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燕

作品数:24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艾滋病
  • 8篇感染者
  • 8篇病毒
  • 7篇性行为
  • 7篇男男性行为
  • 7篇艾滋病病毒
  • 7篇HIV感染
  • 6篇HIV感染者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男男性行为人...
  • 3篇行为者
  • 3篇男男性行为者
  • 3篇抗病毒
  • 3篇抗病毒治疗
  • 3篇感染率
  • 3篇HIV
  • 3篇病毒治疗
  • 2篇重组体

机构

  • 20篇上海市静安区...
  • 9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虹口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20篇鲍燕
  • 18篇顾凯侃
  • 12篇周艳秋
  • 10篇朱小珍
  • 10篇孙丽敏
  • 8篇孙果梅
  • 7篇杨芸
  • 7篇王海涛
  • 6篇宁镇
  • 5篇沈冰
  • 3篇康来仪
  • 2篇薛以乐
  • 1篇丁盈盈
  • 1篇吴健
  • 1篇姚慧洁
  • 1篇郑敏
  • 1篇韩志英
  • 1篇郭亚文
  • 1篇陆晔
  • 1篇程华

传媒

  • 8篇中国初级卫生...
  • 7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开展HIV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上海市静安区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服务(PITC)工作的效果。方法收集静安区2008—2014年HIV检测数以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数,分别计算总体HIV阳性率、PITC阳性率和非PITC阳性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PITC发现的感染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 98.00%的检测数来自PITC,64.62%的感染者通过PITC发现,检出率为57.95/10万。2008—2014年总体HIV报告阳性率(P<0.001)、PITC(P<0.001)与非PITC(P<0.001)的报告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三级医疗机构为开展PITC的主要场所,且性病门诊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与非PITC发现的感染者相比,PITC发现的HIV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P=0.011)、女性(P=0.002)及非同性传播(P<0.001)者比例更高。结论 PITC是静安区HIV检测数和阳性数的主要来源。为达到尽可能多发现、早发现HIV感染者的目的,静安区应长期坚持开展PITC。
孙果梅顾凯侃朱小珍姚慧洁周艳秋孙丽敏鲍燕
关键词:HIV感染
上海市静安区性病门诊50岁以上男性就诊者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研究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男性性病门诊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9月首次到华山医院及其分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SV-2 IgG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共157人首次前来就诊并知情同意接受本调查,平均年龄(60.1±7.7)岁。HIV阳性1人(0.6%),HSV-2阳性52人(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0.27,95%CI:0.10~0.7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23,95%CI:0.07~0.77;初中OR=0.47,95%CI:0.21~1.04)、是否退休(OR=2.68,95%CI:1.23~5.85)以及有无子女(OR=0.08,95%CI:0.01~0.88)是50岁及以上男性HSV-2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SV-2感染率高,有必要加强该人群HSV-2防治工作。
周艳秋陆小年顾立国朱小珍顾凯侃鲍燕孙丽敏何纳
关键词:老年男性2型单纯疱疹病毒性病门诊
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新报告性传播艾滋病男性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新发现的经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区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6年新发现的经性传播的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开展个案流行病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年新报告经同性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HIV的男性病例195例,经异性性传播患者92例。两组之间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职业构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感染者中其他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1.20,P>0.05)。STD门诊报告的病例居多,占47.20%。两组病例来源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后即进入艾滋病进程的病例为67例,占25.10%;结论不同性传播途径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流行特征上不同,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学生和离退人员群体中,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制定科学并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鲍燕顾凯凯宁镇杨芸王海涛葛梅华
关键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认知情况及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男男性接触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认知情况及行为特征,为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以静安区新发现的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的HIV抗体阳性、并且未经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93例患者接受了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特征和对早期抗病毒认知情况等相关信息开展流行性学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调查HIV抗体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193例,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00%。(2)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共173例,占89.60%,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13.30%。(3)早期抗病毒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为14.50%,82.90%的患者知道早期抗病毒可以提高生存率,92.7%的患者知道早期抗病毒可以延缓发病,86.00%的患者知道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传染病、进而预防性伴/配偶被感染HIV。结论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政策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更好地推动治疗作为预防的策略。
鲍燕沈冰顾凯凯宁镇杨芸王海涛葛梅华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
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索上海市MSM的HIV自检(HIVST)情况的影响因素,以及对HIVST的认知,为制定HIVST服务流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以社会组织通过网络和外展等途径招募的已知HIV阴性或感染状况未知的MSM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知情同意前提下,以问卷星网站在线调查的方式开展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对HIVST的认知、本次HIVST情况以及未来HIVST使用意向等信息。研究对象同时接受自检。结果既往使用过HIVST者占48.2%(619/12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使用HIVST情况在近6个月有无男性伴、近6个月有无固定男性伴、最近一次到检测点接受过HIV检测的时间、以及最近一次HIV检测地点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HIV快检阳性率为4.6%(59/1285),其中94.9%(56/59)愿意接受后续确证检测,67.8%(40/59)愿意主动到CDC确证,18.6%(11/59)希望社区组织帮助转介。57.0%(732/1285)的MSM认为HIVST与到HIV检测点检测相比各有优劣,相互补充;92.1%(1184/1285)愿意在未来使用HIVST。结论上海市MSM既往HIVST率相对较低,应加强社区组织+互联网模式推广使用HIVST服务,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对MSM的HIVST服务的提供和利用,完善以CDC为主导、社区组织充分参与的HIVST阳性者的后续转介流程。
鲍燕沈冰顾凯侃杨芸王海涛韩磊葛梅华宁镇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影响因素
50岁以上男性VCT求询者HIV、梅毒感染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HIV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中50岁以上男性HIV和TP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主动来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36人知情同意接受本调查,平均年龄(56.9±5.9)岁,均为汉族,86.8%本地户籍,63.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3.2%在婚,40.7%已退休,6人(4.4%)HIV检测呈阳性,同性性行为史(OR:9.83,95%CI:1.12~73.41)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2人(8.8%)梅毒检测呈阳性,同性性行为史(OR:8.49,95%CI:1.56~47.28)也是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50岁以上男性VCT就诊者婚外性行为发生率高、VCT门诊利用率低,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将50岁以上男性人群列入艾滋病防控重点人群,关注50岁以上有同性性行为史的男性。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并促使其主动进行性病艾滋病的检测。
周艳秋朱小珍顾凯侃孙丽敏鲍燕孙果梅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梅毒感染率
上海市静安区920例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静安区自首次报告(1995年)至2015年确诊和管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信息,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HIV感染的病死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例HIV感染者共随访36 0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四分位数间距(IQR):18-54)]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68.0%。67例感染者在随访期间内死亡,病死率为2.23/100人年;其中已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0.63/100人年,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8.15/100人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动检测[危险系数(HR)=2.968,95%可信区间(CI):1.545~5.700]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结果〈200个/μL(HR=17.016,95%CI:7.638~37.910)的感染者死亡风险高,而已接受抗病毒治疗(HR=0.063,95%CI:0.034~0.117)的感染者死亡风险低。结论该研究中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处于较低水平。确诊时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的生存状况意义重大,应采取更积极措施推广患者的早发现和"确诊后立即治疗的"策略,以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病死率。
孙果梅顾凯侃朱小珍周艳秋鲍燕孙丽敏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死率抗病毒治疗
2013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对上海市2013年新发现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现况进行调查,为上海市老年人群医疗保障措施及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知情同意前提下,对新发现HIV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NA测序与亚型鉴定。将52例≥50岁年龄组与591例<50岁年龄组人群做相应对比,揭示该人群人口学、行为学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结果≥50岁MSM人群亚型分析结果以CRF01_AE为主,占48.1%(25/52),其次为CRF07_BC占26.9%(14/52),B亚型占11.5%(6/52),CRF08_BC占3.8%(2/52),01B亚型为9.6%(5/52)。CRF01_AE在≥50岁年龄组中的比例(48.1%)明显低于<50岁年龄组的63.8%(χ2=11.18,P<0.05),并且在病程进展及死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50岁年龄组可能更容易进展到艾滋病期。结论上海市≥50岁MSM人群感染者以上海本地户籍为主,虽然基因亚型也以CRF01_AE亚型为主,但基因亚型呈多样性。应重视该人群亚型的发展和演变,有针对性地加强本地户籍≥50岁男性艾滋病宣传、高危行为干预,制定科学并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
周艳秋郁晓磊吴健陶静郑敏顾凯侃鲍燕孙丽敏薛以乐康来仪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1型重组体
上海市静安区MSM“扩大HIV检测”策略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扩大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策略实施的影响因素,提出上海市静安区MSM"扩大HIV检测"策略的实施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网络和MSM社区组织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各级艾滋病防治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访谈,收集相关资料。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MSM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中,近六个月是否有男男性行为的比值比(OR)为2.323,95%可信区间(CI):1.041-5.186,是否知道哪里可以检测HIVOR为12.234,95%CI:6.047-24.750,是否想了解自己的HIV感染状况OR7.987,95%CI:2.875-22.188,文化程度OR为5.894,95%CI:1.762-19.712。MSM不愿意接受HIV检测的主要原因是,自认为无感染可能和怕隐私泄露,分别占75.9%(60/79)和40.5%(32/79)。"扩大HIV检测"策略实施的前提是宣传和动员。MSM对艾滋病治疗服务的信息缺失、HIV感染风险的错误评估和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缺乏,阻碍了"扩大HIV检测"策略的实施。结论今后应通过多渠道,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且易被MSM接受的宣传动员,同时政府需加大投入,建设支持性的环境,积极推动MSM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和薪酬体系建设,推动"扩大HIV检测"策略的实施。
顾凯侃程华陆晔朱小珍鲍燕周艳秋麻小龙孙丽敏孙果梅康来仪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可行性
上海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自检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索上海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自检(口腔自检)方式检测HIV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社区组织"上海心生"和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 VCT)门诊,共同招募MSM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知情同意前提下,以问卷星网站在线调查的方式开展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对口腔自检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等信息。结果共2 589名MSM纳入研究,使用过口腔自检1 427例(55.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使用口腔自检情况在年龄<50岁(OR=1.87,95%CI:1.18~2.96),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数≥2个(OR=1.33,95%CI:1.12~1.58),最近1年在检测点做过HIV检测(OR=1.92,95%CI:1.53~2.41),朋友/性伴中有人使用口腔自检(OR=8.49, 95%CI:5.78~12.48)或者不清楚朋友/性伴中是否使用过口腔自检(OR=1.54, 95%CI:1.0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自检试剂价格从60元下降到40元、20元时弹性系数分别为2.42、1.47。结论上海市MSM口腔自检使用率相对较低,年龄、对高危因素的感知程度以及朋友/性伴推荐是影响HIV口腔自检使用的重要因素。降低试剂价格可能促进口腔自检的使用。
鲍燕许祎晨沈冰顾凯侃杨芸王海涛韩磊宁镇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