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方法 在我科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学历为专科的9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8人,对照组学生采用3个月的传统临床教学法教学,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在临床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比传统临床教学法教学效果更佳,在临床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李娜 牛亚玲 杨晓蓉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耳鼻喉科 实习生带教 痛风双能量CT成像临床应用及常见伪影分析 李娜胸痛三联症患者前瞻性与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胸痛三联症患者应用128排双源CT扫描,比较前瞻性和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及采集的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1~6月可疑胸痛三联症患者41例(女性23,男性18),根据患者心率不同分别采用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心率>80次/min)和FLASH Spiral前瞻性门控扫描模式(≤80次/min),其中低心率组19例,高心率组22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辐射剂量,以及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显影质量。结果 2种扫描模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无明显差异。有效剂量(ED)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由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的(22.54±9.49)m Sv和(25.32±12.34)m Sv下降到前瞻性扫描模式的(2.36±0.70)m Sv和(3.14±1.25)m Sv,平均下降20.18 m SV(89.53%)、22.18 m SV(8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82,P<0.001,t=-14.582,P<0.001)。结论无论是FLASH前瞻性门控扫描模式还是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均可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而FLASH前瞻性门控扫描模式能明显降低患者辐射剂量。为了保证扫描的一次成功,高心率组患者应用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仍是胸痛三联症扫描的可行性方案。 李健 郭满涛 张艳 杨晓 高芳 李娜关键词: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全面负责的包干责任带教模式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2018年 探索全面负责的包干责任带教模式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科实习的学生50名,均为女性,用系统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5名,采用全面负责的包干责任带教模式。对照组25名,采用传统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工作态度、病情观察、师生配合、沟通能力、理论考核、病历录入、课间完成及满意度;老师方面从自生素质、授课水平、教学磨具的使用、多媒体使用、基础操作,专科操作、主动带教意识及满意度等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负责包干的教学模式使护生在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基础上,提高了满意度,促进护理教学工作的标准化,提升护理教学水平,优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李娜 牛亚玲 杨晓蓉 赵丹 吴利红 姚娟关键词:耳鼻喉科 护生带教 阿替普酶联合支架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评估阿替普酶联合支架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与观察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支架取栓)。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平均血流速度、动态阻力、外周阻力)、血清指标[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管再闭塞、颅内出血、出血转化、再灌注损伤)。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比对照组改善,且血管再通率、PT、APTT、平均血流速度、SOD水平高于对照组;D-D、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动态阻力、外周阻力、GFAP、Hcy、MD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替普酶和支架取栓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李娜 高鑫 刘小玲 尹毅丹 杨建萍 姚莉珮 李向娥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再闭塞 一种手术护理用头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护理用头部支撑装置,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该一种手术护理用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外壁铰接有靠垫,底座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铰接... 李娜 赵清侠 张妍 王园 刘捷 杨洱浥冠状动脉CTA减影技术在评估支架管腔再狭窄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李健 郭满涛 杨晓 高芳 李娜 王春全CCTA中严重钙化病变的图像质量与单支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李健 郭满涛 杨晓 高芳 李娜 王春全 刘哲胃间质瘤行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8 2020年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其中胃间质瘤约占60%[1],胃间质瘤是潜在恶性肿瘤,主要以血行传播为主,因此单纯胃间质瘤楔形切除术已成为目前外科实践中的经典术式[2],近年腹腔镜微创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是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最佳方式[3],由于较小的胃间质瘤在腔镜下定位困难,给单纯腹腔镜手术切除增加了难度,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4]。围术期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我们将胃间质瘤胃镜联合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进一步规范[5],现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赵清侠 李冬梅 李娜 王园 张丽萍 陈璐 王萍 王芳婷关键词:胃间质瘤 胃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护理配合 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AP)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重度胰腺炎(MSAP、SAP)患者25例,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CT进行扫描灌注成像,于入院48~72h行第1次CT灌注扫描,1周左右重复做灌注扫描,其中14例于治疗2周左右再次重复灌注扫描,肉眼观察灌注伪彩图的变化。利用最大斜率法进行灌注分析,测量胰腺灌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以及灌注参数动脉灌注量(AF),分析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AF值的变化。结果:中重度急性胰腺炎TDC呈缓升平坦型,峰值低;治疗前后灌注伪彩图显示灌注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前后AF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小龙 吕长磊 黄明刚 寇明清 高芳 李娜 张宁 冯永恒关键词: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