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虎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芬太尼
  • 4篇靶控
  • 4篇靶控输注
  • 4篇插管
  • 3篇异丙酚
  • 3篇七氟醚
  • 3篇气管
  • 3篇气管插管
  • 3篇全麻
  • 3篇丙酚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肾损
  • 2篇湿化
  • 2篇双频谱指数
  • 2篇透明贴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全麻诱导
  • 2篇拮抗剂

机构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农垦总局...

作者

  • 24篇孙虎
  • 6篇徐志新
  • 6篇左蕾
  • 6篇王可
  • 5篇拜合提尼沙·...
  • 4篇张莹
  • 4篇郭志金
  • 3篇尹极峰
  • 3篇叶远征
  • 2篇邹田田
  • 2篇徐思成
  • 2篇张红丽
  • 1篇周贤惠
  • 1篇马琴
  • 1篇李超
  • 1篇刘毅
  • 1篇拜合提尼沙吐...
  • 1篇王建宇
  • 1篇郑宏
  • 1篇张莉

传媒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时药效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时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全麻患者84例,按芬太尼不同诱导剂量随机分成芬太尼2、4、6、8μg/kg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芬太尼,靶控输注异丙酚,当(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达到(45±5)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4min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麻醉前(T0)、静注芬太尼4min后(T1)、意识消失时(T2)、BIS数值降至(45±5)时(T3)、气管插管即刻(T4)、插管后3min(T5)、插管后5min(T6)时收缩压(SP)、心率(HR)、BIS值和T2、T3时异丙酚的靶控输注浓度(Ce)值和用药剂量。同时记录T1~T2(T1~2)、T1~T3(T1~3)的时间及麻醉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气管插管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2、T3时芬太尼4、6、8μg/kg组患者所需异丙酚Ce、用药剂量、所需时间均较芬太尼2μg/kg组低(P<0.05);T2时,T1~2时间和用药剂量在6μg/kg组较4μg/kg组减少(P<0.05);T3时,T1~3时间和用药剂量在6μg/kg组和4μ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芬太尼2μg/kg组较其它3组高(P<0.05),心动过缓/呛咳反应的发生率6、8μg/kg组较2、4μg/kg组高(P<0.05)。结论4种剂量的芬太尼都能增强异丙酚的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诱导时间,其中4μg/kg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的协同作用较为明显且循环稳定。
孙虎徐志新张蕾
关键词:芬太尼二异丙酚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
汉族和哈萨克族靶控输注丙泊酚浓度差异的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哈萨克族间民族差异对患者全麻诱导时不同镇静深度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麻的骨科患者42例,按民族分为两组:汉族组(H组)和哈萨克族组(K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两组患者均静注芬太尼后,TCI丙泊酚至脑电双频谱指数(BIS)降到40~50后静注维库溴铵,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麻醉诱导前(T0)、静注芬太尼4min后(T1)、意识消失时(T2)、BIS降到40~50时(T3)、静注维库溴铵4min后(T4)、气管插管即刻(T5)、插管后1min(T6)、3min(T7)、5min(T8)时SBP、HR、BIS值和T2、T3时的丙泊酚Ce值及用药剂量。同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达插管深度时间。结果 T2、T3时K组丙泊酚Ce高于H组(P<0.05);K组意识消失时间、达插管深度时间长于H组,丙泊酚用药量大于H组(P<0.01)。结论哈萨克族患者复合等量芬太尼麻醉诱导时不同镇静深度下所需TCI丙泊酚浓度较汉族患者大,临床麻醉中应区别用药。
孙虎王炜徐志新
关键词:民族丙泊酚靶控输注药效学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诊断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5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患者256例,分为结核感染组和非结核感染组,计算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的一致百分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的一致百分率为93.75%,灵敏度95.88%,特异度53.85%,阳性预测值97.49%,阴性预测值41.18%,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P=0.00。结论: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感染的诊断有效性较高。
孙虎张莹刘晖
关键词:肺部感染肺结核
糖尿病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效果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效果。方法下腹部手术患者20例及非糖尿病患者20例,ASAⅠ或Ⅱ级,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吗啡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的吗啡累积消耗量、镇痛评分、血糖水平和吗啡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24、48h糖尿病组吗啡累积消耗量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术后4、8、24hVAS评分糖尿病组亦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术后糖尿病组恶心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敏感性降低,有效的术后镇痛需要增加吗啡剂量。
徐志新张亮孙虎尹极峰
关键词:术后镇痛糖尿病
多敷料联合皮肤护理方案在ICU成人失禁性皮炎预防及护理中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多敷料联合皮肤护理方案在ICU成人失禁性皮炎预防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布里斯托评分为5~7型、住院时间≥24 h、年龄≥18岁的大便失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敷料联合皮肤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皮损程度、发生的时间、愈合时间、护理工作耗费时间、敷料更换次数。结果观察组皮损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A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vs 40.00%),发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PAT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AT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PAT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耗费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敷料联合皮肤护理方案在ICU成人失禁性皮炎预防及护理中应用,能够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缓解皮损程度,减少护理工作耗费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
张莉张红丽马琴孙虎
关键词:透明贴液体敷料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2009年
叶建荣孙虎海尼沙.苏皮郑宏
关键词: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七氟醚吸入麻醉药呼吸循环抑制短小手术
浅谈规范化培训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讨论规范化培训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52名实习生,采用随机数字分配的方法将他们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对实验组实习生进行规范化带教培训,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培训时间为1个月,培训结束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生考核合格情况。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对核心制度、呼吸科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掌握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实习生带教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实习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孙虎王可郭志金王晶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室实习生带教
一种防漏气的气管插管
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气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本体,插管本体包括充气连接管,充气连接管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且充气连接管一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充气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两端开设有卡设空腔,且固...
孙虎刘毅王可张红丽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血管内皮糖萼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近年来,血管内皮糖萼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表面结构,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糖萼不仅在内皮细胞的保护和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脓毒症的病理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现有研究表明,糖萼的组成和功能对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关于糖萼在脓毒症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亟需更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综述血管内皮糖萼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脓毒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未来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王可拜合提尼沙·吐尔地孙虎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内皮炎症反应
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评价经鼻高流量吸氧(high—flownasalcannulaoxygen,HFNC)与传统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与舒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同方(2010—2017)、万方(20LO~2017)、维普(2010~2017)等中文数据库,使用“高流量吸氧”、“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高流量”、“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词搜集中文文献;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2010~2017)、Pubmed(2010—2017)、EBSCO(2010~2017)、EMBASE(2010—2017)、SpringerLink(2010—2017)、ScienceDirect(2010—2017)等数据库,关于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AR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linicaltrials,RCT)研究,利用Cochrane中心提供的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章的终点指标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s,包含3170例,其中HFNC组有1550例,常规氧疗(usualoxygencare,UOC,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和无创通气)组有1620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9,95%C/:0.55~0.87(P=0.002)],HFNC组的舒适度略优于UOC组;而病死率在HFNC与UO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95%C/:0.70—1.2(P=0.53)],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5,95%C/:0.63~1.15(P=0.3)]。结论对于ARF患者,HFNC比UOC气管插管率低,舒适度高,而病死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王可徐思成左蕾孙虎郭志金
关键词:呼吸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病死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