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应用于不同的临床标本对于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于建库至2022年11月公开发表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PTB的相关研究,获得的文献经过严格筛选和质量评估,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之后,采用StataSE16软件和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共计19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NGS检测肺标本诊断PTB的敏感度为70%(95%CI:58%~79%),特异度为99%(95%CI:98%~100%)、阳性似然比(PLR)为106.9(95%CI:31.1~366.6)、阴性似然比(NLR)为0.31(95%CI:0.21~0.43)、诊断比值比(DOR)为350(95%CI:81~1512)、曲线下面积(AUC)为0.97;mNGS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诊断PTB敏感度为71%(95%CI:55%~83%),特异度为99%(95%CI:97%~100%),PLR为76.4(95%CI:26.6~218.9),NLR为0.30(95%CI:0.18~0.48),DOR为258(95%CI:75~895)、AUC为0.99;mNGS检测肺组织诊断PTB敏感度为81%(95%CI:69%~89%),特异度为97%(95%CI:88%~99%),PLR为26.0(95%CI:6.6~102.4),NLR为0.19(95%CI:0.11~0.33),DOR为135(95%CI:29~639)、AUC为0.97。结论mNGS诊断PTB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痰菌阴性PTB的诊断价值更突出,可作为一种快速诊断PTB的辅助工具。
- 沃拉孜汗·玛德尼亚提迪力夏提·图尔迪麦麦提李梦晨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关键词:META分析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初次CT特点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患者发生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初次CT特点,为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8年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IPA的成年患者资料,根据基础疾病将患者分为非血液疾病组与血液肿瘤组,由2位影像学医生采取盲法解读患者的初次CT影像,并记录异常影像的方式、数目等特点。结果共65例患者符合IPA诊断标准,其中血液肿瘤34例,非血液疾病31例。在所有患者中,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磨玻璃一实变征(56.9%),其次是大结节(46.2%),而晕轮征较少(32.3%)。非血液疾病组中磨玻璃征和实变的比例(分别为54.8%和45.2%)明显高于血液肿瘤组(均为8.8%,均P〈0.01),而大结节、梗死状结节和晕轮征的比例(分别为16.1%、3.2%和12.9%)明显低于血液肿瘤组(分别为73.5%、23.5%和50.0%,P〈0.05或P〈0.01)。非血液疾病组的胸部CT表现以气管侵袭方式为主(67.8%),而血液肿瘤组则以血管侵袭方式为主(64.7%,P〈0.01)。结论非血液疾病继发的IPA常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和实变等沿气道侵袭的支气管肺炎影像,而血液肿瘤继发的IPA常表现为大结节和晕轮征等肺血管侵袭征象。
- 徐思成董旭南拜合提尼沙·吐尔地邓丽静郭新红桑晓红邱丽华任炳秀
-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免疫抑制CT扫描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85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检测,其中56例发生VAP,发生率为65.9%,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VAP的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6.4%,革兰阳性杆菌占27.0%,真菌占6.6%;VAP患者感染发生率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机械通气、病房环境、患者及医务人员因素、侵入性操作、应用抗酸剂、滥用抗生索等为ICU病房患者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患者发生VAP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可有效切断VAP感染途径和降低感染率.
-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艾尔肯·斯依提于朝霞钟华张期植努尔巴合特努尔兰
- 关键词:肺炎统计学
- 一种防漏气的气管插管
- 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气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本体,插管本体包括充气连接管,充气连接管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且充气连接管一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充气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两端开设有卡设空腔,且固...
- 孙虎刘毅王可张红丽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血管内皮糖萼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近年来,血管内皮糖萼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表面结构,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糖萼不仅在内皮细胞的保护和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脓毒症的病理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现有研究表明,糖萼的组成和功能对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关于糖萼在脓毒症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亟需更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综述血管内皮糖萼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脓毒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未来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王可拜合提尼沙·吐尔地孙虎
-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内皮炎症反应
- 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演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肺结核(PTB)和糖尿病(DM)临床常见且发病率高,二者存在双向关联。DM患者葡萄糖代谢异常,免疫系统改变,增加PTB发病风险;PTB感染又加重机体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这增加了治疗和管理难度,也提升了病死率。T淋巴细胞亚群在PTB和DM患者免疫反应中至关重要,其数量和功能变化影响疾病发展与治疗效果。DM状态下,机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受损,辅助性T细胞(Th)1型细胞因子产生减少,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启动延迟,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防御能力下降,PTB易感性增加。PTB-DM共病患者中,Th1、Th17细胞与调节T细胞(Treg)细胞平衡被打破,引发过度促炎反应,破坏免疫平衡稳态。高血糖促使Treg细胞增多、效应T细胞减少,降低机体免疫力,加速病情恶化。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PTB-DM共病患者免疫状态意义重大,在抗结核治疗效果评估、感染风险预测、预后判断及长期健康管理等方面不可或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可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开发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患者预后。
- 古丽斯坦·艾力沃拉孜汗·玛德尼亚提阿吉姑丽·库来西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关键词:肺结核T细胞亚群免疫机制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及外周血白细胞CD64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2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TNF-α、CRP、LTB4及CD64指数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及呼吸衰竭指数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叶燕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治疗COPD
- 一种机械通气脱机试验专用湿化转接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通气脱机试验专用湿化转接装置,包括,Y型管,所述Y型管的一端设置有气管插管,并且Y型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气管插管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
- 王可郭志金才开·莎热丽孙虎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肺结核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抗结核免疫功能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是肺结核发病的重要机制。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肺结核感染后表达升高,能够通过调控效应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黏附蛋白样细胞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在肺结核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和固有天然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通过调节TIM-3的表达和功能,可以控制肺结核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增强肺结核的清除能力和免疫监视能力。因此,TIM-3可能是肺结核治疗和预防的一个重要靶点。
- 沃拉孜汗·玛德尼亚提迪力夏提·图尔迪麦麦提康绍涛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关键词: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肺结核
- 肾皮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预测脓毒症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肾皮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03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其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48例)及无肾损伤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和肾功能、肾皮质CEUS等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各影响因素对脓毒症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血肌酐、尿素、血清胱抑素C及平均渡越时间(mTT)值明显高于无肾损伤组,而24 h尿量及灌注指数(PI)明显低于无肾损伤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清胱抑素水平及高mTT值是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788,2.205;P=0.028,0.032),而24h尿量多及高PI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990,0.860;P=0.002,0.000),且PI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AUC为0.953,显著高于24 h尿量、血清胱抑素C及mTT(Z=3.288,3.368,4.620;P均<0.05),其诊断的最佳截点为156.21,此时其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90.91%。结论:肾皮质CEUS的PI可有效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灵敏性及特异性较高。
- 左蕾孙虎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 关键词:肾皮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