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肝血流阻断规则性肝叶切除6例被引量:2
- 2000年
- 宋玉庆张亚铭韩江杜少鸣汪东树代志超昝建宝李波凌马立章巨舟房志宽
- 关键词:肝癌肝叶切除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
- 2002年
- 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 ,本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92例 ,未发生 1例胆道损伤。经回顾性分析 ,本文认为对手术困难估计不足和适应证选择不当、操作视野欠清晰、技术与人为因素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胆道损伤诊断时间包括术中及时诊断、术后数日内诊断、术后再入院诊断。
- 潘绪科嵇成祥韩江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
-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被引量:2
- 1997年
-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韩江宋玉庆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外科246003我院自1990年~1996年收治的118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并就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105例,女13例,年龄3~78岁,平均35...
- 韩江
- 关键词:脾破裂外伤围手术期抗生素
- 肝部分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辅以胆道镜治疗肝内胆道结石的疗效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肝部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辅以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7例,采用肝部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术后辅以胆道镜取石治疗。B组,45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A组术后2周的残石率为14.9%(7/47),2个月后采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出残余结石1~2次,最终残石率为4.3%(2/47)。B组术后2周残石率为35.6%(16/45),2个月后采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5次,最终残石率为22.2%(10/45)。A组术后2周和2个月的残石率均明显低于B组(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膈下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优良率为95.2%(40/42),显著优于B组的75.0%(30/40,P<0.01)。结论采用肝部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术后辅以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治疗方法。
- 韩江储文军郭健张亚铭宋玉庆汪东树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切除内镜
- 自体腹膜管修复胆总管缺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自体腹膜管修复胆总管缺失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雄性成年普通家兔20只,分为A、B两组,两组都建立胆总管缺损模型,切取壁层腹膜制成腹膜管,分别与胆管上、下断端行端端吻合,腹膜管外包带蒂大网膜。术后观察实验动物活动、饮食、巩膜有无黄染及二便等一般情况。A组和B组分别于修复术后4周和12周再次开腹,切取修复区胆管行HE光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局部组织的愈合、胆管上皮的爬行情况。结果动物存活情况:2只实验兔分别于修复术后第9 d和第15 d死亡,其余18只实验兔均健康存活至再次手术。大体标本观察:修复段胆管质地柔韧,管腔无狭窄。探查肝脏表面光滑,质韧。光镜观察:腹膜管大部分腔面覆盖着单层柱状上皮,中外层为增生纤维组织,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并见较完整的毛细血管。结论自体腹膜管修复缺损胆总管后,使用带蒂大网膜包裹,腹膜管的成活率高,胆管上皮可逐渐由两端向对侧移行覆盖腹膜管腔面。
- 韩江储文军王炜朱建华陈益鸣唐强钟萍高文玉高苏平汪运节郭海军张伟顾岩
- 关键词:肝外胆管损伤
- 阑尾类癌与腺癌
- 1997年
- 原发性阑尾肿瘤少见,恶性肿瘤仅占肠道恶性肿瘤的0.5%。本文报告我院自1964~1995年收治的阑尾肿瘤8例,并结合文献予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阑尾类癌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3.8岁(25~63岁)。
- 韩江张亚铭
- 关键词:阑尾类癌阑尾腺癌原发性阑尾肿瘤APPENDIX右下腹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