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愿

作品数:975 被引量:3,22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3篇期刊文章
  • 255篇会议论文
  • 194篇专利
  • 2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0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314篇口腔
  • 172篇细胞
  • 142篇肿瘤
  • 141篇颌面
  • 126篇鳞癌
  • 106篇口腔颌
  • 106篇口腔颌面
  • 97篇面部
  • 97篇口腔鳞
  • 88篇颌面部
  • 88篇基因
  • 87篇缺损
  • 81篇颌骨
  • 74篇血管
  • 74篇口腔鳞癌
  • 71篇手术
  • 67篇头颈
  • 65篇口腔颌面部
  • 61篇下颌
  • 58篇畸形

机构

  • 57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47篇上海第二医科...
  • 120篇上海第二医科...
  • 4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复旦大学
  • 14篇上海市口腔医...
  • 11篇北京大学口腔...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工程院
  • 7篇中山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6篇上海市肿瘤研...
  • 6篇武汉大学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6篇空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970篇张志愿
  • 165篇邱蔚六
  • 164篇张陈平
  • 154篇杨驰
  • 143篇竺涵光
  • 111篇郑家伟
  • 100篇孙坚
  • 100篇邹多宏
  • 95篇陈万涛
  • 71篇周晓健
  • 69篇蒋欣泉
  • 62篇林国础
  • 62篇钟来平
  • 60篇何悦
  • 42篇郭伟
  • 41篇唐友盛
  • 40篇潘红芽
  • 39篇李江
  • 39篇周国瑜
  • 37篇白果

传媒

  • 139篇中国口腔颌面...
  • 91篇上海口腔医学
  • 52篇口腔颌面外科...
  • 4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1篇口腔医学
  • 1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0篇第一届全国口...
  • 8篇实用口腔医学...
  • 8篇国外医学(口...
  • 8篇国际口腔医学...
  • 8篇第五次全国口...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临床口腔医学...
  • 6篇口腔医学纵横
  • 6篇2013国际...
  • 6篇2004’全...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2004年口...

年份

  • 18篇2025
  • 12篇2024
  • 30篇2023
  • 54篇2022
  • 66篇2021
  • 26篇2020
  • 20篇2019
  • 8篇2018
  • 16篇2017
  • 24篇2016
  • 23篇2015
  • 16篇2014
  • 18篇2013
  • 20篇2012
  • 35篇2011
  • 17篇2010
  • 47篇2009
  • 36篇2008
  • 30篇2007
  • 46篇2006
9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4383,保藏日期:2024年11月13日。该...
石超吉陈宛灵顾挺任国欣吴云腾张莺鞠侯雨张志愿
一种小鼠口腔鳞癌类器官与脾脏T细胞免疫共培养体系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口腔鳞癌类器官与脾脏T细胞免疫共培养体系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和应用,共培养体系的培养基包括口腔鳞癌类器官培养基和T细胞培养基,口腔鳞癌类器官培养基包括Advanced DMEM/F12,以及以Adva...
张于涵曹力仁石超吉邓晓灵张志愿
口腔颌面部鳞癌和高转移腺样囊性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陈万涛张志愿邱蔚六张萍黄丹徐骎周晓健张陈平竺涵光孙坚林国础何荣根陈方安M.A.Kuriakose
该成果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口腔颌面部癌发生、转移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分析,进一步应用临床标本和细胞系进行验证。完成22对口腔颌面部鳞癌及其配对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检测;经过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得...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
腮腺舍格伦综合征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了解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正确诊断和治疗舍格伦综合征,尽早明确有无恶性变。方法:对142例口腔颌面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21例发生在腮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及3例从合格伦综合征演变成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1例腮腺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局部表现主要为肿块、反复肿胀,与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一般特征和腮腺表现有相关性,其中3例腮腺淋巴瘤患者有明确的舍格伦综合征病史。结论:舍格伦综合征与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现有相关性,部分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可演变为淋巴瘤,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改变可早期判断舍格伦综合征有无恶性变。
俞创奇张志愿杨驰郑凌艳胡北平
关键词:舍格伦综合征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恶性
基于袋状可吸收生物膜行上颌窦瘘软、硬组织同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规范被引量:1
2021年
上颌窦瘘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异常口腔-上颌窦交通,是口腔颌面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传统上对于上颌窦的修补为基于各种软组织瓣的转移修复,在修补上颌窦瘘的同时,缺少骨组织的同期修复。基于袋状可吸收生物膜技术,单纯利用生物医用材料,在不用自体骨的情况下可完成上颌窦瘘区域软、硬组织的同期修复与再生。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难度适中,临床效果可靠,易于推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由于口腔医师临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规范该技术临床操作标准、保障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在此提出上颌窦瘘软、硬组织同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规范,旨在为广大口腔医师在应用该项技术时提供参考。
夏亮赵正宜邹多宏杨驰张志愿
关键词:上颌窦瘘
一种张口训练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口训练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弧形轨道;咬合件,咬合件包括两个可相对运动的两个牙合板,一个牙合板固定安装于弧形轨道一端,另一个牙合板滑动安装于弧形轨道上;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驱动滑动安装于弧形轨道上的...
白果杨驰张志愿
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 (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转归因素,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117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种类和数量)和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变量为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受累的间隙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情况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糖尿病存在与否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转归(住院时日和并发症)直接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不同,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伟杰郑凌艳杨驰蔡协艺姜滨王保利浦益萍王婧张志愿周龙女周健管欣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涎腺腺样囊性癌人工合成DNA甲基转移酶1 siRNA有效干扰序列的筛选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ACC)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小干扰 RNA(si RNA)序列,探讨siRNA对ACC DNMT1作用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为进一步建立 ACC DNMT1稳定抑制细胞系,深入...
田臻张志愿叶冬霞周晓健李江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甲基转移酶SIRNADNA
文献传递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SCIP)皮瓣的影像学、解剖学及其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CIP皮瓣修复15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査。术中进行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受区缺损重建,对术后受、供区功能恢复进行评价。术后随访2~10个月。结果·切取的SCIP皮瓣平均面积为(46±22)cm^2,平均厚度为(1.2±0.3)cm;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5型:Ⅰ型(8/15),Ⅱ型(2/15),Ⅲ型(2/15),Ⅳ型(2/15),Ⅴ型(1/15)。患者术后受区外形丰满,张口度、语音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SCIP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癌缺损的良好选择。
何悦金淑芳方早田卓炜邱蔚六章一新冯少清陶晓峰周辉红张志愿
关键词:穿支皮瓣旋髂浅动脉颌面部缺损重建
基于WES的GNAS基因突变分析在纤维结构不良与骨化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通过两种方法检测GNAS基因突变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中的发生频率并通过文献复习获得骨化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OF)中GNAS的突变率,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收集20例FD的石蜡组织样本,提取标本中的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方法(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测病变骨组织中GNAS基因突变并用Sanger测序验证。通过文献复习,明确GNAS在OF中的检出率。比较GNAS基因在FD和OF中的突变情况。结果:20例FD患者中,19例(95%)检测到GNAS突变;但在文献复习中获得的45例OF病变中,未检测到GNAS突变。报告1例由于临床病理特征重叠,仅根据常规临床和病理检查难以区分为FD或OF的疑难病例,通过GNAS检测,该病例携带特征性的R201C突变,协助明确了FD的诊断。结论:WES和Sanger测序检测GNAS突变,均可辅助FD和OF的鉴别诊断。
王辰睿李岩李江张志愿
关键词:纤维结构不良骨化纤维瘤
共9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