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平
- 作品数:705 被引量:2,01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如何培养一个头颈修复医师
- 口腔癌的外科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治疗会导致组织缺损.头颈修复外科医师的任务是保护颅底、颈动脉等重要结构、降低患者的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和改善外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自1979年至2011年共完成...
- 张陈平
- 关键词:游离皮瓣
- 血清多肽的纳米磁珠质谱在口腔鳞癌中的应用研究
- :通过检测口腔粘膜白斑,口腔鳞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多肤,筛选差异小分子多肤,建立诊断口腔鳞癌的分子诊断模型,根据多肤信息结合SEQUEST搜索生物信息库鉴定差异多肤的蛋白基本信息。 方法:收集患者静脉血,提取...
- 刘莹杨丞哲朱东旺马捷钟来平张陈平张志愿
- 关键词:口腔鳞癌发病机制
- 低剂量电子线照射抑制腮腺肿瘤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 研究目的:探究瘢痕体质患者进行腮腺肿瘤术后腮腺术区接受低剂量电子线照射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纳入10例既往瘢痕体质患者,时间为2016.01-2018.06,这10例患者均罹患腮腺肿瘤,在进行腮腺肿瘤术后腮腺术区接受低剂...
- 徐万林朱云刘胜文卢浩张陈平杨雯君
- 关键词:腮腺肿瘤术后瘢痕电子线
- 文献传递
- 建立管状骨增宽牵引同期种植的动物模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建立管状骨增宽牵引同期种植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管状骨增宽牵引同期种植后的组织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山羊12只,分为实验组(9只)、对照组(3只)。12只动物均在左后肢胫骨手术安放2只种植牵引装置。实验组术后1周开始牵引,0.35mm/次,2次/d。通过影像学、组织形态学方法评价牵引后的不同时期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新骨的形成情况;对照组术后不牵引。结果实验组胫骨增宽牵引后平均增宽7.83m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胫骨与腓骨的供血血管相似,行走于胫骨的后外侧,伴行胫骨的全程,与胫骨的关系密切。x线观察显示:实验组牵引间隙逐渐模糊,牵引结束后3个月时牵引间隙充满新骨。组织形态学结果表明:牵引间隙两侧的成骨结果不一致,种植体骨整合仅发生在有螺纹部位的种植体;而牵引移动的种植体尾部有纤维组织包绕。结论山羊胫骨的解剖以及血液供应与人类的腓骨相似,是研究人类腓骨种植同期增宽牵引理想的实验模型。
- 韩正学张陈平
- 关键词:牵引术动物
- 口腔颌面部侵袭性纤维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2年
- 目的:口腔颌面部原发性侵袭性纤维瘤十分罕见,本文主要分析口腔颌面部原发性侵袭性纤维瘤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口腔颌面部原发性侵袭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男女比例3∶2;下颌骨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6例发生癌变,局部复发率高达53%;65%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异常增高(P<0.05),提示病变与颌骨吸收关系密切。结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侵袭性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率高等特点,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术后放疗,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可作为评估骨质吸收的潜在标志物。
- 刘胜文阮敏杨雯君王丽珍张陈平
-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碱性磷酸酶骨吸收恶变
- 口腔颌面鳞癌分子诊断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验证
- 目的:筛选和验证头颈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口腔颌面鳞癌分子诊断提供靶点。材料和方法:收取22例头颈鳞癌组织和配对的正常组织。抽提总RNA,生物素标记cRNA 探针,与HG-U95Av2的芯片进行杂交、扫描、...
- 陈万涛吕晓智张萍冯元勇段丽琼张陈平张志愿
- 关键词:口腔鳞癌分子诊断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
- 文献传递
- 假体重建板固位设计的生物力学评价
- 目的:对传统重建板固位方式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探索下颌骨假体的合理固位方式。材料与方法: 选择一名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成年男性,行基于CT图象数据文件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计算机模拟半侧下颌骨缺损,设计重建板固位方式的...
- 吐尔逊.牙生徐立群张陈平王冬梅阿达莱提
- 关键词:重建板固位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
- 颌骨外科与AO内固定新进展(讲座二)——颌骨骨折治疗被引量:53
- 2000年
- 5 下颌骨骨折固定及其进展5.1 内固定手术的基本原则5.1.1 手术入路 口内入路用于颏部、下颌体一般骨折;口外入路用于下颌角移位和粉碎性骨折;穿颊入路用于下颌角一般骨折;联合入路用于下颌角、升支及各种粉碎性骨折。5.1.2 关系和骨解剖复位 用Ernst结扎、牙弓夹...
- 张益张陈平
- 关键词:AO内固定颌骨骨折
- 颧种植体植入及其辅助定位的探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颧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严重吸收和上颌骨缺损患者中的植入方法及其辅助定位。方法 5例患者共成功植入8枚颧种植体。所有患者术前颧骨、上颌骨均行三维CT重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制作1:1快速原模型,在三维CT和模型上测量颧骨和上颌骨的相关参数。按颧种植体植入的外科程序操作。结果 8枚颧种植体和11枚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方向和位置理想,骨结合良好;颧种植体的长度40-50mm;应用解剖学模型和外科模板使种植体定位精确。结论 颧种植体植入是上颌后牙区严重吸收和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功能重建的一种可行方法,三维CT、CAD.CAM技术的应用使颧种植体的植入更为精确,患者颧骨和上颌骨相关参数的测量有助于术前计划、适应证选择和术中颧种植体的植入。
- 吴轶群张志勇张陈平黄伟孙坚张志愿
- 关键词:牙种植体单牙颧骨上颌骨
- 桡静脉吻合方式对前臂皮瓣血液流场影响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桡静脉吻合方式对前臂皮瓣血液流场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分别建立前臂皮瓣桡静脉与受区3类不同管径静脉的4种吻合方式(Ⅰ型:匹配吻合;Ⅱ型:水平残端吻合;Ⅲ型:成角吻合;Ⅳ型:端-侧吻合)的整体三维几何模型。将上述几何模型导入SC/Tetra 8.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与计算。皮瓣设定Porous压损模型,桡动脉入口速度20mm/s,受区静脉出口压力0 Pa。通过获取各血管截面的压力、速度分布信息,研究4种静脉吻合方式皮瓣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特征,重点分析皮瓣回流静脉,尤其是吻合口处血液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SAS 8.0软件包的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型皮瓣循环各截面的平均压力显著高于其他3型(F=40.99,P<0.001);Ⅱ型吻合口出现血液漩涡现象;Ⅲ型、Ⅳ型吻合口血液流线平稳,Ⅳ型桡静脉回流有"支流吸附"现象发生;皮瓣循环的压力损失在血管蒂部桡静脉内最为显著(F=97.00,P<0.001)。结论:Ⅲ、Ⅳ型是较理想的吻合方式。理论上,合理缩短血管蒂长度及选择较粗大伴行桡静脉进行吻合,可有效减少皮瓣的循环阻力。
- 徐立群范秦寅张宝亮张罗莲张陈平胡广洪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前臂皮瓣桡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