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腾波 作品数:8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衢化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亚低温联合rt-PA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共收治的9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32例。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1组:rt-PA静脉溶栓+局部亚低温治疗12小时,治疗2组:rt-PA静脉溶栓+局部亚低温治疗24小时。对比3组患者氧化应激、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影响。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2组患者丙二醛(MDA)、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P<0.05);治疗7天后治疗2组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BI)、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P<0.05)。结论应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24小时能够更有利于减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与脑神经损伤程度,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姜腾波关键词:局部亚低温 静脉溶栓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神经功能 以意识障碍首发的非酮症性高血糖致偏侧舞蹈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舞蹈症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大脑锥体外系功能失调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单侧或双侧肢体连续不自主、无目的舞蹈样动作。原发性舞蹈症主要和遗传、基因突变因素有关。继发性舞蹈症则与精神类药物使用、感染性、血管性、代谢性、免疫性等因素有关。我院收治以意识障碍首发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引起的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上较少见,现综合文献分析如下. 章涛 郑云华 姜腾波 徐庆 刘烨 雷修玲 江桂珍关键词:偏侧舞蹈症 舞蹈样动作 锥体外系 精神类药物 非酮症性高血糖 VCIND与认知正常脑血管病变患者脑血管形态学及血清指标差异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与认知正常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血管形态学及血清指标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于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衢州医院住院的VCIND患者100例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认知正常的脑血管病变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全脑血管造影及血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动脉延长扩张、脑血管狭窄、侧支循环建立、炎症因子、血脂代谢指标,并探究试验组不同责任血管病变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脑动脉延长扩张率、血管狭窄率高于对照组,侧支循环建立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及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大脑前动脉血管病变20例,大脑中动脉血管病变22例,大脑后动脉血管病变26例,椎基底动脉血管病变32例,不同责任血管病变患者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延长扩张、脑动脉狭窄、无侧支循环建立、炎症反应及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是发生VCIND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需早期进行认知干预,预防VCIND发生。 章涛 郑云华 刘烨 姜腾波 雷修玲 江桂珍 徐静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质疏松及血清MMP-9 TNF-α TIMP2 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骨质疏松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48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非BPPV的健康体检者148例为对照组,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检测两组患者骨密度(BMD),分析两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PPV危险因素;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组各组血清MMP-9、TNF-α、TIMP2水平,分析BMD与血清MMP-9、TNF-α、TIMP2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BMD值(-1.58±1.25)显著低于对照组(-0.89±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72.30%显著高于对照组4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8岁组BMD值(-2.71±1.09)显著低于对照组(-1.23±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是BPPV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MMP-9、TNF-α水平及MMP-9/TIMP2值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腰椎BMD、股骨颈BMD与血清MMP-9、TNF-α水平及MMP-9/TIMP2值呈负相关.结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生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骨量减少与MMP-9水平、MMP-9/TIMP2值密切相关.MMP-9、TNF-α及TIMP2可能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聂德新 姜腾波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骨质疏松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缺血性脑卒中的科室分布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7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因缺血性脑卒中以外的疾病住院而随后在医院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院内组)。同一研究期内院外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0例(院外组)。分析2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机制及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院内组心房颤动(29.3%vs 17.5%,P=0.008)、心功能不全(15.9%vs 4.7%,P=0.001)、心肌梗死(11.0%vs 1.2%,P=0.001)、冠心病(23.2%vs 12.8%,P=0.008)及慢性阻塞性肺病(19.5%vs 11.3%,P=0.023)明显高于院外组,高血压(54.9%vs 74.2%,P=0.001)及吸烟(14.6%vs 44.6%,P=0.001)明显低于院外组。院内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院外组,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糖、TC、TG、LDL-C明显低于院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院内组前循环+后循环、心源性脑栓塞、其他原因、检查不完全比例明显高于院外组,后循环、大血管粥样硬化性、小血管闭塞性、检查结果阴性比例明显低于院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院内组住院天数及死亡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39.8)d vs(12.4±16.1)d,P=0.001;25.6%vs 6.4%,P=0.001]。败血症是院内组最常见的死因,而脑疝为院外组最常见死因。结论医院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院外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不同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脑卒中发病机制及治疗结局亦不同。预防和控制感染可能会降低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 谈毅 郑云华 聂德新 姜腾波 张杰敏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 脑疝 高压氧联合丹参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8年 姜腾波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高压氧 丹参酮 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脑血管造影,其中,40例出现重度狭窄,15例出现中度狭窄,6例轻度狭窄,4例闭塞,15例造影阴性.均完成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随访显示,8例患者发生轻度偏瘫,72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症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预后.密切掌握患者的手术指征,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姜腾波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院内缺血性卒中患者未溶栓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各病区住院期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76例患者病例资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院内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高于院外缺血性卒中,且有较高致死率。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例(31.6%)发生在手术后2周内,12例(15.8%)为静止性卒中或非特异性症状而延迟诊断,10例(13.2%)为溶栓药物禁忌,7例(9.2%)为卒中较轻未溶栓。剩余23例(30.3%)有指征行溶栓者,9例(11.8%)在4.5h时间窗内发现,其中3例(3.9%)行溶栓治疗。院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现主要为医护人员。结论本院近2/3院内缺血性卒中未溶栓与围手术期、静止性卒中或卒中较轻及溶栓药物禁忌有关,院内卒中发现率低是造成溶栓率低的另一方面。 谈毅 郑云华 聂德新 姜腾波关键词:院内卒中 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