试验段气流速度快速性调试方法及结论。系统应用表明,风洞试验段气流速度具备一定快速调节能力,具备开展自由失速/尾旋试验条件。
- 熊建军李德祥王政张世洪
- 关键词:立式风洞阻尼器气流速度
- 高压变频器在结冰风洞动力系统的应用
- 以结冰风洞动力系统为例,介绍了高压变频器、PLC、网络通信等在结冰风洞动力系统的应用,给出了动力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功能需求及组成。将大容量高压变频器应用到风洞动力系统,实现了宽范围、高精度快速调速,及运行、监控自动化。
- 熊建军李德祥李刚
- 关键词:结冰风洞动力系统变频器
- 文献传递
- 8m×6m风洞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研制被引量:2
- 2000年
- 为了恢复 8m× 6m风洞动力系统的负载能力 ,提高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利用两套额定值为 485V、30A的小功率调速装置 ,通过改造 ,控制两桥串联的大功率晶闸管整流柜 ,驱动 2 60 0kW直流电动机实现转速控制 ,从而将 8m× 6m风洞模拟调速系统成功地改造成全数字调速系统。结果表明 :通过改造进口小功率全数字装置 ,实现对大功率调速系统的全数字控制 ,其投资与模拟调速系统的相当 ,而技术上达到了世界上
- 李德祥叶吉成游玺张贤德
- 关键词:直流调速系统全数字风洞低速风洞空气动力学
- 西门子完美无谐波高压变频器在结冰风洞动力系统的应用
- 本文以结冰风洞动力系统为例,介绍了完美无谐波高压变频器、PLC、网络通信等在结冰风洞动力系统的应用。给出了动力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功能需求及组成,并从软硬件设计方面,叙述了关键功能的成功实现。大容量高压变频器应用到风洞动力...
- 熊建军李德祥李刚
- 关键词:结冰风洞动力系统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