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医院感染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医院内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心病
  • 1篇心外科
  • 1篇心外科手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事件
  • 1篇性感
  • 1篇选择性冠状动...
  • 1篇选择性冠状动...
  • 1篇医源性感染
  • 1篇医院感染分析
  • 1篇医院感染率
  • 1篇医院内感染

机构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0篇覃玉秀
  • 6篇廖秋梅
  • 4篇陈解语
  • 4篇李元晖
  • 3篇茹健
  • 3篇黄国秀
  • 1篇杨萍
  • 1篇邓珊
  • 1篇曾顺贞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广州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2010年某院医院感染长期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01-2010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体的长期趋势,为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监测我院2001-201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对医院感染确认病...
李元晖陈解语覃玉秀廖秋梅茹健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体
文献传递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医院2005年医院感染病例流行病学及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的敏感度、特异度,以评价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所有上报病例、确认病例及漏报调查资料,对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统计。结果2005年医院感染率3.04%,〈7d上报的占72.02%.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7.75%;不同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的假阳性率在14.00%~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监测系统的敏感度为82.75%,特异度为98.93%,不同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敏感度在70.00%~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外科偏低。结论医院的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是行之有效的,但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专职人员的密切监控、加强软硬件的管理等手段不断地完善。
李元晖陈解语茹健覃玉秀廖秋梅
关键词: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评价
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一起发热反应聚集性事件的调查分析
2010年
目的评价描述性研究方法在医院内引起发热反应聚集性事件原因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一起某医院发热反应聚集性发生事件按照空间分布、人群分布及时间分布三大特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找出病因线索。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发热反应聚集性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一瓶肝素盐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复抽吸而被污染所致。结论描述性研究方法能直观地判断发热聚集性事件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病源,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疾病蔓延。
李元晖覃玉秀曾顺贞
关键词:发热输液反应污染
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001年
杨萍覃玉秀廖秋梅
关键词:心外科手术ICU医院内感染
老年冠心病人再发心脏事件随访分析
2003年
黄国秀覃玉秀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再发心脏事件预后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医院内小流行临床分析
2010年
黄国秀覃玉秀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2001~2010年我院医院感染的调查和长期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1~2010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体的长期趋势,为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监测该院2001~201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对医院感染确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医院感染的总发生率为3.39%(2007~2008年呈上升趋势,P<0.01)。常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上呼吸道及皮肤软组织;呼吸系统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P<0.01),但是下呼吸道构成比从2001年的27.9%上升到2010年的43.18%;泌尿系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老年病房、血液内科、肿瘤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长期处于前列。常见病原体有不动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其它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通过长期趋势分析表明,该院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等、重点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重点病原体为不动杆菌、白色含珠菌等。应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这些科室、部位和病原体的目标性监测。
李元晖陈解语茹健廖秋梅覃玉秀
关键词: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近年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日益普及,已成为一项常用的诊疗措施,我们为了评价此项侵入性操作技术医院感染风险,对我院的152例进行CAG术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资料选自我院1...
覃玉秀廖秋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医院感染率
文献传递
落实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用内镜技术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如同许多医学发明一样,内镜诊疗技术同样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由于内镜诊疗需要进入人的体内,在...
覃玉秀陈解语廖秋梅
关键词:内镜清洗消毒内镜诊疗医源性感染
文献传递
复方皂矾丸防治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症65例被引量:3
2002年
评价升白中药制剂复方皂矾丸对防治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作用。选取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CMF方案化疗 1周期的患者 ,共 6 5例 ,分为 2组 ,治疗组 36例 ,于化疗开始即同步预防性用复方皂矾丸 8丸 ,每日 3次口服 ,对照组 2 9例 ,无预防性使用升白药。观察化疗前、化疗后第 3、6、9、12天的粒细胞数变化 ,粒细胞数降至最低值的时间及使用rhG CSF剂量的差异。结果 ,化疗后两组病例粒细胞数逐渐减少 ,对照组更为明显 ,于第 9天两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复方皂矾丸在化疗前预防给药 ,可以达到防治粒细胞减少、减轻骨髓抑制的作用 ,还能提高免疫力。
黄国秀覃玉秀邓珊
关键词:复方皂矾丸粒细胞减少肿瘤化疗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